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韓講了一個故事:錯覺

老韓講了一個故事:錯覺

在鄭浩的生活裡最不缺的是掌聲和鮮花。他是本市最有名的交響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演奏家。經常出入各大音樂廳,而且曾多次出國演出。他的琴聲為他贏得了榮譽和驕傲。每當他與指揮曲終謝幕時,那熱烈的掌聲都會激盪起他內心的一種興奮,正是這種興奮又激勵著他潛心磨礪,讓他的琴聲達到更高的境界。

鄭浩有一個朋友,在一家五星級酒店當副總,一次請他們幾個朋友在酒店的咖啡廳裡小聚時,鄭重邀請鄭浩在這間豪華的咖啡廳裡演奏,當然酬勞高得讓在座的人羨慕。那副總說:“我們已經面試了幾個來應聘的人,但都沒看上,其中一個是音樂老師,他自我介紹時說是你的大學同學。”鄭浩一問名字,馬上回憶了起來,當年他和那個同學在學校裡號稱是“兩把琴”。鄭浩本來還有些猶豫,聽了這話就答應了下來。

咖啡廳裡燈光佈置得猶如朦朧的月光,豪華中又增添了幾分幽雅。鄭浩演奏的位置靠近門口,他在傾心演奏的同時,以微笑的目光向出出進進的客人問候。令他不解的是,進出的客人走到門口都會下意識地放慢腳步,回贈給他的幾乎都是鄙夷或不屑的神情。第一晚演奏下來,鄭浩的心裡積壓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他幾乎懷疑起手中的琴,連同握琴的手。而恰恰又是他在琴上的造詣,遠遠勝過他與人打交道的城府。他決定停止這種不愉快的演奏。

那位副總一聽就明白了,連連說:“怨我、怨我,我忽略了演出地點的變化,再好的咖啡廳也還是咖啡廳;再差的音樂廳也還是音樂廳。我要給你‘包裝’一下,你再來演奏一次,如果情形還是那樣,我也就不難為你了。”

第二次,他來到第一次演奏的位置,只是旁邊多了一個精緻的告示牌,上書:鄭浩,著名交響樂團首席小提琴演奏家,曾獲國際大獎,多次出國演出。並排還放了一個大花籃。

鄭浩開始演奏起與上次相同的曲目。悠揚的琴聲為咖啡廳增添了愉悅的氣氛。從這裡經過的客人,無論進出都會自動放慢腳步,甚至有的客人駐足欣賞起他演奏時的姿態。人們以敬佩的心情感受著樂曲旋律所營造出的美好意境。有結伴而來的客人,離去時還拿出數碼相機一一站在牌子旁邊與鄭浩合影留念。這一切都是默默進行,沒有給那悠揚的琴聲增添絲毫的雜音。鄭浩更是全身心沉浸在忘我的演奏之中。這是一個多麼和諧美妙的夜晚,演奏者與欣賞者產生了共鳴。

在這裡,鄭浩不需要鞠躬謝幕,卻同樣找到了在舞臺上演出的感覺。他決定接著在這裡演出,因為他只有在演奏的過程中才能感受到人生的快樂。

又是一個月色朦朧的夜晚,鄭浩又一次走進這氣派的大酒店。當天晚上咖啡廳的客人格外多,那塊展示鄭浩身份的牌子顯得更加醒目。只是那鮮花謝了,好心的服務員把它拿走了,只留下了放花的竹籃。他只要是拉起琴來,思緒就會全部融入美妙的旋律裡。這美妙動聽的琴聲讓經過的客人們在他的身邊駐足。

當鄭浩拉完最後一支曲子,收琴準備離去時,無意中發現那原本盛放鮮花的空籃子裡不知是什麼時候放進了五元、十元、五十元的鈔票。他的第一感覺就是受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莫大的侮辱……

鄭浩拎著琴盒,重又回到月色中。他想在街上走走,當他漫無目的地走到一個地下通道口時,裡邊傳出的琴聲把他吸引了過去。只見一個青年很投入地演奏著《二泉映月》,他一聽就知道,眼前這位青年受過嚴格的專業訓練,說不定是個藝術院校的高才生。青年人的腳下橫放著一個開啟的琴盒,裡面散落著一些硬幣和紙幣。

他繼續前行,思緒與腳步同樣沉重——人們的錯覺竟讓我如此氣惱,假如命運真的把我推到這裡,我有勇氣像這位大學生一樣面對嗎?(作者

班佔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