李商隱《無題》詩的感傷情調,體現了他怎麼樣的胸懷?

無題詩為李商隱首創, 李商隱因無題詩奠定了他 在中國詩歌史上的地位。李義山的無題詩大多寫得 朦朧哀婉, 若即若離, 因為詩歌的無題, 再聯絡詩人 不幸的人生際遇, 給了讀者更多想象的天地。千百年 來, 人們樂此不疲地對詩歌的思想內容等做著各種 猜測, 同時“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幹”、“相 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身無綵鳳雙飛 翼, 心有靈犀一點通”、“春心莫共花爭發, 一寸相思 一寸灰”等詩句也為人們耳熟能詳。

李商隱《無題》詩的感傷情調,體現了他怎麼樣的胸懷?

有人說, 李商隱的無題詩所展現的內容不外乎 兩種: 一是隱晦朦朧的愛情, 一是借戀情而寄託激 憤, 抒發感慨, 正如他自己所說, “為芳草以怨王孫, 借美人以喻君子”。也有人說, 其實李商隱的無題詩 寫的就是一種情致, 一種不平的心緒。詩歌是詩人心 靈狀態的藝術外化, 結合詩人的經歷, 覺得後一種說 法更合理。縱觀義山的幾十首無題詩, 幾乎首首都有 一種非常感傷的情境攝入讀者心中, 讓人慾說還休, 欲罷不能, 從而獲得一種悽美朦朧的審美感受。而這 正是詩人的悲劇命運使然。 一、感傷情調是詩人悲劇性人生的審美反映 康德指出: “審美意象是一種想像力所形成的形 象顯現”。

李商隱《無題》詩的感傷情調,體現了他怎麼樣的胸懷?

當一位詩人進行創作的時候, 由於想像力 的自由運用, 就自然而然地會把其對人生的體驗和 感悟融入到藝術形象的創造中。 李商隱的無題詩, 也是詩人人生體驗和感悟的 積澱和昇華。詩人的一生, 坎坷曲折而命運多舛。詩 人幼年時, 家境悽苦, “四海無可歸之地, 九族無可倚 之親”, 而偏偏他天生有才氣, 心高氣傲的李商隱希 望有一天自己能出人頭地。自卑與自負兩種性格常 常矛盾地結集於詩人的心中。25歲中了進士, 本無意 於黨朋的他陰差陽錯地被捲入牛李黨爭。從此李商 隱屈沉下僚, 一生仰人鼻息, 抑鬱不得志。加之早年 戀愛失敗, 中年痛失愛妻, 一生又屢屢因為情愛而痛 苦……所有的一切際遇, 讓詩人精神上蒙受了沉重 地打擊, 養成了他多愁善感, 抑鬱感傷的性格。

李商隱《無題》詩的感傷情調,體現了他怎麼樣的胸懷?

46歲, 詩人滿懷報國之志, 帶著一顆“夙心”, 在悲憤寂寞中 死去, 正是“一生襟抱未嘗開”( 崔珏《哭李商隱》) 。 於是乎, 社會的動盪, 政治的坎坷, 家庭的不幸, 人生的悲苦, 為李商隱無題詩提供了豐富的創作源 泉。當深感世態炎涼的詩人反觀內心, 對生命中無解 的情結, 捉摸不定的情緒, 感到困惑迷惘時, 只得借 助心中的幻象來寄託情感, 只能用暗示用象徵用憂 鬱感傷的筆調來表達一種深深的悵惘的情懷, 讓心 中的難言之意, 難訴之情, 惆悵之思一吐為快。 那麼, 詩人為什麼要創作這樣一種別緻的無題 詩呢?

李商隱《無題》詩的感傷情調,體現了他怎麼樣的胸懷?

