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詳解海岸帶地形地貌(三)

本人強迫症,6:13 推送;

本文為原創,

(微專題和微考點除外)

圖文詳解海岸帶地形地貌(三)

678地理工作室

圖文詳解海岸帶地形地貌(三)

海岸帶地形地貌(三)

張玉剛

海岸帶的地形地貌是海陸相互作用的結果。

按照海岸帶陸地地貌,可以分為平原海岸、山地丘陵海岸和生物海岸。

平原海岸曾有“沙岸”之稱,由巨厚而鬆散的沉積物組成。這種海岸的岸線平直、單調,岸上地勢平坦,有些地方多沙洲、淺灘,潮間頻寬闊,缺乏天然良港和島嶼。①由細粒的粉砂和淤泥質沉積物所組成;②有著極為低平而向海方向微微傾斜的地勢,地面坡度很小,約在1/1000一1/4000;③其內緣往往與沖積平原相連線;④海岸動態十分活躍,岸線的衝淤變化很快,因此岸線很不穩定。

平原海岸主要發育於

構造沉降區

,在波浪作用下形成各種各樣的

海積地形

。潮流在海岸的形成中也起重要作用,在比較大的潮差及強大的潮流作用區,常常形成淤泥質淺灘和三角洲。

平原海岸

圖文詳解海岸帶地形地貌(三)

山地丘陵海岸的構成地貌基本為

山地或丘陵

,組成物質為基岩,並且在地址構造影響下造成的海岸線曲折,

海蝕地貌

發育

山地丘陵海岸

圖文詳解海岸帶地形地貌(三)

生物海岸是主要由生物構建的

熱帶亞熱帶特有

的海岸,包括

珊瑚礁

牡蠣礁

等動物殘骸構成的海岸,以及

紅樹林

與溼地草叢

等植物群落構成的海岸。

珊瑚礁海岸地貌,主要分為岸礁、堡礁和環礁3種基本型別。

岸礁:岸礁與陸地邊緣相連,通常緊貼海岸發育,在近岸海域形成一片寬闊的淺水地帶,隨著珊瑚礁加寬,海岸線向海方向推移,如紅海和東非桑給巴爾的珊瑚礁。

圖文詳解海岸帶地形地貌(三)

堡礁:又稱“離岸礁”。在距岸較遠的淺海中,成帶狀延伸分佈的大礁體,礁體與海岸之間隔著一條寬頻狀的淺海澙湖。堡礁的延伸方向與岸線幾乎平行,外緣坡度很陡,如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大堡礁。

堡礁

圖文詳解海岸帶地形地貌(三)

環礁:是海洋中呈環狀分佈的珊瑚礁。中間有封閉或半封閉的

潟湖

礁湖

。露出海面的高度達幾米,呈圓形、橢圓形及馬蹄形。環礁一般分佈在珊瑚易於生長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熱帶和亞熱帶海洋上,比較典型的環礁是馬紹爾群島和馬爾地夫群島,中國南海西沙群島大多為環礁。

環礁

圖文詳解海岸帶地形地貌(三)

努庫羅環礁

圖文詳解海岸帶地形地貌(三)

貝殼堤海岸是由海生貝殼及其碎片和細砂、粉砂、泥炭、淤泥質粘土薄層組成的,與海岸大致平行或交角很小的堤狀地貌堆積體。形成於高潮線附近,為古海岸在地貌上的可靠標誌。

貝殼堤對於研究古海岸線位置、推斷海岸環境演變歷史,具有重要的科研和經濟價值。

圖文詳解海岸帶地形地貌(三)

圖文詳解海岸帶地形地貌(三)

紅樹林海岸是熱帶、亞熱帶特有的耐鹽的

紅樹

林植物群落

構成的海岸。紅樹林分佈在低平的堆積海岸的潮間帶泥灘上,特別在背風浪的河口、海灣與沙壩後側的瀉湖內最發育。它常常沿河口、潮水溝道向內陸深入數千米。

圖文詳解海岸帶地形地貌(三)

紅樹林只能生長在地球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海岸的潮間帶,也就是說它只能生長在地球赤道兩邊,超過南緯40度和北緯32度以上的海岸帶是不能生長紅樹林的。

