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的起源和演變之三----史前華北

漢族的起源和演變之三-----史前華北

作者:劉水龍

作者簡歷:1976年出生於河南省商水縣平店鄉平店村四組,北大光華本科畢業,獲得北大最高獎學金,後來就讀北大哲學系研究生。大學畢業後進入君安證券工作,2001年自營B股交易量一度佔全國近半;服務於多家中央企業,承攬過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IPO、中海油債券經紀。現擔任某投資公司總經理,經營幾十億資產,投資於股票、股權、期貨、債權等領域。

1、華北地質史

地質學中的地臺是指構成大陸的地殼內相對穩定的地區。原先此處的地殼活動性也是強的,產生明顯褶皺後,隆起成為古陸,此後便再沒有產生過顯著的褶皺,而是表現為整體性的升降,即變得比較穩定了。華北地臺的經歷正是如此,它隆起於17億年以前,隨後持續抬升,形成中國範圍內最大最早的一塊古陸。

漢族的起源和演變之三----史前華北

漢族的起源和演變之三----史前華北

漢族的起源和演變之三----史前華北

漢族的起源和演變之三----史前華北

經過12億年,到寒武紀(距今5。5—4。9億年)早期華北地臺才轉而下沉,海水漫上地臺,古陸面積逐漸縮小;至寒武紀中期,大部分已為海水所淹沒。

奧陶紀中期華北地臺再次上升,到奧陶紀晚期已大部分重新露出水面;持續上升到志留、泥盆紀時期,陸地面積進一步擴大;到石炭紀早期已因受到長期剝蝕而演變成一片準平原。

隨後又轉入間有沉降、海水入侵、形成面積廣大的淺海。

至二迭紀(距今2。99——-2。5億年)時,再轉為以抬升為主,淺海演變成陸上的湖泊,而且湖面逐漸縮小。華北地臺上升的趨勢一直持續到今天,不過這是就整體的總趨勢而言,其間或升或降,不同地區之間還有很大差異。

在整個華北地臺以抬升為主的形勢下,華北平原在中生代早期與西邊的山西高原本為一體,也是高地。隨後發生了被稱為燕山運動的造山運動,華北平原所在地區於此時轉而沉降,與此同時,西邊的山西高原抬升,太行山在白堊紀末期已具雛形,巨大的斷層沿大行山麓延伸,在此兩邊東降西升,界限分明。

原先印度大陸本緊靠著南極大陸和非洲,由於板塊的運動,它在中生代(距今2。5——-0。66億年,又稱第二紀)時脫離出來向北漂移;進入新生代時才接近亞洲大陸,中間還隔有一道喜馬拉雅海槽;到第三紀末期兩個大陸碰合在一起了,雅魯藏布江河谷就是它們的結合之處。正是它們的碰撞使喜馬拉雅山升起,青藏高原急劇抬升,成為影響中國全境的喜馬拉雅運動。 山西高原在此影響下,產生了兩條近於平行的大斷裂帶,南端與關中平原所在處的沉降帶相接,它們曾蓄水相通,稱為古汾渭湖;今天雖已被泥沙淤塞成為平川,沉降仍未停止。 持續沉降意味著地勢始終保持低下,不用挖很深就能遇到地下水,這固便於先民鑿井而飲,但也易導致土壤鹽鹼化。像山西太原最早曾稱為“大滷”,意為廣大平坦的鹽漬之地;關中平原也久受鹽鹼化的威脅。從汾河到渭河,它們所經過的狹長谷地,均是這種地質構造在地形上的反映:中間是下降的斷塊,兩側則為相對上升的斷塊所限制。

在山西高原西邊,呂梁山、秦嶺、六盤山、賀蘭山等山脈環繞的範圍以內,是華北地臺中最穩定的一個地區。它在中生代時曾微微向下彎曲,形成碟狀盆地,隨後又逐漸升起,長期遭受剝蝕的地面變得相當平坦,海拔卻不低,達1000~1400米;其南部為黃土覆蓋,形成黃土高原,其北部則表現為草原或沙漠。

