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龍2》票房比《追龍1》少一半,不如《追龍1》的原因在哪裡

文|令狐伯光

王晶導演,梁家輝、古天樂、林家棟、任達華、邱意濃等主演的香港警匪片《追龍2》上映,截止目前票房2。15億,最終貓眼預測票房2。9億,最終連3億票房都不到。

這擱到現在動不動20億,30億票房的華語電影當中,《追龍2》票房確實不夠亮眼。連與2017年的《追龍1》的5。7億相比,足足都少了一半的票房。

《追龍2》票房比《追龍1》少一半,不如《追龍1》的原因在哪裡

《追龍2》票房不如《追龍1》,除了一個“古天樂票房號召力不如劉德華”這個玄之又玄的理由之外,根本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追龍2》喪失了《追龍1》的精髓,也就是所謂的香港電影的“港味”。

《追龍2》票房比《追龍1》少一半,不如《追龍1》的原因在哪裡

華語警匪片型別當中,目前能夠做比較大區分的只有香港警匪片和內地警匪片,臺灣警匪片或許也有一些,但確實不是臺灣電影中的重要型別。

內地警匪片一般而言只有兩種,一種是官方保駕護航的文化正能量模式,5月剛剛結束的《破冰行動》,2017年的《人民的名義》,不管是否改編自真實事件,反派刻畫多少深入人心,最終始終是會伏法。

《追龍2》票房比《追龍1》少一半,不如《追龍1》的原因在哪裡

即使在影視文化作品裡面,某些原因導致社會滋生出的黑暗人物,是絕不能壓過正能量的文化宣傳,這是官方要求的文化表達,絕不可能逾越紅線。但不管是《破冰行動》還是《人民的名義》,這部電影主角團塑造都相當模式化和失敗,值得思考。

另一種就是《白日焰火》、《烈日灼心》、《暴裂無聲》、《暴雪降至》等獨立警匪片。雖然最後結果還是正義戰勝邪惡,但至少主角的人設,生活狀態和人性糾葛,再到破案過程細節呈現,還是比官方部門保駕護航的要細膩不少。

《追龍2》票房比《追龍1》少一半,不如《追龍1》的原因在哪裡

香港警匪片型別就不分析了,因為作為華語警匪片大戶型別實在太多。但香港電影巔峰時期香港市場就不行,現在的華語電影市場,票房大頭終究還是內地電影市場,那麼香港投資大的警匪片,自然需要符合內地市場的規則。

也如內地官方保駕護航的警匪片一樣,必須符合反派最終伏法的程序正義。雖然香港警匪片不需要內地官方部門保駕護航,但是主角們的刻畫,還有破案過程中的程式,都要保持正義戰勝邪惡。

《追龍2》票房比《追龍1》少一半,不如《追龍1》的原因在哪裡

《追龍1》口碑質量雖然不錯,但與經典香港電影《跛豪》相比,就已經淡化了原型“包好”非黑非白的身份立場,《追龍1》裡兩位男主角的身份設定。

一位是隻手遮天的白道奸雄,一位是呼風喚雨的黑道梟雄。

一位是維持香港秩序的探長,一位是威懾香港黑道的大佬。

《追龍2》票房比《追龍1》少一半,不如《追龍1》的原因在哪裡

現實原型裡兩個人乾的惡事可以說數不勝數,但對於當時混亂的香港有著維持平衡的作用。因為60、70年代的香港,真的和20、30年代的上海非常想象了。當時上海外國租界地無數,再因為民國政府和戰爭前夕的混亂環境。

上海被稱為遠東第一大都市,但裡面也是個叢林社會的年代。因為新的秩序沒有建立,舊的秩序沒有崩塌,各方勢力每天都有衝突。這種弱肉強食的環境,自然會誕生出一些狡詐陰險,膽識過人的傳奇人物。

《追龍2》票房比《追龍1》少一半,不如《追龍1》的原因在哪裡

60、70年代的香港是一樣的,因為兩岸三地局勢的變化。相對還算平穩的香港一地,湧入大量內地和臺灣的移民,大量外來人口的湧入,自然會選擇社會秩序的混亂,拉幫結派抱團似的生存下去。再加上香港是殖民地,當時英國政府管理也相當無能。如此一來,香港的黑道和白道有組織犯罪,可以說異常的猖獗。

