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小平的客廳:人

佛教與馬克思主義一樣,也總有人把不是佛教的甚至是反佛教的東西塞進佛教,同時,佛教也要隨著時代的演進吸收時代高僧的思想以不斷髮展。其實,真佛教與馬克思主義是驚人的類似的。馬克思主義要透過革命運動建設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而佛教要透過幸福主義運動建立極樂世界。

歷史的積累使得佛學比馬克思主義還要博大精深,然而,這不是說佛學比馬克思主義高,事實上,它們是各有千秋的。正是這個原因,佛教與馬克思主義要互相借鑑。佛學對什麼是人以及人的各方面特性研究得相當全面,但是,缺乏對人的現代闡釋。學懂哲學和科學有利於覺悟,而學懂馬克思主義哲學就更有利於覺悟,其中,馬克思關於人的認識就是我們佛教需要借鑑的。

丁小平的客廳:人

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這句話很多人都會背,但是,大多都不懂。馬克思的這段話是人類迄今為止在人的認識問題上的最深刻概括,但不是最全面的概括,因為馬克思一直沒能抽出時間詳細闡釋人。

人是什麼?人是自然的人與社會的人的耦合。所謂自然的人,就是動物本能的人;所謂社會的人,就是馬克思所說的社會關係的總和。當然,馬克思的這種說法是一種急就說法,如果做一點解釋的話那就是:當即的社會的人就是他自己當即社會關係及其歷史的總和;歷史的人就是他自己全部社會關係的系宗。注意,這個解釋都是從本質角度說的,這就是馬克思所強調的“人的本質”,而現實的人讓他人所感知的是這些本質所導致的現象。為了便於諸位同修的理解,下面我們用例子解讀:

演員張嘉譯在電視連續劇《懸崖》中演中共情報人員周乙,在電視連續劇《急診科醫生》中演何主任;演員丁洋在電視連續劇《養父的花樣年華》中演醫生馬麗雲,在電視連續劇《急診科醫生》中演殷翔醫生。生理意義的張嘉譯或丁洋,比如他們的相貌、身體和性別等等就屬於自然的人,劇本中的角色(注意,不是飾演後的人物)就是社會的人。演員張嘉譯和丁洋都是現實的人,即自然的人與社會的人的耦合;電視劇中的周乙和何主任分別是生理意義的張嘉譯與社會的人的周乙和何主任的耦合,同理,電視劇中的馬麗雲和殷翔分別是生理意義的丁洋與社會的人的馬麗雲和殷翔的耦合。

丁小平的客廳:人

一旦懂得了人是自然意義的人與社會意義的人的耦合的原理,那麼,人們的明理程度就會大幅度提高,這就會為覺悟奠定一個相當好的基礎。DNA與後天的生長決定了我們自然性的一面,而社會性的一面則決定於我們人生的選擇,這就好比飾演劇中的角色,其核心就是社會關係的抉擇。多麼可愛的周乙!多麼可憎的馬文斌市長(電影《我不是潘金蓮》中人物)!人應該做一個集真、善、美於一身的人,而不要與假、惡、醜搞到一處。

社會進步的重要前提在於人的覺悟,覺悟的人越多,害人的人就越少,因作惡而被懲罰的人就越少,幸福的人就越多,社會就越文明。

丁小平的客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