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紫禁城的午門,是個什麼去處?“推出午門斬首”是真的嗎?

在一些影視劇、評書、演義小說中,常見到或聽到這樣的故事情節:由於某件事情,朝堂上的大臣把皇帝惹火了,皇帝大發雷霆,頒下聖旨,將“某某推出午門斬首”,殿下武士立即將其拖出殿外,去執行皇帝命令。這樣的故事片段看多了,聽慣了,久而久之,便給我們造成了一個印象:雄偉壯麗的紫禁城午門,就是明清時代,皇帝處決罪臣的去處。

事實真是如此嗎?歷史上真的存在“推出午門斬首”的事情嗎?為什麼,我們今天在午門外,難以尋覓到任何處決犯人的蛛絲馬跡呢?

老北京紫禁城的午門,是個什麼去處?“推出午門斬首”是真的嗎?

話說宏偉壯麗的紫禁城(今北京故宮),佔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泉。它始建成於明朝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它有城門四座:正南為“

午門

”(古代把經線稱為“子午線”,南邊為“午”,故稱“午門”),正北為“

神武門

”(明朝時,稱“玄武門”),正東為“

東華門

”,正西為“

西華門

” 。

午門,是故宮四座城門中最為壯觀的一座,在明清兩朝,歷來是宮廷禁地,只有少數人在特定情況下,才能透過。明清500年間(從公元1420年-公元1912年),午門多次重修(清順治四年,即公元1647年;嘉慶六年,即公元1801年)。

午門,同時還是紫禁城的正門,位於紫禁城的南北軸線之上,偌大的皇城建築中,午門的地位相當高。它的東西北三面,都與城臺相連,三面城臺合圍成一處方形的廣場。北面門樓,面闊為九間,重簷廡殿頂(明清宮殿中最高等級殿頂。這種殿頂前後兩坡相交處是正脊,左右兩坡有四條垂脊,分別交於正脊的一端。重簷廡殿頂,是在廡殿頂之下,又有短簷,四角各有一條短垂脊,共九脊),東西城臺上各有廡房十三間,從門樓兩側向南排開,形如雁翅,故又稱為“

雁翅樓

”。而午門整座建築,高低錯落,左右呼應,形若朱雀展翅,故又有“

五鳳樓

”之稱。

在東西雁翅樓南北兩端,還各建有

重簷攢灑頂

闕亭一座。相對於其他城門,午門的建築規模最為宏偉,也最為堅固,顯示出封建君王的威嚴,更透出一股皇家的莊嚴和神聖。

老北京紫禁城的午門,是個什麼去處?“推出午門斬首”是真的嗎?

作為紫禁城的正門,午門主要是做什麼的呢?

舉辦各類重大慶典

午門,是皇帝賜發物品和頒發詔書的地方。頒發詔書,我們好理解,“賜發物品”又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古代的中國,從皇家到民間,人們都相當重視傳統節日。皇帝作為一國之主,萬民之君,在傳統節日這天,要象徵性地向天下臣民們頒賜物品,以求國泰民安。皇帝們主要頒賜什麼物品呢?他們會在立春時,賜春餅;端午節,賜涼糕;重陽節,賜花糕。

每年的臘月初一,皇帝們還要在午門頒佈次年全國要統一使用的歷書,稱為“

頒溯

”典禮。曆書,在傳統的農業社會當中,非常重要,它要指導農民們按時進行春種秋收,保證不誤農時。

有時候,王朝境內,及邊境地區,會發生大規模戰爭,遇到重大戰爭,每當大軍班師凱旋時,還要在午門舉行向皇帝獻俘的儀式:明成祖、明武宗,明神宗,清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都在這裡舉行過“獻俘”大典,以彰顯國威,宣示君威。

皇帝大婚時,也要用到午門,當婚禮舉行時,皇后乘坐的喜轎,要從午門進入紫禁城,而且只有皇后才有資格使用午門,其它妃嬪,都只能“望門興嘆”。

午門及在紫禁城皇宮中的地位,使其成為威嚴之門,榮耀之門,明清兩朝的皇帝,為了向天下宣示“以儒治國”的理念,便命令殿試欽點的狀元、榜眼、探花們,由午門進宮,朝見皇帝。在讀書人心目中,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兒,人生的閃光點,是可以向家族、鄰里誇耀的事情。

老北京紫禁城的午門,是個什麼去處?“推出午門斬首”是真的嗎?

體罰大臣的場所

明朝皇帝多次處罰過大臣,這種處罰,跟其他朝代不同,是用到“廷杖”的刑罰,也就是用特定的棍棒,打大臣們的屁股。這種打屁股的行為,就在午門外舉行,具體地點在午門前

御道東側

作為大明王朝的建立者,朱元璋,同時也是大明王朝廷杖的創始人,不過,有記載的,洪武一朝,“廷杖”之事只出現過一次。洪武八年,刑部侍郎

茹太素

寫了一份奏疏,屬於那種“老太太的裹腳布,又臭又長”的型別,洋洋灑灑萬餘言,可是絕大多數都是空虛的言詞,於事無補。朱元璋是務實派,他認為臣子寫的這份奏疏,純粹是毫無價值,空洞無物。朱元璋一怒之下,杖責了茹太素。其後,建文、永樂、洪熙、宣德幾朝都沒有再廷杖大臣。明英宗復辟之後,在激烈的朝廷鬥爭中,有大臣被杖責除名。不過,總體來說,明朝前期,這種“廷杖”刑罰,施行的非常少。