這一點上, 我想他可能得到了“鬼才”李賀的真 傳: 當自己的詩歌不可能超越李白、杜甫等前人水平 時, 當用一般的藝術創造不足以抒發內心的複雜情 緒時, 只能選擇另闢蹊徑! 應該說是這樣一種想法成 就了李商隱的無題詩, 同時也成就了李商隱。所謂無題, 並不是詩的題目, 意思是說這首詩沒有題目。可 作者為什麼不給詩起個題目呢? 從上面對其身世的 介紹可以斷言, 李商隱寫詩時的心情一定非常複雜, 根本不能簡單地用一個“愛”或一個“恨”字說明, 更 不能籠統地用“喜”或“憂”來概括, 這種心境恐怕只 有詩人自己能說清, 甚或連他自己也無法理清, 所以 很難用一個恰當的題目來表現, 加上他當時所處的 政治環境不允許他直抒胸臆, 所以乾脆就用無題來 命名。

李商隱《無題》詩的感傷情調,體現了他怎麼樣的胸懷?

筆者曾讀過這樣一段話: 雖然我們不能肯定如果 李商隱政治上平步青雲是否會給晚唐帶來全新的政 治面貌, 但是我們可以肯定如果不是命運一次次把詩 人逼入絕境, 很可能就不會有感傷的無題詩產生。無 題的絕美是詩人最後的舞, 無題的絕美是漸漸絕望的 美, 無題的感傷是詩人對生命的感傷! 完全可以這樣 說, “他的無題詩幾乎篇篇都在書寫其不幸。”現詩歌是一種對人的生命狀態的詮釋, 越是具象 的表達或許離所要表達的越遠。也許用迷離的語言, 象徵、暗示的形式來界定感覺, 從而拓展無限的想象 空間, 才會展示詩歌審美的本質。

李商隱《無題》詩的感傷情調,體現了他怎麼樣的胸懷?

朱光潛認為: “說出 來的越少, 留著不說的越多, 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 越真切。”這種美感就是朦朧。朦朧, 是中國古代詩歌 審美的一種境界, 能強烈地吸引讀者, 讓讀者馳騁想 象, 從而達到豐富生動的內涵。清人葉燮《原詩》中如 此描述朦朧藝術境界之美: “妙在含蓄無垠, 思致微 妙, 其寄託在可言不可言之間, 其指歸在可解不可解 之會, 言在此意在彼, 泯端倪而離形象, 絕議論而窮 思維, 引人於冥漠恍惚之境……”。 李商隱無題詩獨特的美學價值就在於此! 詩人 悲切的感傷情調也傾於此! 1。形式之朦朧。郝世峰的《選玉溪生詩補說前言》 認為, “他的詩歌結構常常不注重意象間的表面關 系, 而是以心使物, 因心造境, 偏於表現意象下面的 深層底蘊。

李商隱《無題》詩的感傷情調,體現了他怎麼樣的胸懷?

因此, 意象間的表面邏輯關係相當隱約不 定, 甚至彼此不相干連, ……這樣的結構才最足以表 現詩人那種迷離惝怳的心境。”是的, 李義山的無題 詩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隨心所欲地把一些片斷的意象 組織在一起, 以心像融鑄物象。這些由心像融鑄的物 象無法在讀者的審美意識中相互聯絡起來, 呈現的 是一個不能用語言準確表述的藝術境界———朦朧晦 澀, 和只有詩人自己甚至連他自己都不能確定的詩 歌內容相比, 它可能更能讓讀者窺見作者當時感傷 的心境。無題名篇《錦瑟》, 寫得可謂迷離恍惚, 句與句、 聯與聯之間很難找出一種明確的承繼關係: 錦瑟無 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 春心託杜鵑。

李商隱《無題》詩的感傷情調,體現了他怎麼樣的胸懷?

滄海月明珠有淚, 蘭田日暖玉生煙。此 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 “一篇錦瑟解人難”。這首詩是爭議最大也是最 難懂的一首詩。從題解看, 有戀情說、悼亡說、聽瑟曲 說、編集自序說、自傷身世等等十幾種。語義指向的 朦朧恍惚, 給全詩披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 但從審美 的意義看, 卻給了讀者最大的詮釋和想象自由。 詩歌首句詩人就 “聆錦瑟之繁弦, 思華年之往 事; 音繁而緒亂, 悵惘以難言”, [3]陷入一種因追憶往 事而紛亂的思緒之中。接下來“莊生夢蝶”象徵了美 好虛渺的理想, “望帝啼鵑”的哀怨悲悽的喻意卻又 分明讓我們感覺到了詩人的奇情深恨。頸聯詩情達 到了高潮: 先是運用奇特的聯想把“月”“珠”“淚”三 個晶瑩的意象合於一體, 形成一個難以分辨的妙境, 無疑, 面對此景, 詩人是非常感傷的, 一種難言的悵 惘之情溢於言外。

李商隱《無題》詩的感傷情調,體現了他怎麼樣的胸懷?

