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當皇帝前都經歷了什麼?

作者:陳二虎

趙匡胤當皇帝前都經歷了什麼?

一、千里送京娘

對於北宋的開國皇帝趙匡胤,我還是少年時,從馮夢龍《警世通言》中讀到趙匡胤恰青春倜儻的年華,仗義行俠,“千里送京娘”的故事。

趙匡胤出生於後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二月十六日,出生在洛陽夾馬營。

趙匡胤的家族可以說是軍人世家,祖父當過營、薊、涿等州刺史;父親趙弘殷是禁軍中層將領。

趙匡胤自小秉承了軍人的個性,據說還是孩提之時,有一天騎了一匹烈馬衝出城,結果腦袋撞到城門上,栽下馬來,旁觀的人都嚇壞了,以為不死也重傷,卻不料他跳將起來,追那匹烈馬,飛身跨上……

轉眼,趙匡胤二十一歲了,已經娶妻生子,卻沒有什麼高光表現,但趙匡胤不想這樣碌碌無為地活著,決定走出去闖蕩一番。

按照史料,他首先南下,投奔了父親的朋友,隨州刺史董宗本。

朋友的兒子來討飯吃,做為一州之長的董宗本自然給點面子,給安排了活,但董宗本的公子董遵海卻看不上趙匡胤,也許是趙匡胤搶了他的“風光”。

趙匡胤在隨州停留半年不得不離開。

隨後又到復州,投奔父親以前的部下,現在的復州防禦史王彥超。

不知這王彥超出於什麼考慮,沒有收留他。

趙匡胤只好從南方北返,內心有點茫然,望著初升的太陽憤然歌曰:

欲出未出光辣達,千山萬山如火發。

須臾走上天上來,趕卻流星趕卻月。

說實在的,這詩水平不怎樣,但透出一種壯志豪情。

趙匡胤當皇帝前都經歷了什麼?

趙匡胤四處流浪著,一直沒有找到安身之處,他已經在沒有目的的行走中來到了幷州(今日太原),猛然想起自己有個叔父趙景清在清幽觀中出家,便來拜訪叔父。

叔侄見面,又驚又喜,正在噓寒問暖之時,趙匡胤聽到後殿傳來一個女子的抽泣聲。

清靜修行之所,怎麼會有女人的哭聲?

趙匡胤奔到後殿,看到一個十六七歲的花季女子被囚禁在一間暗室中,經過詢問,方知這女子叫趙京娘,河東蒲州(今山西永濟)小祥村人,與父外出途經幷州,被兩個歹徒劫持,歹徒見京娘美貌,都想要這如花似玉的趙京娘,爭執不下,權衡再三,把京娘囚禁在寺廟中,強迫趙匡胤的叔父看管著,二人決定再出去再搶一個女人回來,一人一個。

趙匡胤俠義心腸,不顧叔父阻攔,決定送她回家,並且二人結為兄妹,千里護送。

這京娘見趙匡胤儀表堂堂,人間大丈夫,便芳心暗許愛上他。到了家中,趙匡胤拒絕了京孃的求愛離去,京娘悲傷地投湖自盡(如今河北武安市有京娘湖,據說就是京娘投湖自盡的湖,也有的說是趙匡胤護送京娘路過這裡),並留下一首詩:

天賦紅顏不遇時,受人凌辱被人欺。

今宵一死酬公子,彼此清名天地知。

有關趙匡胤千里送京娘,諸君如有興趣,可讀讀馮夢龍《警世通言》中的“千里送京娘”,寫得十分精彩。

北宋開國名臣趙普在其所著的《飛龍記》中記載了趙匡胤年輕時這幕壯舉。

趙匡胤送京娘返回家中,他也有種歸心似箭的渴望,他一晃,從家出來兩年多了,這兩年多過得不怎麼樣,也沒有找到“工作”,這期間,還賭過,被人下了套,先贏後輸;也曾經餓得不行,偷吃寺廟種的大白菜……

趙匡胤當皇帝前都經歷了什麼?

