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破二十四萬,戰神白起何以取得伊闕之戰的巨大勝利?

十萬破二十四萬,戰神白起何以取得伊闕之戰的巨大勝利?

武安君白起!

秦昭襄王是秦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王,他十九歲繼位,七十四歲病逝,在位時間長達五十六年(即自公元前306年至公元前251年在位)。

秦國在秦昭襄王統治期間不斷地南征北戰、開疆拓土,秦國北佔隴西地區;南奪巴蜀、黔中地區;東置河東郡、上黨郡;南並南陽之地,

這是秦國疆域擴張速度最快的時期。

白起生逢其時,就活躍於秦昭襄王統治時期。

白起戎馬一生、征戰無數,為秦國的攻城略地、開疆拓土做出了突出貢獻。

如若按照戰爭影響度與白起官職演變為標準來劃分的話,由白起所指揮的重要戰役分別是

伊闕之戰、鄢郢之戰、華陽之戰、長平之戰

這四次大戰。

其中伊闕之戰是白起第一次以秦軍主將的身份指揮戰鬥,此一戰白起以十萬秦軍大破二十四萬韓魏聯軍,不僅為秦國立下赫赫戰功,更為自己日後更輝煌的戰績奠定了基礎。

注意:白起作為“戰國四大名將”之首,他一生所參與的和指揮的戰役數不勝數,但上述四次戰役是相對而言最重要的,都是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重大戰役,

而白起在取得上述那些戰役的勝利後,往往也會得到秦國的格外重視和加官進爵。

十萬破二十四萬,戰神白起何以取得伊闕之戰的巨大勝利?

白起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

一、白起簡介

關於白起的身世及家族情況,史籍記載比較少。

在白起進入秦國將軍行列前,

史書中僅有"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的簡短記載,

其他諸如出生年月、家庭情況等皆無記載。

不過按照"昭王十三年,白起為左庶長"的履歷推斷,白起應是生於秦惠文王晚期。

戰國時期,秦國羸弱,時常遭到魏國的侵略與騷擾,魏國還長期佔取著秦國的河西之地。

秦獻公之時雖屢屢興兵征伐魏國,無奈以往君主積累的問題太多,始終無法奪回全部的河西之地。

十萬破二十四萬,戰神白起何以取得伊闕之戰的巨大勝利?

秦獻公屢屢興兵討伐魏國,但始終無法奪回全部的河西之地!

秦孝公即位後任用商鞅推行變法,

廢除世卿世祿制,轉而實行嚴格的軍功爵制。這極大地增強了秦國百姓參軍的積極性和戰場之上的戰鬥力,

成就了秦軍"虎狼之師"的名號。

秦昭襄王十三年(公元前294年),白起被授予左庶長爵位,

這在秦國二十等軍功爵制中是第十級爵位。

從這個爵位等級判斷,白起在秦昭襄王十三年的時候,應該已經處於青壯年時期了。

而秦武王在位時間短暫,僅三年便意外身亡。

因此,白起的生年應在秦惠文王晚期,在秦國軍功爵制的推動下,白起最終憑藉出色的軍事指揮才能逐步邁入了秦國高階武將的行列中。

十萬破二十四萬,戰神白起何以取得伊闕之戰的巨大勝利?

秦昭襄王十三年,白起被授予左庶長爵位!

二、伊闕之戰簡介

戰國前期,隨著社會經濟制度與土地制度的巨大轉變

(奴隸制經濟制度轉變成地主經濟制度,井田制轉變成土地私有制),

各諸侯國紛紛變法圖強。

在秦國,年少即位的秦孝公重用商鞅推行變法,在政治、軍事、土地等制度上做出了翻天覆地的變革,期間商鞅變法雖歷經重重阻礙,但在秦孝公的鼎力支援下最終大獲成功。

商鞅變法奠定了秦國以後百餘年的基本政治制度,對秦國以後的人才引進政策、軍事外交戰略都產生了巨大影響。

秦孝公死後,其子秦惠文王繼位。秦惠文王在繼位之後雖然為了強化王權而誅殺了商鞅,

但"商鞅雖死,商君之法未廢。"