真正開始濫用廷杖是在明朝中期以後。明朝中期以後,大明朝接二連三地出現

性情皇帝

,比較喜歡隨心所欲,這與傳統的明朝祖制,與文官集團的價值觀常有相違,於是,皇帝們便頻頻使用“廷杖”收拾朝臣。

明憲宗時期施行廷杖9次,被打的有70多人次;明武宗時候朝政被太監劉瑾把持,朝局一片混亂,1519年,武宗皇帝要出遊被阻攔,一怒之下廷杖阻攔的大臣146人,直接打死了11人;嘉靖皇帝也是厲害,繼位不久,便陷入“大禮議”之爭,他一怒之下,廷杖大臣134人,直接打死17人,震動朝野。

嘉靖皇帝在位期間,不止這一次向朝臣們舉起大棒,“廷杖”成為他與文官集團鬥爭的殺手鐧。萬曆皇帝與文官集團的鬥爭也非常激烈,不過,他並不喜歡使用廷杖,而是乾脆躲到後宮之內,“眼不見,心不煩”,二十多年不上朝,不見那些朝臣。

萬曆之後,廷杖之事在朝廷上也偶爾為之,但再也沒有像正德、嘉靖兩朝那麼大規模、頻繁地出現過,明熹宗時候,魏忠賢把持朝政,有一次,他在半個月之內,就揍了三位大臣。閣臣

葉向高

勸他說:“朝廷業已幾十年未施廷杖,萬萬不可再行廷杖。”魏忠賢此後再也未使用過廷杖。

老北京紫禁城的午門,是個什麼去處?“推出午門斬首”是真的嗎?

“推出午門斬首”,是真是假?

翻遍有關明朝的史書(不是小說、演義故事),現在的學者們,完全可以肯定地說,“推出午門斬首”這件事,純屬子虛烏有,那是影視劇、評書、演義、小說,為了渲染故事情節,緊張故事氛圍,故意編造的文字謊言。

為什麼說,“推出午門斬首”是不可能的呢?其實我們稍微分析一下,便能找到箇中原因,這與古代的制度、觀念密切相關。

首先,古代斬刑,是重刑,“罪大惡極者”(當然,許多罪行都是皇帝說了算)才能獲刑。而斬刑,基本上都要起到“震懾”的作用。如果想起到“殺一儆百”的功效,就要允許百姓圍觀。而紫禁城作為皇城,是皇家禁地,除皇親國戚,王公貴族外,只有朝臣們能夠靠近,普通百姓是不可能前來圍觀什麼“斬首刑”的。

其次,在古代的中國,人們比較忌諱談及死,正常死亡也就算了,被刑罰奪去生命這種事,便是“

橫死

”。橫死者,一般都難以進入家族墓地,刑場又恰恰是這種不吉之地,午門既然是紫禁城的正門,皇城的一部分,帝王們肯定不會將這地方變成血腥的刑場。

老北京紫禁城的午門,是個什麼去處?“推出午門斬首”是真的嗎?

那麼,死刑犯的處決地究竟在哪裡呢?它在柴市(今天北京的西四)或者菜市口。這裡人員流動,密集,老北京城的普通百姓都居住在附近,選擇在這裡行刑,便能達到皇帝們所希望的“殺雞給猴看”的刑罰效果。

老北京紫禁城的午門,是個什麼去處?“推出午門斬首”是真的嗎?

“推出午門斬首”的說法,如何產生?

前面我們分析後,得出結論:午門行刑是謠傳,那為什麼又會有“推出午門斬首”的訛言呢?任何一種說法,肯定有其來源。就如前文所說,明朝皇帝多次實施“廷杖”,令朝堂之上的赫赫高官的尊嚴變成了一地雞毛。誠然有些大臣,是為了清名,以被皇帝處罰為榮,但更多的大臣,面對這種“廷杖”刑罰,內心是極度恐懼的,這也是君主專制之下的朝堂恐怖,廷杖勢必給朝中大臣帶去了很濃重的心理陰影。“推出午門”的皇帝聖旨,令人人生畏,傳到民間,便“一傳十就變味,十傳百就成真了”。

加之明清時代,正是演義小說,大鼓評書類文學藝術蓬勃發展的時期,為了好看好聽,增強戲劇效果,“推出午門杖責”,也就漸漸變成了“推出午門斬首”的橋段。

老北京紫禁城的午門,是個什麼去處?“推出午門斬首”是真的嗎?

回顧既往歷史,其實無論是“推出午門杖責“,還是”推出午門斬首“,都是封建帝王殘酷無情的表現,他們既要臣子們忠心耿耿,又要臣子們順著他們說話,嚴格按照他們的意思去辦事。臣子們既受儒家思想影響,接受”忠君愛國“教育,便從忠君的角度出發,幫助帝王們去解決問題,按照盡忠的標準,某些臣子們便不畏君威,”冒死進諫“,無形之中,便逆了龍鱗,忤了聖意。

”跟皇帝過不去“,必然就”犯了罪“,廷杖褫奪了大臣們的尊嚴,斬首則要了大臣們的性命。古代的讀書人,十年寒窗苦讀,一朝奪取功名,位列朝堂,換來榮耀,獲得特權(不用繳納農業稅、人頭稅,不用服

徭役

兵役),卻也過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因為“伴君如伴虎”。誰又能知道,那個龍椅寶座上坐著的人,啥時候會“天威震怒”,降罪下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