二、郭威帳下從軍

趙匡胤幾乎接近家的路上,他遇到浩浩蕩蕩的兵馬正在行軍,私下一打聽,是後漢樞密使郭威統領的大軍,去平叛河中護國節度使李守貞等人的反叛。

於是,趙匡胤攔住一個頭目,告知自己是後漢禁軍護聖都指揮使趙弘殷的兒子,求見郭威。

郭威得到報告,他知道趙弘殷,他的兒子來幹什麼?便讓手下帶進來。

誰也不會想到,這是中國歷史上兩位開國皇帝的初次見面,並且都是留下極好口碑的兩個皇帝,這是“雙龍會”,這兩位誰也沒預料到後來會發生什麼,都是上蒼的幸運兒,黃袍加身,唯一的不同,郭威是被逼的,而趙匡胤是預謀好的。

郭威打量著眼前這位有點衣衫不整的年輕人,骨子裡卻透出一種說不清的東西,簡單的尋問交流後,確認這個年輕人的身份沒錯。趙匡胤表示是來從軍的,願在郭威帳下效力。

郭威說:為什麼不回開封,到你父親麾下做事?如果是沒路費,我給你解決。

趙匡胤不卑不亢地回答:我要自己闖蕩天下,打拼出一番事業,雖然我已經離家兩年多,沒幹出什麼名堂來,是沒有恰當的機會。

郭威很欣賞這個年輕人,又問:你要個什麼職務?郭威以為他會要個官,哪怕很小的一個職位。

郭威是英雄,英雄愛英雄,已經決定留下他,也想給他點優惠的待遇。

趙匡胤擲地有聲地說:我只是想從普通一兵幹起!

趙匡胤當皇帝前都經歷了什麼?

好樣的,年輕人,不是那些華而不實的官宦子弟,是個人才,於是,郭威便把趙匡胤留在身邊,成了自己的“警衛員”。郭威可以說是一個軍事天才,也慧眼識珠,用築壘困城的方法,逼“瘋”了造反的李守貞,平定了叛亂,凱旋而歸,也讓趙匡胤學到很多東西。

郭威被後漢小皇帝劉承佑加封為檢校太師兼侍中,因為郭威的官位已經無官可升,達到頂峰了,趙匡胤也成了親軍頭目。

後來的事,就是那個有點邪性的後漢皇帝劉承佑拿幾位輔政大臣開刀,先是沒有徵兆的情況下把楊邠、史弘肇、王章三位殺了,罪名:謀反!

這活劉承佑乾的很利落,僅留下宰相蘇逢吉,這似乎是一個百無一用的書生。

其實,劉承佑最想收拾的人是郭威,如今已經把郭威以防契丹之名支出京城(令人有點困惑的是,劉承佑為什麼不在京城一塊幹掉郭威,看來,他心中有點懼怕呀)。

接下來,劉承佑的舉動有點小兒科了,他寫了詔書讓鎮寧軍節度使李弘義去殺侍衛步軍指揮使王殷,侍衛馬軍指揮使郭崇去郭威駐地魏州殺郭威。

然而劉承佑太天真了,他被出賣了,李弘義先把詔書給王殷看了,二人快馬加鞭來見郭威,隨後郭崇也到了,把劉承佑的“行動”告訴郭威。接下來的事便是逼反了郭威,黃旗加衣,取代後漢當上後周開國皇帝,此時的趙匡胤是郭威的“貼身”侍衛,自然過程盡收眼底,也就有了後來的黃袍加身。

趙匡胤當皇帝前都經歷了什麼?

郭威當上天子,對於盡職盡責的趙匡胤提拔為禁軍東西班行首,大約相當於警衛排長,負責宮廷的禁衛,類似於儀仗隊隊長,如果在郭威身邊好好工作,提升的機會也是比較多的,給皇帝打工,很風光呀,歷史證明,許多能人都是從皇帝身邊幹起的,逐漸顯赫起來。

然而,年輕的趙匡胤卻做出了一個驚人之舉,居然放棄為郭威服務,主動去到一個小年輕長官那聽差,這對於那些與趙匡胤一塊共事的人覺得這趙匡胤腦子有些問題,斷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

這年輕長官是柴榮,又一位歷史上響噹噹的人物,後來接任郭威當了皇帝(歷史很難有這種情況,三位皇帝是上下級關係)。

然而在當時的環境,這個柴榮是個很尷尬的人物,主要他的身份很特殊:說他與郭威的關係,是郭威唯一的“兒子 ”(郭威“反叛”,率領大軍回師京城,後漢皇帝劉承佑立馬把郭威留在京城開封的所有家眷一個不留,全部殺掉,包括郭威的兩個兒子和郭威養子柴榮的三個兒子,斬草除根,夠狠,這也埋下了伏筆,為後來的趙匡胤奪得皇位立了大功呀!)。