秦國依舊堅定地推行商鞅變法的內容,

而且秦惠文王時期隨著秦國國力的不斷增強,秦國開始頻繁地東出函谷關,蠶食鯨吞關東六國的領土。

諸如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29年),秦惠文王趁著巴、蜀兩國發生激烈的矛盾衝突而都向秦國求援時,果斷地派遣司馬錯、張儀等人消滅巴、蜀兩國,

最終秦國不費吹灰之力就佔領了巴蜀地區等富饒之地。

其後,秦惠文王又全力準備對關東六國展開戰略攻擊。韓、魏兩國是秦國東出爭霸的首要阻礙,特別是魏國長期佔據著河西之地使得秦只能固守關中西部而難以向東拓展。秦惠文王十年(公元前328年),

歷經數年的河西之戰終於落下帷幕,秦國最終奪回了所有的河西之地,

而魏國也懾於秦國之軍威,決定將都城自安邑(今山西運城市鹽湖區)遷至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

此後,秦惠文王繼續對韓、魏兩國進行征伐,十餘年間從未斷絕。

十萬破二十四萬,戰神白起何以取得伊闕之戰的巨大勝利?

秦惠文王時期奪回了所有的河西之地,還攻佔了巴蜀地區!

秦惠文王死後,秦武王即位。

不久,秦武王便東出函谷關,侵佔宜陽地區,想要一舉消滅名存實亡的東周。

但是秦武王在洛陽舉鼎時意外身亡,因無子嗣,只好傳位與其弟嬴稷,即秦昭襄王。

由於秦昭襄王年少,秦國國政由其母宣太后與魏冉(宣太后之異父同母弟)實際掌控。

秦昭襄王十二年(公元前295年),韓、魏兩國同時舊王病逝而新王即位。

同年,秦國出兵攻佔了魏國的襄城。

鑑於之前韓、魏兩國屢屢遭受秦國的攻城略地,兩位新王不甘墮落,決定出兵反擊。

魏昭王二年(公元前294年),魏國率先出兵與秦國作戰,但是魏國不敵秦軍,最終戰敗。在此期間,秦國還派遣大將向壽、白起攻取韓國的武始、新城等城池。

次年(公元前293年),韓釐王決定與魏昭王結盟,聯合抗秦。

魏昭王欣然同意,果斷任命公孫喜為主將,率領韓、魏、週三國聯軍對抗秦國。

十萬破二十四萬,戰神白起何以取得伊闕之戰的巨大勝利?

秦昭襄王十二年,韓、魏兩國聯盟對抗秦國!

秦國丞相魏冉舉薦白起代替向壽為主將,並擢升白起為左更,全權指揮此次伊闕之戰。最終白起不負眾望,在伊闕之戰中以十萬秦軍大敗二十四萬韓魏聯軍,並俘虜魏國主將公孫喜,攻克韓魏兩國五座城池。

其後數年裡,秦國乘勝追擊,不斷進攻韓、魏兩國。

韓、魏兩國無力招架,最終屈辱地選擇割地求和。

史載韓魏兩國均因為伊闕之戰的戰敗而喪失了大量的國土,諸如

"魏入河東四百里地"、"起與客卿錯攻垣城,拔之"、"擊魏至軹,取城大小六十一"、"秦拔我新垣、曲陽之城"

意思是“魏國向河東地區收縮四百餘里”、“白起與客卿錯合力攻克了垣城”、“秦軍攻打魏國,奪取大小城池六十一座”、“秦國攻佔我國(魏國)的新垣、曲陽城”;而韓國也與魏國的情況類似

"秦拔我宛"、"與秦武遂地方二百里"

意思是“秦國攻佔了我國(韓國)的宛城”、“給予秦國武遂地區二百餘里”。

另外,白起在伊闕之戰中還一舉殲滅了韓、魏聯軍二十四萬人,這使得韓、魏兩國精銳盡失而元氣大傷,從此以後,韓、魏兩國幾乎都無力在直接與秦國相抗衡了。

十萬破二十四萬,戰神白起何以取得伊闕之戰的巨大勝利?

白起取得伊闕之戰的最終勝利,以十萬秦軍大破二十四萬敵軍!