下句著重表現的是詩人可望不可 即的理想, 無論字面還是語義, 都與上句構成了對 比, “月”和“日”一陰一陽, 一冷一暖, 境界雖殊, 悵恨 則一。尾聯收束全篇, 也終於讓讀者明白了“此情”的 真正含義了: 無所指, 無所不指———詩人悲劇性的經 歷帶給他的一切的痛苦, 一切的感傷, 一切的情懷! 現實的, 虛幻的, 過去的, 未來的, 相互交錯, 要說的 和沒說的, 一切的一切, 都說盡了, 創造出一種既模 糊又可感, 既迷離又具體的朦朧詩境。 除了主意象“錦瑟”外, 詩歌中間四句多個意象間 似乎沒有任何聯絡, 但詩人竟然不顧邏輯地把它們連 綴在一起, 跳躍性極強, 任由心緒飄蕩, 任由讀者馳騁 想象, 沉醉於詩歌的朦朧意境, 所以讀來不但沒有牽 強之感, 反覺妙不可言, 字裡行間, 跳動著的是詩人的 個性與情懷, 詩人的感傷情調完全傾於其中。

李商隱《無題》詩的感傷情調,體現了他怎麼樣的胸懷?

對於義山無題詩歌內容的研究, 力來爭議最大。雖然文學評論家們可以籠統地把無 題詩分成有所寄託和描寫愛情兩大主題, 但其實李 商隱的這些無題詩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表現一種很復 雜的情感, 它們可以看做愛情詩, 卻又總是能讓人隱 隱約約地感到和詩人的悲劇身世及人生體驗有著某 種聯絡, 對愛情的追求和精神的寄託, 在同一詩歌境 界中得到了完美和諧的統一。因此, 與其說無題詩描 寫了一些不特定的內容, 倒不如說是作者利用內容 的多重多義性表現一種特定的情緒, 一種淨化了的精神追求, 從而在內容上展現出一種飄忽不定、撲朔 迷離的朦朧之美。為了渲染這種朦朧氣氛, 詩人還故 意略去庸俗的愛情細節, 只勾勒一個總的輪廓, 餘下 的讓讀者來猜來想, 就像猜謎語一樣, 只給你一個謎 面, 謎底是什麼, 就看猜謎之人的想像力了。

李商隱《無題》詩的感傷情調,體現了他怎麼樣的胸懷?

《無題》 之“昨夜星辰昨夜風”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昨夜星辰昨夜風, 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綵鳳雙 飛翼, 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鉤春酒暖, 分曹射覆 蠟燈紅。嗟餘聽鼓應官去, 走馬蘭臺類轉蓬。 這首無題詩, 有人認為是政治詩, 也有人認為是 愛情詩。首句“昨夜”二字的連續出現兩次, 說明詩人 是在今天回想昨夜刻骨銘心之事。“星辰”、“風”、“畫 樓”和“桂堂”四個意象展現了當時詩人與情人約會 的美好環境, 暗示了兩人所經歷的幸福時光和生活 情景, 從這兩句話我們可以看出二人相愛之深。

李商隱《無題》詩的感傷情調,體現了他怎麼樣的胸懷?