世界上的紅樹林遍見於亞洲、大洋州、美洲和非洲。中國的紅樹林見於海南、廣西、廣東、福建、浙江、香港、澳門和臺灣等省區,其中,海南、廣西、廣東分佈的最為廣泛,佔全國總面積的94%以上。

紅樹林和陸地上的森林一樣,是綠色的。人們為什麼要稱這樣的植物為紅樹林呢?這是因為紅樹科植物的樹皮含有豐富的丹寧。丹寧是一種化學物質,當它和空氣中的氧氣結合時,產生化學反應,反應後很快呈現出紅褐色。所以,只要把紅樹科植物的樹皮劃破,自然就呈現紅褐色來。紅樹就由此得名。由紅樹組成的森林,人們自然就稱之為“紅樹林”了。

圖文詳解海岸帶地形地貌(三)

小試一下牛刀吧

1。下圖中一些珊瑚島海岸,分佈著珊瑚碎屑組成的沙灘,這些沙灘形成於

圖文詳解海岸帶地形地貌(三)

A。風化作用 B。侵蝕作用

C。搬運作用 D。沉積作用

【2016年全國新課標Ⅰ】貝殼堤由死亡的貝類生物在海岸帶堆積而成,在沿海地區經常分佈著多條貝殼堤,標誌著海岸線位置的變化,下圖示意渤海灣沿岸某地區貝殼堤的分佈。據此完成2~4題。

圖文詳解海岸帶地形地貌(三)

2。在任一條貝殼堤的形成過程中,海岸線

A。向陸地方向推進

B。向海洋方向推進

C。位置穩定

D。反覆進退

3。沿岸流動的海水搬運河流入海口處的泥沙,並在貝殼堤外堆積。由此

A。形成新的貝殼堤

B。加大貝殼堤距海岸線的距離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

4。河流沖積物是該地海岸線變動的物質來源。多條貝殼堤的形成說明河流入海口

A。位置穩定,泥沙沉積量小

B。位置穩定,泥沙沉積量大

C。位置多次變動,泥沙沉積量小

D。位置多次變動,泥沙沉積量大

【答案】

1。D組成沙灘的物質,是外力風化、侵蝕、搬運的結果,但沙灘是波浪、潮汐等海水運動在向海迴流的過程中,由於速度逐漸減慢,將大量的珊瑚碎屑堆積在海岸地帶形成的。

2。C 貝殼堤由死亡的貝類生物在海岸帶堆積而成,在任一條貝殼堤的形成過程中,則會有大量死亡的貝類生物在海岸帶堆積,這是海岸線位置穩定才會形成貝殼堤。

3。B 沿岸流動的海水搬運河流入海口處的泥沙,並在貝殼堤外堆積,形成新海岸,不斷堆積,從而使得貝殼堤距海岸線的距離變大。

4。D 河流沖積物是該地海岸線變動的物質來源,多條貝殼堤的形成說明出現海岸線多次位置變動,同時,河流帶來的泥沙沉積也大,從而形成多條貝殼堤。

大家對《微專題》一書的看法

圖文詳解海岸帶地形地貌(三)

詳細說明請看下面兩個連結

欲購微專題請加微信詳詢

為了減小某一位老師的工作量,所以

您的姓氏拼音

ABC開頭的,請加老丁微信121869236

FGH開頭的,請加牛老師微信736491854

JKL開頭的,請加林老師微信15833208809

MNO開頭的,請加馬老師微信13932090535

PQR開頭的,請加秦老師微信13111361659

STU開頭的,請加李晨光老師微信dili100

VWX開頭的,請加溫老師微信13730040095

YZ開頭的,請加張老師微信13785036967

DE I開頭的,請加尹老師微信18531011777

圖文詳解海岸帶地形地貌(三)

圖文詳解海岸帶地形地貌(三)

·老丁

·

非常感謝您的理解和支援

老丁 ∣一個教地理的小卒

圖文詳解海岸帶地形地貌(三)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

圖文詳解海岸帶地形地貌(三)

2018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