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光陰,一寸金”,沒有鐘錶、手機的古代,古人如何看時間

引言

自古以來,人們就想要認識時間,甚至掌握時間。當然,掌握時間對於人們來說本就不可能,哪怕是那些皇帝拼命吃丹藥,想要長生不老也是不能實現的。但是我們可以瞭解時間並且最大化發現時間規律。

從原始社會到當今社會,人們認識時間的方式也層出不窮,從依靠自然到依靠現在科技,每一樣都是當時社會的一種進步與發展。

可我們聰慧的祖先是怎麼確定時間呢?他們方法也很多,下面帶你們瞭解一下。一、原始社會

在原始社會時期,當時人們雖然還沒能參悟到什麼是

“時間”

,但是他們已經能用自己的智慧來判斷時間的長短了,那就是

“公雞”

“太陽”

“一寸光陰,一寸金”,沒有鐘錶、手機的古代,古人如何看時間

1、雞叫

在那一時期,人們想盡了各種辦法,終於發現了一種動物可以準確的知道時間,那就是公雞。

公雞每天都會在太陽東昇的時候鳴叫,而人們也漸漸的發現了公雞這個自然現象。

古人就開始依靠公雞的叫聲來大致確定時間了。

但是公雞並不是時時刻刻都會叫的,只有清晨的那一聲是準的,而且在其他時刻,公雞除了打架與求偶一般不會出聲,那麼當時的人們就將觀測時間的方式轉移到一個永恆不變的事物上,那就是太陽。

2、太陽

太陽作為自然界一直都永恆存在的事物,用它來觀測時間,對於百姓來說是再好不過的,畢竟對於公雞來講,太陽還是相對準時一些,人們根據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斷時間的長短以及天氣的變化。

就這樣,百姓也就出現了在秦朝

《擊壤歌》

中“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的良好的勞作方式,其實人們對於太陽的尊重與敬畏也不僅僅是因為太陽對於農作物等的生產有決定性的作用。

還有一方面就是太陽能夠讓人們更好地認識時間,其實這一點在中國漢字中就能體現的淋漓盡致,凡是有關於時間的字,都會有

“日”

作為偏旁出現,比如說:

“時間”“瞬間”

等等。二、西周時期

在原始社會時期,人們懂得用自然界的事物來觀測時間,隨著時間的發展,社會也在進步,因此,百姓們對於時間的精準度要求就更高了,因此,在西周的時候就發明了圭表與日晷。

“一寸光陰,一寸金”,沒有鐘錶、手機的古代,古人如何看時間

1、圭表

圭表的歷史相當久遠,這個詞語最早是出現在

《周禮》

之中的。

圭表的存在還是需要依靠太陽。圭表主要是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是垂直於地面的一個高高標杆或者石柱,這個叫做

“表”

;另一個是正南正北平放在地面上的測量影子長度的刻板,這個叫做

“圭”

這裡的影子指的就是

“表”

被太陽直射所造成的陰影,這也是古人發現在不同時間下,人們站在同一位置影子長短卻不同的理念下創造出來的。

而這個測量時間的器物由圭和表兩部分組成,所以也就被命名為圭表。而且圭是帶有刻度的,也就是有長度單位,比如

“分”

“寸”

既然可以用長度單位來測量影子的長短,那麼,也就有“一寸光陰”來代表時間出現。而吳會也在

《送別陰陽先生》

詩中寫到“

鳥飛圭表移影動

”來描述當時的圭表。

2、日晷

除了圭表之外,還出現了另一個測算時間的工具——

日晷

。相對圭表,日晷就是稍稍傾斜了而已,但是外表相對我覺得日晷更美觀實用。

其主要部件就是一根晷針,以及一個帶有刻線的晷面,隨著太陽在天空從東向西執行,晷針也就會出現影子。

“一寸光陰”就是指日晷上一寸影子的意思。

後來就有了

“一寸光陰的一寸金”

的說法。

而那道影子也就會隨著太陽的移動而在晷面上移動,到達晷面上的某一刻度時,也到了某個時間。晷面就比較類似於現在鐘錶的錶盤,只不過晷面上刻著的不是阿拉伯數字,而是古時候的十二時辰,以及每個時辰下的刻數。

日晷其實是圭表的一個升級版,由於圭表和日晷主要依靠太陽照射所出現的影子來測量時間的,但是如果遇到陰天或者古時候的霧霾天、大霧天,甚至下雨,那麼太陽就沒有辦法出現,自然也就不會有影子。

“一寸光陰,一寸金”,沒有鐘錶、手機的古代,古人如何看時間

其實雖然圭表和日晷出現的時間比較早,但是製作工藝相對昂貴,因此,除了皇宮官府以及一些大富大貴之家能夠使用之外,在外行腳的路人以及平民甚至是把守關隘計程車兵們能夠依靠的報時方式也還是太陽和公雞叫。

比如戰國時期,孟嘗君田文準備在秦國為相,但是倍受秦國上下懷疑。因此,在重重危機之下離秦;本來已經費勁千辛萬苦逃到城門,但是由於時辰未到,所以守城將士不能開城門。在毫無頭緒之際,孟嘗君發現身邊有

“雞鳴”

