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歲的尉遲恭,本有機會娶16歲的公主,為何他拒絕這個機會?

《智囊》中,有這樣一段記錄:

吾執弓矢,公執槊相隨,雖百萬眾若我何!

”這句話出自李世民之口,是他對自己手下的勇將尉遲敬德說的話。尉遲敬德,便是尉遲恭,他是唐太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李世民能公開表示,只要尉遲恭在身邊,那麼就算有百萬敵軍,也不足為懼。由此可見,李世民對尉遲恭相當的信任,相信尉遲恭的能力。

隋朝末期,李世民與父親起兵,逐鹿中原,在征戰途中,便和尉遲恭對上過。當時雙方雖處敵對位,但李世民相當欣賞尉遲恭,他覺得這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將,想將其收入麾下。在彼此對戰時,尉遲恭勇猛無敵,斬殺無數唐軍首級。李世民部下紛紛進言,表示尉遲恭此人桀驁不馴,留不得,應當直接斬殺。李世民不聽,他派人去勸降,在危機四伏的情況下,尉遲恭被逼無奈,最終投降。

55歲的尉遲恭,本有機會娶16歲的公主,為何他拒絕這個機會?

得了這麼一位大將,李世民欣喜萬分,不僅沒有猜疑對方,還當即封了他為右一府統軍。見李世民如此真心待自己,尉遲恭也就真的開始全心全意輔佐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前,尉遲恭意外得知了李建成等人除掉李世民的計劃,他毫不猶豫,就將這個訊息告訴了李世民,還勸說李世民:

“大王若不速正之,則恐被其所害,則社稷危矣。

”(此話出自《智囊》)

55歲的尉遲恭,本有機會娶16歲的公主,為何他拒絕這個機會?

此話點醒了李世民,他先下手為強,發動了玄武門之變,奪得皇位,成為天下之主。因有從龍之功,再加上李世民的重用與信任,尉遲恭步步高昇,位至吳國公。突厥來犯時,尉遲恭領兵作戰,打得敵人灰溜溜竄逃。此戰後,尉遲恭聲望更深,在朝堂中的地位更高了,眾多文臣武將都得避他三分。

55歲的尉遲恭,本有機會娶16歲的公主,為何他拒絕這個機會?

在一片恭維聲中,尉遲恭心態變了,人有些狂妄自大,看不清自己的位置。在《智囊》裡還有這樣一段記載:

累遷同州剌史,嘗侍宴慶善宮,時有班在其上者,敬德怒曰:“汝有何功?合坐我上!”任城王道宗次其下,因解喻之。敬德勃然,拳毆道宗目,幾至眇,太宗不懌而罷。

55歲的尉遲恭,本有機會娶16歲的公主,為何他拒絕這個機會?

《智囊》這段記載,講的是李世民率群臣舉辦宴會,參會的人,按照官職大小排定座位。尉遲恭到了現場以後,發現在自己的位置前,居然還坐了一個人。尉遲恭就不開心了,覺得自己被人輕視了,因此大怒:

“你有什麼功勞?配坐在我上面嗎?”

坐在尉遲恭下方的江夏郡王李道宗一看形勢不對,趕忙出來打圓場。可尉遲恭根本不買賬,揮起拳頭就打人,李道宗閃躲不及,中了一拳。這一切都被李世民目睹了,這場宴會,最終不歡而散。

55歲的尉遲恭,本有機會娶16歲的公主,為何他拒絕這個機會?

在皇帝舉辦的宴會上,還敢如此鬧事,可見尉遲恭的心態是真的變了。李世民因此不喜,打算敲打一下對方。《智囊》裡記載,李世民藉由漢高祖殺功臣之事,告誡尉遲恭:

“朕覽漢史,見高祖功臣獲全者少,意常尤之。及居大位以來,常欲保全功臣,令子孫無絕。然卿居官輒犯“憲”法,方知韓、彭夷戮,非漢祖之愆。國家大事,唯賞與罰,非分之恩,不可數行,勉自修飭,無貽後悔也。”

55歲的尉遲恭,本有機會娶16歲的公主,為何他拒絕這個機會?