這時, 讀者自然會想: 在這麼美妙的夜晚, 一對情人能 做什麼呢? 相依相偎, 呢喃細語, 互訴衷腸, 還是 ……? 詩人沒有言明, 只留下了一串讓讀者聯想和想 象的省略符號, 然而我們品來卻覺回味無窮, 妙不可 言, 朦朦朧朧地似乎也和詩人一起回到了昨夜, 沉浸 於良辰美景的回憶, 一切景語皆情語! 正在此時, 遠處傳來了陣陣鼓聲, 詩人該上朝 了。“應官”即應付官差, 包含了詩人政治理想不能實 現又無可奈何的心境。“蓬”是一種很小很輕的草, 比 喻詩人飄零無依的生活。 筆者認為, 無論是由眼前悲苦之景引發對美好 愛情的追憶, 還是透過對昨夜良辰美景的追憶引發 對今朝悲苦的人生境況的感慨, 在這裡都不是特別 重要了, 重要的是我們從詩中品味出一種情調, 一種 無法言說朦朧悽美的情調, 一種對愛情對人生對理 想的感傷情調!

李商隱《無題》詩的感傷情調,體現了他怎麼樣的胸懷?

比喻、象徵和暗示是義山無題詩 常用的手法。因為比喻、象徵和暗示能突出地折射出 生命個體內在世界的隱秘的悸動, 展示出與藝術和 審美相關的更為深層更具活力的生命感悟和存在狀 態。無題詩中的意象或流動或交錯或重疊, 是多義多 層次的。這就給了詩人與讀者最大的自由天地, 對詩 人而言是創造的無拘無束, 對讀者而言是解讀的自 由自在。雖然增加了理解的難度, 但另一方面, 讀者 因為有了廣袤的想象天地而沉醉於詩歌朦朧的意境 美中。《無題》之《相見時難別亦難》是一首意境悽美 朦朧的愛情詩: 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 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 夜吟應覺 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 青鳥殷勤為探看。

李商隱《無題》詩的感傷情調,體現了他怎麼樣的胸懷?

詩歌起筆即寫了女主人公愛情的不幸遭遇: 本 來與愛人就難得相見, 被迫的分離更讓人不堪忍受, 兩個“難”字使這種痛苦疊加, 這句“相見時難別亦 難”比古語“別易會難”在含意上明顯翻進了一層。這 時候, 恰又目遇無力的東風和凋殘的百花, 於是乎, 物我交融, 寫實與象徵交融, 營造了一種綿邈悽美的 意境。雖然詩人沒有直敘二人難別的場面, 但因“意” 勝而加重了別情。頷聯精彩愈顯。把對對方的思念比 喻成春蠶吐絲, 絲盡身亡; 絳蠟燃燒, 淚乾灰燼。二人 相愛至深, 卻被迫天各一方, 明知追求無望, 卻又苦 苦求索, 詩人以其豐富的聯想力賦予兩個比喻多種 意義: 愛, 恨, 愁, 怨, 苦, 痛, 亦或是多種感情交織形 成的複雜心理狀態。

李商隱《無題》詩的感傷情調,體現了他怎麼樣的胸懷?

千百年來, 不知有多少讀者徜徉 在朦朧的詩境中, 與女主人公一起品味著這番終生 相隨的痴情苦意, 有人說此聯有“泣鬼神的力量”, 真 不為過也。 頸聯兩句表面上看是上句寫自己, 下句寫愛人, 但事實上, 愛和思念是沒有時間界限的, 這又是作者 的豐富想象: 在未來的歲月中, 二人都是一樣地思念 著對方, 一樣地因為不能相見而被痛苦折磨著, “曉”、“月”、“夜”、“寒”四字分明讓我們感受到了環 境的悽美朦朧, 月冷心更冷, 這是借生理上的冷反映 心理上的冷。尾聯意境更加朦朧, 想見卻無望相見, 於是只好把這份殷勤託付給青鳥。

李商隱《無題》詩的感傷情調,體現了他怎麼樣的胸懷?

這裡以傳說中的 仙山為對方居處的象徵, 以青鳥為使者的象徵, 這個 寓意極深的結尾, 究竟能不能改變二人的命運, 詩人 並沒有說, 而是留給讀者去聯想和想象, 不過這也許 正是兩人終生的期待吧。[3] 總之, 詩人用他獨特的寫作手法在無題詩中宣 洩著他的不幸, 抒發著他的感傷, 讀者感受到的是 無窮的審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