之徒,善學雞叫。

他學了一聲雞叫之後,城內的公雞都開始打鳴,而守城將士聽見公雞打鳴,也就大開城門。

這樣孟嘗君一行人才算得上是逃出昇天。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孟嘗君至關,關法雞鳴而出客,孟嘗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為雞鳴,而雞齊鳴,遂發傳出。”

可見戰國時期還是使用原始的辦法。三、漢朝以後

時間在繼續,歷史在進步,人們對於時間的探究還是沒有結束,畢竟圭表和日晷都是需要依靠太陽,在夜晚之時,他們就失去了功效。

因此,在漢代之後,人們開始不借助太陽的自然光了,開始進行其他的科學研究,比如水利、機械、燃點等。

1、依靠水利——漏刻

“一寸光陰,一寸金”,沒有鐘錶、手機的古代,古人如何看時間

如何能夠在黑暗之中還能準確知道時間,這對當時的人們來說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但是不要緊,很快就有了發現,可以不依靠陽光,直接依靠水利,陽光會有變化,但是水的密度是相對穩定。

因此,一種白天黑夜都能幾時的水鍾就出現了,這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壺”,也就是有一個小洞的盛水的水壺。“刻”指的是“刻箭”,也就是帶有刻度的類似於尺子。

據《漢書·哀帝紀》記載:“漏刻以百二十為度。”

但是由於刻漏的盛水壺相對比較小,甚至還會出現水揮發的情況,基本上需要有人時時刻刻盯著,缺水的時候就要立刻加水。

因此,研究者們在漏刻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幾個漏壺,一個摞一個,這樣就不用有人專門盯著了,也更方便人們使用。

作為計時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為普遍,漏刻的製作相對比較容易。

因此相對比較富庶的人家都是使用。我國古代諸多文人騷客留下了許多有關漏刻的富有詩情畫意的章句。

比如著名的詩鬼李賀就有關於漏刻的詩句,

“似將海水添宮漏,共滴長門一夜長。”

漏刻對於那個時代的人來說使用的還是相對比較普遍的。

2、依靠機械——水運渾天儀與水運儀象臺

“一寸光陰,一寸金”,沒有鐘錶、手機的古代,古人如何看時間

當時僅僅利用水的流動來計算時間有時候會多有不便。

在公元前117年,東漢的著名科學家張衡開始研究大型的天文計時器——水運渾天儀。

根據《晉書·天文志》記載:“張平子既作銅渾天儀,於密室中以漏水轉之,令伺之者閉戶而唱之”。

以水滴作為動力,齒輪傳動,使渾天儀均勻圍繞軸心轉動,轉動一圈就是一天。

但是張衡製作這些只是為了觀測天文,研究星體執行軌跡,這些裝置雖然可以更加精準時間,但是並不適合在百姓家中使用。

《隋書.天文志上》記載:“〔銅儀〕所以準驗辰歷,分考次度,其於揆測,唯所欲為之者也。”

這就使得這些裝置不能在民間使用,只能用於官方。三、佛教傳入的燃香計時

其實在漢朝時期,佛教已經開始漸漸傳入,當時的佛教為了供奉菩薩開始製作大量的燃香。

而佛教的燃香除了讓菩薩享受香火之外,另一個最大的作用就是記時。

也就是古裝劇的常見的臺詞

“一炷香的時間”

無論是佛教在中原發展還是但是百姓為了記時的需要,因此家家戶戶都會準備不少的香。

就連

《紅樓夢》

中,大觀園一眾姐妹的限時寫詩就是依靠的香,一炷香燃盡就需要做出詩來,當時的一炷香追根溯源也是從佛教而來,

“一剎那”

“一念間”

等時間詞彙也是。

“一寸光陰,一寸金”,沒有鐘錶、手機的古代,古人如何看時間

當唐朝開始施行宵禁制度之後,百姓在夜晚對於時間的掌控也就來源於“更夫”。

所謂的“更夫”就是在夜晚打更的人,這個人一定要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能熬夜。

因為只要稍稍眯一會兒,可能就會錯過時間,因此在入夜之後,更夫需要根據香的燃燒來報時。在中國古代將時間分為十二個時辰,而屬於黑夜的時間是五個時辰,黑夜也就有五更天。

而一炷香燃盡的時間大概是一小時,也就是半個時辰。

更夫就需要在每一炷香燃盡之後立刻去打更報時,如果要是一時睡過了,那後面的時間也就全亂了。四、國外的鐘表傳入中國

在16世紀之後,鐘錶開始傳入中國,人們對於時間的掌握也就更大方便了。

理所當然,鐘錶在當時也是相當貴重,直到清朝時期,由於清朝的皇帝個個都喜愛鐘錶,鐘錶也就大批次的流入中國。

無論是製作精美的座鐘,還是小巧玲瓏的懷錶,都成為上層人士以及富庶之家的代名詞,普通百姓還是不能到達隨時隨地直到時間的地步。

當然,這種情況在現代就不復存在了,手錶、手機基本上成了每個人的標配。

想知道時間只是一伸手的事,非常方便;科技發達的同時,也是那些舊方式退出歷史舞臺的時候。總結

其實,隨著歷史的進步,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於時間的認識也更加方便。

不過方便的僅僅是知道時間的流逝,而不知道卻是時間就是在舉手投足的時候溜走的,是在沉迷於手機遊戲中溜走的。

或許有一天科學技術更加強大,可以讓人們真正不伸手就知道時間了。

參考文獻:

《史記》

《周禮》

《李賀詩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