也就是說郭威的兒子都讓劉承佑殺了,柴榮是郭威原配柴氏的內侄,並且柴氏早就去世了,郭威與柴榮沒有絲毫的血緣關係。如果說到血緣關係郭威還有一個親外甥叫李重進,更比柴榮年長几歲,頗有戰功與威望,握有實權,也就是一定的兵權,假如有一天郭威死了,這皇位能否交給這個異姓“假子”未知,並且郭威當了皇帝,嬪妃們還是可以生的。

現在柴榮的職務是鎮寧軍節度使、檢校太傅、同中書門平章事,是一方大員,有地盤有兵馬,這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就是說與宰相是平級幹部。

或許這一切都是郭威剛上臺的權衡之計,將來誰知道發生什麼?歷史上那些親兒子當了太子,成了儲君被廢的多的是,這柴榮表面看來挺風光,似乎與皇位近在眼前,但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呀,明天,誰知會發生什麼?就如同郭威一開始也沒想當皇帝,趙匡胤一開始也沒有這企圖。

趙匡胤當皇帝前都經歷了什麼?

然而,趙匡胤選擇了柴榮,也為自己未來當上皇帝選擇了一條英明的大道,也成就了兩位英明神武,名振天下的後周世宗與宋太祖。

我們無法猜測當時趙匡胤的想法,但趙匡胤的選擇一定有所考慮,留在郭威身邊,一個衛兵隊長的芝麻小官,攀升的可能不是很大,在他上面一層層,一級級的將領多的是,被打壓的可能會更大,而投靠一方大員柴榮,潛力更大,也就有更多的機會升職,似乎趙匡胤也認識到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到柴榮這裡,更能建功立業,逐漸掌握兵權,或者他預見到柴榮那頭上當皇帝的光環,是他命裡的貴人,無論怎樣,趙匡胤選擇了柴榮,也就選擇了皇權,大智慧呀!!

筆者認為,五代到北宋,後周開國皇帝郭威、後周世宗柴榮、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是那個時代眾多的皇帝中最令人敬佩的三位好皇帝。

郭威上臺後,深切感受到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外有北漢、南唐等幾個政權,都老大不服,朝中許多人根本就與他不是一條心,幫助他當上皇帝的親信王峻就處處為難他,那個不倒翁馮道更是一個官場油條,必須對後周的未來早作打算。

趙匡胤當皇帝前都經歷了什麼?

於是,公元953年三月,在外統兵駐節的柴榮被調回了京城,被任命為晉王兼開封府尹,也就是京城守備司令(值得注意的是,從此後,晉王兼開封府尹是一個最敏感的詞,成了儲君的象徵,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是未來的皇上)。

這一年,郭威五十一歲,柴榮三十四歲。後周百廢待興,一切都向好的方面發展,誰也想不到的是,後周皇帝郭威突然病了,而且病得不輕,病體讓郭威支撐到新的一年到來,元旦,郭威照例拖著病體舉行了朝慶大典,並改元顯德元年,預示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隨之而來的就是郭威就要不行了,彌留之際,把朝中重臣叫到床前,交代後事:喪事從簡,把我心愛的盔甲、兵器分別埋到我作戰過的地方……

此前已經是皇太子的柴榮即位棺前,朝中文武很多人心中老大不服,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劉知遠,也就是劉承佑父親的班底,你個毛小子一般的柴榮憑什麼當皇帝?我們憑什麼為你效力?

而當年被郭威戲耍的劉崇,建立了北漢,一直找機會呀!

看來威望在人們的心目中十分重要,柴榮需要立威,樹立威望需要真本領,讓人們服。

趙匡胤當皇帝前都經歷了什麼?

三、巴公原一戰成名

柴榮在皇帝的位置上還沒坐穩,北漢兵馬就殺來了,三萬如狼似虎的北漢兵馬,還有一萬契丹鐵騎,這足夠令柴榮喝一壺的了。

朝堂之上,文武大臣七嘴八舌,亂成一鍋粥,誰也沒把柴榮當皇帝看。

柴榮壓了壓心中的火氣,一字一板地說:我親自統兵,攻破北漢!

“攻破北漢?”所有人都因這豪言壯語笑成一團,搞笑吧?

那個幾朝元老馮道,悠哉地踱出來,笑呵呵地說:“陛下,這個劉崇不算什麼,也不可怕,與先帝(郭威)交鋒總吃敗仗。可如今先帝不在了,你又剛剛即位。我看這樣好了,派員大將率人馬抵擋一下,你就不必興師動眾了!”