經典香港電影《跛豪》和《五億探長雷洛傳》,都有對兩人非黑非白的一種表達訴求。《追龍1》裡面黑的方面基本沒有,雷洛青年得志步步爬了上去,伍世豪統領黑道雖然黃賭毒都經營,但嚴格不讓家人碰,甚至不讓無辜的普通眼鏡男碰。

《追龍2》票房比《追龍1》少一半,不如《追龍1》的原因在哪裡

不過,好歹王晶在《追龍1》裡讓兩位傳奇人物的崛起,走馬觀花般的鏡頭中不是那麼的光彩。那種香港特殊時代的生活細節,如同電影還原的九龍城寨真實可信。

這是《追龍1》能夠成功的最大原因之一,但再聯想一下《追龍2》。原型“張子強”的龍志強最大的世紀莫過於成功綁架李嘉誠的兒子李澤鉅,這個事件在《追龍2》裡一筆帶過了。

《追龍2》票房比《追龍1》少一半,不如《追龍1》的原因在哪裡

龍志強作為梟雄就缺乏令觀眾可信的成長過程,中間只剩下一個未能成功的澳門富豪賀不凡綁架事件。最終情節推進過程,就成了內地警方聯合香港警方要抓龍志強,正好龍志強負責製造炸彈的人被炸死了。

於是乎,他們聯合派了會製造炸彈的古天樂臥底,古天樂不是很容易但也不那麼驚險的成功臥底。明明識破古天樂臥底身份的林家棟,轉個鏡頭就告訴了古天樂緣由,古天樂傳遞訊息果然被龍志強發現。

這個情節的推進過程和操作過程,是如此的像《反貪風暴4》。

《追龍2》票房比《追龍1》少一半,不如《追龍1》的原因在哪裡

龍志強非但沒有殺死古天樂,反而讓古天樂當死侍,卻還在明知對方是警察的情況下,給死侍的古天樂留下大量可操作的空間。如果這個還算邏輯通暢,那龍志強自已都能鼓搗出一個厲害的炸彈,最開始到處招人的理由何在?

最後古天樂成功拆除炸彈,一如《反貪風暴4》裡的安全屋的槍戰戲,與最後的飛機大戰。雙方在龍志強別墅莫名其妙來了一場槍戰,讓整個戲都垮掉了。然後覺得還不夠,再來一場追車戲,最後內地警方從天而降成功抓捕了龍志強。

《追龍2》缺乏的正是《追龍1》梟雄的成長過程,還有當中細節充實香港電影的那種“港味”。

《追龍2》票房比《追龍1》少一半,不如《追龍1》的原因在哪裡

這不止《追龍2》一部電影的問題,近年同類香港警匪片都有這個問題。香港警匪片這種根子上的轉變,未必香港電影圈的從業者想表達的。畢竟從他們拍的《樹大招風》來看,對於三位傳奇人物的情懷緬懷,似乎更符合他們的心態。

但王晶兩部《追龍》文化正能量的導向,明顯更加符合內地電影市場。至於《追龍》兩部電影內在的表達,什麼核心思想,什麼香港警匪片靈魂。

一句話:香港電影裡那個純正的“港味”,是否是那些香港電影迷想要的看到的,實際上並不重要。

《追龍2》票房比《追龍1》少一半,不如《追龍1》的原因在哪裡

因為王晶和香港電影圈子,自2010年後《無間道》時代,摸索這麼多年,好歹摸索出一條質量和情懷能夠兩全的路子。相比《澳門風雲》系列,《家有喜事》系列,《大話西遊3》的炒情懷冷飯。隔夜情懷飯吃得內地觀眾都要吐了的時候,王晶的《追龍》,2018年《無雙》的大獲成功,為香港商業大片樹立一個良好示範。

香港電影所謂真正的港味,與香港電影巔峰時代的情懷一樣,不過只是香港電影人一個賺錢的手段罷了。否則,這就無法解釋《澳門風雲》類的情懷冷飯,畢竟無論是兩部《追龍》,還是《澳門風雲》系列,炒的可是同一批人!

更多關於《追龍2》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