三、秦國取得伊闕之戰勝利的原因分析

1.地理地形優勢

伊闕地區是指今河南省洛陽市龍門鎮一帶。此處是中原重鎮洛陽的南大門,這裡兩岸有香山、龍門山兩山對立,而伊水從兩山中緩緩流出,遠遠望過去就猶如天然的門闕一樣,故名伊闕。

伊闕地區由於地處山區,所以在一馬平川的平原地帶顯得格外的地勢險要,

而且洛陽又鄰近魏韓兩國的首都大梁、新鄭,故而堪稱是兵家必爭之地。

秦國早在秦武王時期就曾派遣甘茂領軍去攻佔伊闕地區的宜陽城。

(宜陽城是韓國苦心孤詣營建的軍事重鎮,位於秦國東出函谷關的崤函道上。佔據此城,進可出關進攻韓、魏等國,退可入關扼守函谷關。)秦昭襄王初期便以宜陽城為橋頭堡而屢屢對韓、魏兩國發動進攻。

秦昭襄王十三年(公元前294年),白起領軍又攻佔了韓國的新城,這使得新城與宜陽城互成掎角之勢,更加的易守難攻了。

而新城亦臨近伊闕地區,

這使得秦軍在伊闕之戰中得以率先佔據"進可攻、退可守"的優勢地理位置。

十萬破二十四萬,戰神白起何以取得伊闕之戰的巨大勝利?

伊闕之戰地圖!

2.齊、楚兩國未參與伊闕之戰。

秦昭襄王時期的秦國疆域與楚、韓、趙、魏四國接壤,

秦與任何一方發生戰爭時,都需要考慮到其他諸侯國參與戰爭的可能性。

秦昭襄王十二年(公元前295年),秦國罷免趙人樓緩而立魏冉為相。

魏冉的先祖乃是楚人,而且他還是楚人宣太后的異父同母弟。由於魏冉的楚人淵源,秦國主動與楚國修好並"予粟五萬石"。

這一方面緩解了楚人對楚懷王死於秦地的悲憤氣氛;另一方面又穩定秦、楚兩國的關係,

避免楚國參與韓、魏等國合縱抗秦陣營。

齊國雖與秦國未直接接壤,但其綜合國力十分強大,在戰國七雄各自割據的政治環境下,齊國的影響力不容忽視。

但在伊闕之戰爆發時,齊國正忙於滅宋戰爭,無暇顧及秦、魏、韓三國之間的伊闕戰爭,

這使得秦國可以單獨擊敗韓、魏聯軍而不必過多地顧及齊國的干涉。

十萬破二十四萬,戰神白起何以取得伊闕之戰的巨大勝利?

秦國穩住了楚國,齊國忙於滅宋戰爭,齊楚兩國均未參與伊闕之戰!

3.韓、魏兩國的聯盟過於鬆散。

合縱、連橫是戰國中期各國之間相互攻伐的外交軍事手段。

合縱多是指關東六國之間相互聯絡,合力抗秦的作戰方式;而連橫則是指秦國聯合某一國家,針對其餘國家的作戰方式。雖然自秦惠文王時期起,迫於秦國強大的軍力,關東六國常常舉行各種各樣的合縱活動,

但是每逢戰事,關東六國就人心不齊,各懷鬼胎,都想坐收漁翁之利而不肯出力。

所以關東六國的合縱活動多以失敗而終,此次韓、魏兩國的聯盟也不例外。史載:

"伊闕之戰,韓孤顧魏,不欲先用其眾。魏恃韓之銳,欲推以為鋒,二軍爭便之力不同。"

意思是“伊闕之戰開始前,韓國認為魏國國力強力,就想節省軍力而不想先使用自己的軍隊。魏國認為韓軍訓練有素,就想把韓國軍隊推到前面做先鋒。兩國軍隊互相爭執而使得雙方都不願出力。”

韓、魏兩國鬆散的軍事聯盟無法凝聚力量對強大的秦國形成軍事抗衡,

即使韓、魏兩國表面上與秦軍在伊闕地區形成了對峙局面,甚至其軍隊數量遠勝秦軍(二十四萬韓魏聯軍對陣十萬秦軍),

但終逃不過失敗的結局。

十萬破二十四萬,戰神白起何以取得伊闕之戰的巨大勝利?

韓、魏兩國的聯盟過於鬆散,互相利用!