漢族的起源和演變之三----史前華北

到了第四紀(340萬年前—現在)初期,在黃河發源地處,由於阿尼瑪卿山和巴顏喀喇山對峙南北,也由於今日若爾蓋草原是一個相對比較穩定、此時處於下沉狀態的地區,自河流而來的滔滔河水,遂亦以此古若爾蓋湖為歸宿。 當時今天的共和縣一帶也是一個蓄水的盆地,來自西傾山(山脈主體在青海省河南縣南部,向東和東南方向延伸至甘肅省甘南州碌曲縣和瑪曲縣)和阿尼瑪卿山間的一條河流注入其中,它日後也成為黃河上游的一段。此時共和盆地與東邊的河流還不相通,那一段黃河流入 賀蘭山旁因斷層陷落而形成的古銀川湖(即今之寧夏平原)。 在鄂爾多斯東緣,一條河流經由一串較小的湖海流入古汾渭湖。古汾渭湖此時也是封閉在內陸的,東邊的中條山還阻擋著它與大海相通;中條山脈東側的流水經由不止一股河道,在山東丘陵南北入海。

漢族的起源和演變之三----史前華北

流水的沖刷在源頭地區作用很強,原來淺淺的河底逐漸變深,源頭的位置也向河流流向相反的方向移動,日積月累,這種溯源侵蝕作用終於將分水嶺開啟,兩邊的河流貫通匯合,海拔高處的河流改變原來的流向,匯入海拔較低的河道中。於是黃河誕生了。

山東丘陵是最早升出水面的古陸的一部分,其後雖也有過為海水淹沒的時候(如在寒武紀、奧陶紀),但從長期來看,大部分時間是陸地,而且近期還在上升。山東丘陵上升的時候,旁邊的平原卻在下沉,使海水曾淹沒到太行山麓,黃河和其它眾多入海的洪流帶來大量泥沙淤積,於是有了今天的華北大平原。

2、華北的舊石器時代

舊石器時代的人類,以打製石器為生產工具,過著採集和狩獵生活。距今一萬年時,中國的舊石器時代結束。

這個時代是地球上氣候發生劇烈變化的時代。北半球的中高緯度的全部地區、低緯度地區的一些高山出現了大規模的冰川活動。冰川的前進和退縮,形成了寒冷的冰期和溫暖的間冰期的多次交替,並導致海平面的大幅度升降、氣候帶的轉移、動植物的遷徙絕滅。最近200萬年內,全球經歷了約20次冰期,每次持續約1萬年。

中國華北更新世可以分為4個時間單位,依次稱為“泥河灣期”、“公王嶺期”、“周口店期”、“馬蘭黃土期”。泥河灣期相當於早更新世,公王嶺期和周口店期分別相當於中更新世的早期和晚期,馬蘭黃土期則相當於晚更新世。

泥河灣期的地層以由礫石、砂、泥灰岩、粘土構成的河湖相堆積為代表。“泥河灣動物群”由長鼻三趾馬、板齒犀、後裂爪獸等第三紀末期的殘餘種屬和象、馬、駱駝、野牛、羊等近代哺乳動物的屬組成。其中有許多是北方型的動物,反映一種比較涼爽的疏林草原環境。泥河灣期地層除分佈在橫亙于山西、河北兩省北部的泥河灣盆地(桑乾河上游的陽原盆地)外,在黃河中游的汾渭地塹區等地也有出露。現已從這個時期的地層中發現了3箇舊石器地點:山西南部的西侯度、位於泥河灣盆地裡的小長梁、東谷坨。埋藏環境表明當時人們是沿著湖濱、河岸活動的。

