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顯祖《詩·黃金臺》原文|註釋|譯文|翻譯|鑑賞!

湯顯祖《詩·黃金臺》原文|註釋|譯文|翻譯|鑑賞!

湯顯祖《【詩】·黃金臺》

【原文】

昭王靈氣久疏蕪,今日登臺吊望諸②。

一自蒯生流涕後,幾人曾讀報燕書③!

[注]

①黃金臺:又稱昭王臺、燕臺、金臺,故址在今河北易縣東南。相傳燕昭王築臺於此,置千金於臺上,延請天下士,故名。

②望諸:即樂毅,燕昭王與齊有怨,樂毅為昭王謀畫,策動趙、楚、韓、魏等國與燕國聯盟,於是,昭王使樂毅為上將軍,總領五國兵馬伐齊,攻下齊都臨淄等七十餘城。昭王卒,惠王即位,齊行反間計,惠王便召回樂毅,使騎劫代將。毅懼,出奔趙,趙封毅於觀津,號望諸君。

③報燕書:指樂毅給燕惠王的信,樂毅亡趙後,齊將田單大破燕軍,燕惠王深悔毅之出走,使人責備樂毅,並陪罪,想請樂毅重返燕國,樂毅因此回信給惠王,說明了出走的原因及不能回國的苦衷。

湯顯祖《詩·黃金臺》原文|註釋|譯文|翻譯|鑑賞!

【鑑賞】

這是一首詠史詩,詩人有感於戰國時著名軍事家樂毅的坎坷經歷而作。詩的前半段感慨明君難得。燕昭王是個很有才幹的政治家,能禮賢下士,知人善任。據說他曾築黃金臺延請天下英雄,此事雖不可信,但在他執政期間,“樂毅自魏往,鄒衍自齊往,劇辛自趙往”(見《史記·燕召公世家》),確實聚集了一大批有才能的人。正因為如此,樂毅才有可能一展抱負,建功立業。然而,在歷史上,像燕昭王這樣的明君畢竟太少了,樂毅所主持的伐齊大業,最終因惠王的猜忌而功敗垂成。樂毅的悲劇是很有典型意義的,在專制政體下,知識分子想要施展自己的才華,只能寄希望於統治者的賞識,而歷代統治者又偏偏是平庸的居多,重奴才而不重人才。於是,千餘年來,同樣的悲劇在同樣的土地上便不斷地重演著,黃鐘譭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詩人獨自在荒臺上漫步,由樂毅的悲劇,聯想起自身的遭遇,怎麼能不感慨萬千! 這兩句詩,一句寫古,一句寫今,給人以沉重的歷史感,自戰國到明代,已有一千多年,時間彷彿凝結了,空氣之沉悶,簡直令人窒息。

湯顯祖《詩·黃金臺》原文|註釋|譯文|翻譯|鑑賞!

詩的後半段含意十分複雜,“蒯生流涕”事見《史記·樂毅列傳》:“始齊之蒯通及主父偃讀樂毅之報燕王書,未嘗不廢書而泣也。”為什麼蒯通讀了報燕王書之後要痛哭流涕? 為什麼詩人對此會有特別深的感觸?原來,在報燕王書中,樂毅以伍子胥為例,對君臣關係作了十分透徹的剖析:“昔伍子胥說聽於闔間,而吳王遠跡至鄭;夫差弗是也,賜之鴟夷而浮之江。吳王不寤先論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不悔;子胥不早見主之不同量,是以至於入江而不化。”並由此進一步說明了自己出走的原因:“夫免身立功,以明先王之跡,臣之上計也。 離毀辱之誹謗,墮先王之名,臣之所大恐也。 臨不測之罪,以幸為利,義之所不敢出也。”(《史記·樂毅列傳》)顯然,詩人是在借古人杯酒,澆自己胸中塊壘,在他晚年棄官歸隱時,也曾面臨過同樣的困境,一方面,他很有政治才幹,也很想以此來報效君王,任遂昌知縣期間,政績斐然,“一時醇吏之聲為兩浙冠”(鄒迪光《臨川湯先生傳》);但另一方面,朝政日非,邪佞壓正,詩人在京的摯友中,不少已被構陷入獄,作者本人也因為官清正而受到來自上層的種種壓力,當時形勢正如他在信中所說“上有疾雷,下有崩湍,即不此去,留能幾餘?”(《答郭明龍》)因此,詩人之棄官歸隱與樂毅的出走,有某種程度上的相似性。空懷一腔報國熱情,卻不得不遁跡山林,與草木同朽,世俗之人不可能理解他,即使在朋友中,真正能理解他的又有幾個呢?這真是詩人的悲哀所在。“一自蒯生流涕後,幾人曾讀報燕書!”全詩以反問句結尾,語氣十分強烈,由此,我們可以清楚地感覺到詩人內心的憤懣與不平。

這首詩融古今為一體,不枝不蔓,文筆極其洗煉,筆筆似在寫史,又筆筆都在述懷,是詠史詩中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