4.秦軍的整體戰鬥能力高過韓、魏聯軍。

秦人源起西陲地區,自建國之初便常年與西北地區的戎狄部落作戰,

這造就了秦軍強悍的作戰風格與攻擊能力。

而後秦國又歷經商鞅之法的千錘百煉,其賞罰分明,軍功換爵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商鞅之法規定:能得甲首一者,當爵一級,益田一頃,益宅九畝)。

秦國傳統的、強悍的戰鬥風格與新型的、統一高效的獎罰政策相結合,這使得秦軍整體在作戰時往往都是悍不畏死、兇狠頑強的戰爭機器,

而秦軍在戰國後期被關東六國稱為“虎狼之師”也正是他們出於對秦軍強悍戰鬥力的畏懼心理。

十萬破二十四萬,戰神白起何以取得伊闕之戰的巨大勝利?

秦軍作戰時悍不畏死、兇狠頑強!

5.白起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

史載,秦昭襄王曾對白起說:

"韓魏相率,興兵其眾,君所將之卒不能半之,而與戰之於伊闕,大破二國之軍,流血漂鹵,斬首二十四萬。韓魏以故至今稱東藩。"白起回答說:"二軍爭便之力不同,是以臣得設疑兵以待韓陣,專軍並銳,觸魏之不意。魏軍既敗,韓軍自潰,乘勝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皆計利形勢,自然之理,何神之有哉!"

這段話的意思是秦昭襄王對白起說:“當年韓、魏兩國相繼發兵,動用的軍隊很多,而你所率領的軍隊還不到韓、魏兩國聯軍的一半,而你卻同它們在伊闕地區大戰,最終大敗了這兩個國家的軍隊,斬殺敵人二十四萬人,韓、魏兩國因為這個緣故至今自稱是秦國東面的藩國啊。”白起回答說:

"韓、魏兩軍的主帥互相爭鬥(都想讓對方當先鋒與秦軍交戰)而導致他們力量不統一,因此臣才能設下疑兵與韓軍對陣,另派精銳軍隊出其不意地突襲魏軍。魏軍大敗後,韓軍自然也會潰退了。

以勝利之師追擊敗北逃亡的軍隊,臣就是因為因為這個緣故才能立下戰功的。這是因為考慮了地形是否有利、軍隊的形勢如何等因素,這都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哪有什麼神奇之處啊!

十萬破二十四萬,戰神白起何以取得伊闕之戰的巨大勝利?

白起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

不難看出,白起在自謙之餘還是表明自己能夠取勝是源於"計利形勢",

其具體做法就是在嚴密分析對手的基礎上,先設疑兵,分化聯軍,而後趁著與韓軍對峙時奇襲魏軍,再追逐殘兵,最終取得戰爭的勝利。

可以說伊闕之戰完美地體現出白起的軍事風格,即先是疑兵誘敵、再是發動奇襲、最後殲滅敵軍

(白起在長平之戰中也是這樣取得戰爭勝利的。白起先是佯裝兵敗,引誘趙軍出擊;而後奇襲趙軍糧道,切斷趙軍前後軍的聯絡,將其一分為二;最後秦軍全殲早已陷入饑荒的趙軍)。

結語

伊闕之戰的大獲全勝以及之後相關戰役的勝利既是白起個人嶄露頭角的關鍵一戰,也是關乎秦國國運的關鍵一戰。

此戰之勝利使得秦國的疆界不斷向東擴充套件,使得秦國能夠牢牢地佔據崤函之道的地理優勢,穩穩地壓制住關東六國的反撲。

由於個人卓越的軍事素養與秦國新任丞相魏冉的賞識,白起在秦國的政治地位水漲船高,權力與聲望與日俱增。

伊闕之戰後的白起幾乎參與了秦國以後的歷次大戰並多次擔任秦軍主帥指揮秦軍攻城略地。

白起的官職爵位隨著他接連不斷的軍事勝利也不斷地隨之升遷,直至白起受封為武安君而成為秦國將軍行列中的帶頭人物。

而白起與魏冉之間穩定可靠的“將相和”關係更是秦國後來全力攻伐關東六國而不斷取勝的有效保障。

參考文獻

(西漢)司馬遷著:《史記》,中華書局2014年點校本。

(東漢)班固著:《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點校本。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煩請聯絡作者刪除,謝謝!

我會定期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類文章,懇請感興趣的讀者朋友關注賬號,歡迎點贊、評論、轉發,感謝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