公王嶺期地層以夾有古土壤的厚層原生黃土為代表,標準地點在陝西省藍田縣公王嶺。從這裡除發現藍田人頭骨化石和石器外,還發現了一個由38種動物組成的“公王嶺動物群”,包括一些第三紀的種屬(如巨劍齒虎、奈王爪獸等)和較多的更新世種屬,現生種屬僅佔整個動物群的13%。公王嶺動物群中有一批過去未曾在秦嶺以北發現過的南方種類,如大熊貓、東方劍齒象、巨貘、中國貘、中國爪獸、毛冠鹿和蘇門羚等,這表明當時華北的氣侯比較溫暖溼潤。公王嶺期的人類活動遺蹟除藍田外,還見於山西南部的□河等地。從埋藏環境看,當時人們似乎更多地活動於河谷地帶。

周口店期的標準地點是北京人遺址,屬洞穴堆積。這時黃土堆積在華北廣泛形成。 周口店動物群由近100種哺乳動物組成,可分成3類:首先是泥河灣期殘留的種屬(如劍齒虎、居氏大河狸、三門馬等);其次是真正的更新世種屬(如納瑪象、披毛犀、腫骨大角鹿、中國縞鬣狗、洞熊、楊氏虎等);最後是一些最早出現的現代哺乳動物種(如狼、棕熊、小型齧齒類動物)。從生態上看,這個動物群所反映的氣侯和地理環境非常複雜,但大部分是溫帶古北界的種類。這表明當時周口店一帶的氣侯總的來說具有溫帶特點,和今日華北接近。不過,其間曾發生過多次冷暖、乾溼的明顯波動,而且氣侯的大陸性程度有逐漸加強的趨勢。

馬蘭黃土期地層以分佈極廣的晚更新世馬蘭黃土和河流的或河湖相的堆積為代表,標準動物群是產自鄂爾多斯高原東南角的河湖相堆積層中的“薩拉烏蘇動物群”。它的重要成員有納瑪象、野驢、普氏野馬、披毛犀、諾氏駝、馬鹿、河套大角鹿、王氏水牛、原始牛和最後斑鬣狗等,多半是適應草原生活的動物,但也有一些喜歡在水邊、林邊生活。從動物群總的特點來看,華北在馬蘭黃土期的氣侯要比前一時期寒冷和乾燥。

更新世期間,東北的氣侯和華北的差別不大。遼寧也有早期人類的活動。 從晚更新世起,東北與華北在氣侯上的差別越來越明顯。這一時期生活在東北的是“猛獁象-披毛犀動物群”,它在成分上與西伯利亞動物群基本相同。像狼、洞熊、猛獁象、普通馬、披毛犀、馬鹿、大角鹿、野牛、原始牛等,從中國東北到西伯利亞以至歐洲,都有它們的蹤跡。這一動物群擁有薩拉烏蘇動物群所缺少的猛獁象和東北野牛等種屬;森林動物所佔比重也大於華北的動物群。這些差異,表明晚更新世東北的氣候總的說來是比較寒冷和潮溼的。

由於緯度較低的緣故,長江以南地區在更新世期間氣侯的變化不如北方顯著。從分佈很廣的石灰岩洞穴或裂隙堆積中發現的“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從早更新世一直延續到晚更新世。 華南也存在河湖相堆積中的更新世哺乳動物群,如早更新世的雲南元謀動物群和晚更新世的四川資陽動物群。元謀動物群反映一種比較涼爽的疏林草原環境,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則反映溫暖溼潤的山林環境。資陽動物群除含有犀牛、水鹿和劍齒象等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的成分外,還包括一般只生活在高寒地區的猛獁象,其性質比較複雜。

