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孤兒逆襲成上海灘大亨,結局卻十分悽慘

故事:孤兒逆襲成上海灘大亨,結局卻十分悽慘

溫馨提示:本文為付費故事

為反騙術系列專欄《行騙的歷史:古今燒腦江湖騙術揭秘》中的一個故事

時間,19 世紀末,地點,上海。

這一天,生活在上海英租界的人私底下都在談論一個人,誰呢?在洋人藥局當夥計的梅冷泉。

這梅冷泉,算是英租界一位「奇人」,他出身貧寒,卻陰差陽錯學會了洋文書寫;他本是孤兒,卻能在洋人辦的藥局中佔得一席之地;他本是個底層小人物,卻在上海灘掀起了一股時代巨浪。在他 25 歲這一年,更是因為一樁涉案金額不超過 10 塊大洋的訴訟案,成了街頭巷尾議論的焦點人物,後來又成了上海灘「假藥大亨」,這是怎麼回事?

先來說說這梅冷泉其人。此人 1867 年左右出生於上海浦東,但從小就被遺棄,最終在洋人傳教士辦的育嬰堂長大,也因此學會了英文讀寫,這不,長大成人的梅冷泉,恰恰因為這項技能,進入了洋人創辦的大英藥局當夥計,並藉此結識了一批上流人脈。

為什麼一個貧寒之人可以藉助藥局躋身上流呢?原來,在當時的上海乃至全國,鴉片流毒甚廣,其成癮之易與戒斷之難,讓各類「戒菸藥」大行其道,成為了醫藥行業最賺錢的買賣。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不論是中藥局還是西藥局,但凡有點規模,就一定會自己研發「戒菸藥」,因為來錢實在是太快了!

這梅冷泉從事的,恰恰是「戒菸藥」的配製工作。說到這裡得多提一句,這裡的煙,不是香菸,而是大煙,也就是鴉片。

那為何那麼多從事戒菸藥行業的人,偏偏是梅冷泉特殊呢?

原來,當時的社會崇尚洋貨已經成為風氣,因而洋人藥房的戒菸藥更是搶手貨。作為最早一批進入洋人藥房工作的華人,梅冷泉恰恰是藉助這股「戒菸」剛需和洋人藥房華人夥計的身份,得以廣交人脈。

當時吸食鴉片的人,上至高官巨賈,下至販夫走卒,幾乎覆蓋了全部階層,而高層人群,畢竟要臉面的嘛,不好直接露面去買這「戒菸藥」,多半是託朋友、找關係、派家丁,去到各家藥局搶購戒菸藥。而梅冷泉呢,因為在大名鼎鼎的大英藥局配藥間工作,為人又活絡,託他買藥的人更是絡繹不絕。

你以為年輕的梅冷泉就滿足於這種蠅頭小利了麼?不,恰恰是東窗事發的這樁案子,暴露了一代「假藥大亨」早期的熊熊野心,和那個時代荒誕而觸目驚心的人間真實。

案子發生在 1887 年,起因是一位王公子託人到大英藥局購買一瓶價值 10 元的「戒菸藥粉」。但是收到藥之後,王公子發現,不對勁:拿到手的這瓶戒菸藥不但包裝和之前買的不太一樣,連重量都不同,怕不是個假藥?王公子雖然黃賭毒一個都沒落下,但還是挺惜命的,仗著自家老爹是當官的,一紙訴狀就把藥房和幫他買藥的人告上了英租界公堂,公堂再一審,得,拔出蘿蔔帶出泥,可算是揭開了清末戒菸藥江湖的冰山一角。

原來啊,王公子所託之人就不是個省油的燈,雖然王公子指定要買大英藥局的戒菸藥粉,但此人打聽到另一家中藥局的人只要花 8 塊大洋就能買到,於是就從中抽出了兩塊大洋,花 8 塊錢找中藥局的人買藥。

相信你已經猜到了,沒錯,這中藥局的人呢,也沒有直接去買,而是又找了一個人,就這樣,透過層層轉包和中間商賺取差價,當訂單遞到梅冷泉手裡時,價格已經變成了 6 塊大洋。

那麼梅冷泉又幹了什麼呢?他並不知道一開始下訂單的是誰,只不過是在收到錢之後,配製了一份「戒菸藥粉」給到了花 6 塊大洋的那個人,這份藥粉的質量與大英藥局裡售賣的藥粉一模一樣,但是沒有包裝。而買藥的中間人,又把藥粉裝到了山寨的瓶子裡,冒充正品,那麼當這瓶藥到了王公子手裡,就成了層層轉包之後的,分量縮水、包裝有差別的「假藥」。

在公堂上,梅冷泉藉助自己的雙語優勢侃侃而談,自述對整個案情一無所知,且各式藥房素有假冒大英藥局戒菸藥粉的先例,大英藥局對此也頗為苦惱云云,言語中對自己的東家頗有維護。在場所有人都被這個看起來眉清目秀、一臉正氣的年輕人說服了,最終這個案子中,賺取差價的第一個和最後一箇中間商都被處罰羈押,梅冷泉則全身而退:因為他只是收了朋友的錢,幫忙配製了一份戒菸藥粉而已,並沒有假冒大英藥局出品的戒菸藥成品、也不是主動欺騙王公子,他甚至不認識王公子。

那麼,梅冷泉在這個案子中真的全然無辜嗎?並不盡然!如果沒有他的參與,這整個製假售假的鏈條根本就不成立。而他能把自己摘得乾乾淨淨,可見也不是第一次幹這種事。

這個案子,只能算是梅冷泉的小試牛刀,他的真面目,由此開始逐漸顯露,他有更大的野心!

案件審理完畢那一天,有人看到梅冷泉在走廊趁機堵住公堂長官交談,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事,儘管長官並不耐煩一個藥房小夥計的攀談,但還是勉為其難收下了他的名片。

搞醫藥的嘛,留下名片也沒什麼害處,萬一有用得著的時候呢?那些什麼金槍不倒丸、滋陰補腎丸什麼的,有人能悄默聲給自己配製,豈不美哉?

為什麼要把這個細節單獨拎出來講呢?相信聰明如你已經猜到了,恰恰是這個細節暴露了梅冷泉的過人之處:公堂基本上是他接觸到這個高階長官的唯一機會,而他居然可以抓住這個看似丟人的契機,趁機發展自己的人脈,而且還順利留下了名片——假以時日,這個年輕人的前途,恐怕不可限量。

果然,就在轉包事件的第二年,梅冷泉驚掉了所有人的下巴:他辭去了大英藥局的工作,轉而自己創辦了一家東西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