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悠久的諡號解釋,你值得一看!

歷史悠久的諡號解釋,你值得一看!

諡號,在我國古籍中頻頻現身,那諡號到底是用來幹啥的?古人要諡號有什麼用處呢?是不是什麼人都可以擁有諡號呢?諡號的由來又是什麼呢?說起諡號,腦海裡就出現了種種疑問,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諡號分類

諡號:分為官諡和私諡兩大類。古代東亞(包括中國、 朝鮮、 越南、 日本)帝王及其後妃、諸侯、臣僚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後, 內務府根據其生前事蹟與品德,而給予他一箇中肯的稱號。此外,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一些鄰近國家亦有使用,但不是每個東亞古代國家都用諡號。根據對 西周青銅 銘文的研究,約 周穆王時期,給地位較高或較有身份的死者加諡的做法已比較普遍。

古代中國最高的諡號

中國古代諡號最高的是單字“文”,其次是“文正”。得到過的大臣有:單諡“文”的是文官最高的諡號了,單諡“文”的就王安石和韓愈,歷史上也只有這個兩個。從宋代以後“文正”便是對大臣的最高諡號,比較有名的如司馬光、范仲淹等死後都諡“文正”。清代的諡號中“文正”最高,“文忠”次之,“文恭”再次,以下為“文成”“文端”“文恪”“文襄”之類。清代權利核心機構為軍機處,但軍機處給大臣上諡號時最高只能到“文忠”。一般情況下,只有為人臣者道德功業皆極其出眾,經內閣草擬由皇帝親賜這一無限哀榮。所以直到大臣去世後上諡號時皇帝對大臣的最終看法才可見端倪。

有名的紅人

有名的如晚清紅人李鴻章諡“文忠”,左宗棠、張之洞都諡“文襄”都沒有得到最高諡號。“生晉太傅,死諡文正”是明清之際千百萬為人臣者追求的最高目標。有清一代共有湯斌、劉統勳、朱珪、曹振鏞、杜受田、曾國藩、李鴻藻、孫家鼐八人諡“文正”。湯斌是康熙時期理學名臣,在朝以敢於爭議聞名,乾隆元年諡“文正”。朱珪、杜受田、李鴻藻、孫家鼐皆以帝師諡“文正”,曾國藩在清王朝風雨飄搖之際率湘軍鎮壓太平天國起義,挽狂瀾於既倒,位列同治中興名臣之首,諡“文正”當之無愧。劉統勳是乾隆朝名臣,曾任首席軍機大臣,剛正不阿,功業非凡,為百姓所愛戴,最終得諡“文正”。只有曹振鏞乃一平庸之輩,諡“文正”一直為後世詬病。

諡號的用處

諡號,為東亞古代君主、諸侯(包括中國、朝鮮、越南、日本)、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後,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蹟與品德修養,評定褒貶,而給予一個寓含善意評價、帶有評判性質的稱號。根據對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的研究表明,遲至周穆王前後,給地位較高或較有身份的死者加以諡號的做法已比較多。古代除對帝王可以稱呼其“諡號”外,稱呼大臣、學者名流的“諡號”也是一種尊重的稱呼;有些人的諡號由於經常被後人稱呼,幾乎成為他們的別名,如曾文正(曾國藩)、嶽武穆(岳飛)、陶靖節(陶淵明)等。 後期,賜諡權高度集中於皇帝手中,要取決於“聖裁”。據統計,西漢到清朝末期,歷代宗室、百官得諡者共10473人,而明清代兩代就有5935人,佔總數的57%左右。帝王的諡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佈,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 諡法初起時,只有“美諡”、“平諡”,沒有“惡諡”。善、惡“諡號”則源自西周共和行政以後,另外還有“私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