聽聞此言,尉遲恭冷汗都快下來了,當即醒悟過來,不敢再驕縱放肆。見此,李世民也寬心了很多。但他也知道,尉遲恭性格就是那樣,就算收斂得了一時,也不可能收斂得了一世。乾脆眼不見心不煩,將其調離京城,故而尉遲恭之後去了鄜州任職。可尉遲恭畢竟是“猛虎”,能力強,不放在眼前,李世民又覺得提心吊膽。後來有人舉報尉遲恭有不臣之心,李世民也是疑心了一下。便將人召至眼前,打算試探一番。

55歲的尉遲恭,本有機會娶16歲的公主,為何他拒絕這個機會?

尉遲恭一見皇帝猜疑自己,心生恐懼,當即脫掉衣物,展露身上的刀疤,向李世民表忠誠。李世民表面上信了,但心裡還是有疑慮。因而沒幾天,他便表示,想將女兒嫁給尉遲恭為一妻。那時,公主才16歲,正值芳華,尉遲恭卻已經55歲了,從年齡上看,兩人一點都不般配。平白得了一位年輕貌美,且出生高貴的公主為妻,普通人應該欣喜若狂了吧?可尉遲恭不是普通人,他感受到了李世民的深意——李世民就是在試探他。

55歲的尉遲恭,本有機會娶16歲的公主,為何他拒絕這個機會?

《智囊》中有記載:“

上又嘗謂敬德曰:“朕欲以女妻卿,何如?‍

”敬德叩頭謝曰:“

臣妻雖鄙陋,相與共貧賤久矣。臣雖不學,聞古人富不易妻,此非臣所願也

。”上乃止。

如果他真接了李世民的這份恩寵,那麼要不了多久,尉遲家將迎來滅頂之災。想想看,皇帝的女兒,那是金枝玉葉,不管下嫁天下間哪一位青年才俊,那都算是低嫁。尉遲恭都是五十多歲的人了,還敢肖想公主,這是多麼的狂妄自大,才敢做出這樣的舉動。所以,一旦尉遲恭歡天喜地地接受了這份恩賜,那麼他的死期就不遠了。幸好他還拎得清,直接婉拒了皇帝的賞賜。皇帝對這個結果,顯然是滿意的,他雖沒有多說什麼,但也沒有多做什麼。

55歲的尉遲恭,本有機會娶16歲的公主,為何他拒絕這個機會?

經由此事過後,尉遲恭真的怕了,他覺得帝心難測,恩寵可能是一時的,卻不會是一世的。想通了這一點後,尉遲恭告老還鄉,從此閒散在家中,煉丹修身,不再過問朝中之事。也幸虧他及時激流勇退,才順利地活到了74歲高齡,在家中安然去世,得到了善終。他死後,李治念其功勞,贈下諡號“忠武”,將其陪葬於太宗昭陵。

小編點評:尉遲恭確實算是一個聰明人,他會審時度勢,知道如何保全自己。自古以來,很多權臣,就是因為高估了自己,看低了皇帝,最終落得屍骨無存的下場。其實不管在哪個圈子混,人都應該要留有理智,學會明哲保身,須知:“木倉”打出頭鳥!

這個故事收錄於《智囊》當中。

《智囊》是什麼?這是“明代奇才”馮夢龍所著智慧總集,人稱“小資治通鑑”。全書收錄先秦至明代1238個謀略智慧故事(加上點評中的同類故事,共有3000多個)。將古人智慧以故事方式展現,有趣;然後解讀提煉出人生智慧,有料。

清代大才子紀曉嵐非常喜歡此書,無論到哪兒,此書都隨身必備。曾國藩也對此書頗為推崇,曾諄諄告誡諸位弟弟:“此書務讀三遍。”杜月笙也對《智囊》愛不釋手,他識字不多,讓別人讀給他聽,感慨道:“讀懂此書,才算讀透了社會。”

所以,我建議大家讀讀《智囊》。說心裡話,有時你感覺缺少機會,實際是缺少智慧。

文言文基礎差咋辦?我正看的這套有翻譯,疑難之處還有註釋,只要識字就能看懂。而且有馮夢龍的分析點評,猶如畫龍點睛。

小編在這裡向大家推薦一套,文、白對照版的《智囊全集》。需要《智囊全集》的朋友,可以點選下方橫條,即可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