柴榮說的是“攻破”,而馮道說的是“抵擋”,這明顯區別很大,馮道話音剛落,眾人皆贊同。

柴榮臉色剎那變了,終於無法忍受這滿朝的嘲諷,大聲說:“昔日唐太宗建立偉業,哪一次不是親自出徵……”

這是石破天驚的字眼,柴榮要學當年的李世民,這可能嗎?

馮道臉上的笑容有點鬼魅,口中吐出一串字眼:“陛下,您未必能學得了唐太宗!”這是百分百懷疑呀!

“劉崇不過是烏合之眾,我要像泰山壓卵一樣壓死他!”柴榮揮了一下手。

馮道這個老油條風趣地問:“不知陛下做得泰山否?”

柴榮沒工夫辯論下去,要用行動證實一切,下令禁軍都指揮使樊愛能、步軍都指揮使何徵、宣徽使向訓等人率兵馬直奔澤州(今山西晉城),迎擊北漢人馬;河中節度使王彥超自晉州(今山西臨汾)東下,夾擊劉崇;天雄軍節度使符彥卿領兵切斷北漢兵馬後路。

趙匡胤當皇帝前都經歷了什麼?

自己親率為數不多的親軍隨後出發,去迎戰死敵劉崇。在柴榮身邊統領親隨的是禁軍殿前都指揮使張永德(此人是郭威的女婿,柴榮的表姐夫),此時的趙匡胤已經是軍中馬直軍使,一個下級軍官。

臨行前,柴榮讓鎮國軍節度使劉詞儘快集結部隊跟進。

公元954年三月十九日,澤州境內高平縣巴公原,歷史記錄了一幕壯舉,讓世人記住了柴榮的名字:

北漢人馬面南結下三個方陣,北漢皇帝劉崇坐陣中央,統兩萬大軍,右邊是北漢先鋒猛將張無徽率一萬精兵,左首是楊袞統帥的一萬契丹鐵騎(開戰前,劉崇讓楊袞的契丹兵馬不要動手,觀戰助威,看他收撿柴榮),這是請君入甕,要一口吃掉柴榮。

就是這場巴公原之戰,後周兵馬有的臨陣潰逃,有的投降,把後周皇帝柴榮出賣了,還有人陣後山呼“萬歲”。

英雄就是英雄,身陷絕境中的柴榮並沒有被嚇著,而是破釜沉舟拍馬殺入戰陣,直取後漢坐陣中央的後漢皇帝劉崇,也就是這一刻,又一個名字從此載入史載——趙匡胤。

隨柴榮出征的趙匡胤一直保持著冷靜,他從戰場上的亂局中看到曙光,迅速帶馬來到自己的頂頭上司殿前都指揮使張永德面前,對張永德說:“將軍,你馬上帶一哨人馬向左衝上高坡,從那邊向敵人放箭,我帶一哨人馬衝擊敵人右翼,必須快……”

張永德是一個深資軍人,剛才也是一時被自己的皇帝柴榮驚住了,一席話令他猛然醒悟過來,他認出這個年輕的小軍官叫趙匡胤,想不到如此臨陣不亂,有見識,他馬上分兵給趙匡胤,兩個人同時行動。

此刻,柴榮一騎絕塵,殺入劉崇中軍,劉崇嚇壞了:我的媽呀!打仗還有這麼玩的,竟然帶馬選擇逃跑,本來已經勝利的北漢人馬,被主子這一表現動搖了士氣,更加要命的是,一波人馬旋風般擊殺北漢人馬,另一面死亡箭雨讓北漢兵紛紛倒下,軍中猛將張元徽也死於亂軍叢中,這回輪到北漢人絕望了,北漢皇帝劉崇絕望了,劉崇到手的勝利怎麼可能一下崩盤?劉崇這老小子騎著他的寶馬黃騮馬,失魂落魄地一溜煙逃了回去。

巴公原,記錄了兩位皇帝的壯舉,改變了勝負的走勢。

趙匡胤當皇帝前都經歷了什麼?

這場有驚無險,絕地反擊的勝利,讓二十八歲的趙匡胤成了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逐漸走上權力的巔峰。

後來的事,隨著柴榮征戰南北,徵北漢,戰南唐,從殿前都虞侯,逐漸取代了後周禁軍一把手張永德的職務,成了殿前都點檢(無論罷免張永德源於那塊三尺的木頭,上面刻了一行字:“點檢作天子”是誰所為,最大的受益者是趙匡胤),柴榮去世後,趙匡胤親自導演了一場大戲,陳橋驛黃袍加身,開啟了北宋時代。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文中圖片為陳建斌扮演的趙匡胤)

推薦:趙匡胤是怎樣用六十六天平定後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