在更新世冰期和間冰期氣侯影響下,植被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華北位於寒溫帶、溫帶區域與亞熱帶區域之間,屬過渡地帶,所以受冰期、間冰期氣侯交替變化的影響尤其強烈。孢粉分析的結果表明:從早更新世到晚更新世,這裡至少可以劃分出5個冷期和4個暖期。冷期的年平均氣溫比現今的要低4~7。5℃,而暖期的年平均氣溫比現今的要高。在冷期裡,暗針葉林(雲杉、冷杉林,或雲杉、冷杉、松林,或含雲杉、冷杉、松的針葉闊葉混交林)發育,從高山向河谷和平原、從北向南蔓延。但在冷期的極盛階段則代之以適應乾冷氣侯的草原性植被。在暖期裡,盛行針葉闊葉混交林或闊葉林。 據研究,公王嶺的藍田人生活在暖期裡,山西省陽高縣許家窯人生活在冷期裡。北京人的時代延續達50萬年,其間曾發生多次冷暖期的交替變化。

在冰川作用引起的海平面升降以及新構造運動等因素影響下,中國東部在第四紀以來發生過多次海侵和海退。在晚更新世低海面時期,海面要比今日低130多米,以致黃海北部大陸架出露,使哺乳動物和人類可以從陸地遷移到沿海的島嶼上去。進入全新世,隨著氣侯逐漸變暖,海平面回升,一些陸地又重新被海水淹沒。

中國古人類和舊石器文化的時間和空間分佈在中國十分豐富。 早期直立人的化石,已發現的有元謀人、藍田人、湖北鄖縣的材料;晚期直立人的化石特別豐富,有北京人、南京人、和縣人以及在安徽巢縣、山東沂源、河南淅川和南召、湖北鄖西、遼寧廟後山等地發現的材料。 雲南省元謀人是中國境內最早的直立人,距今170萬年;北京人屬於舊石器早期的直立人,距今70——20萬年;南京直立人發現於湯山葫蘆洞,距今60—35萬年;和縣人發現於安徽省和縣陶店鎮汪家山北坡石灰岩洞穴中,屬直立人,為中更新世。

漢族的起源和演變之三----史前華北

早期智人(在亞洲叫丹尼索瓦人)的化石有金牛山人、桐梓人、大荔人、許家窯人、丁村人、馬壩人、長陽人以及遼寧喀左等地的材料; 晚期智人(在亞洲是棕種人C和矮黑人D)的化石有柳江人、河套人、山頂洞人、資陽人以及遼寧的建平、海城、丹東,甘肅涇川,雲南麗江,臺灣省左鎮等地的材料。

金牛山文化發現於遼寧省營口縣,距今約20萬年,屬直立人與早期智人的過渡;貴州桐梓人,距今18—11萬年,屬早期智人。馬壩人發現於廣東省曲江縣,屬早期智人,為中更新世之末。

四川省資陽人為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化石,為晚更新世;山頂洞人發現於北京人遺址頂部的山頂洞,為舊石器晚期,屬晚期智人,距今19000年。山頂洞人代表原始蒙古人種,但個體之間尚有一些差別,表明當時蒙古人種正在形成之中,一些形態細節尚未充分形成。

1萬年前中國進入新石器時代,由依賴自然的採集漁獵經濟躍進到改造自然的生產經濟(農耕和畜牧),併發明瞭磨製石器、製陶和紡織。中國新石器文化是中國古代文明的源泉,與後來青銅時代的商周文化緊密相連,並同周圍地區有著密切的互動影響,是中國歷史連續發展的具體例證。

中國新石器時代居民的體質特徵,與中國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智人間有明顯的繼承和發展關係,主要是母系遺傳(鏟形門齒是黃種人的特徵),父系上完全不同。在更新世晚期的原始蒙古人種代表(柳江人和山頂洞人)中已出現南北異形的現象,到新石器時代進一步發展為不同的地方變異型別。黃河流域主要接近現代蒙古人種的東亞(遠東)型別,其中的中、下游地區居民的體質還表現出某些接近南亞型別的特徵;長江以南廣大地區的居民,比華北地區更明顯地接近南亞型別。中國新石器時代居民基本上是在同西方高加索人種相對隔離的情況下,獨立地創造和發展了中國的新石器文化。這對以後中國文明的持久穩定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