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依賴別人的看法,我該怎麼做自己?

原創 簡單心理APP 簡單心理 收錄於話題#你的心理諮詢室67個

總是依賴別人的看法,我該怎麼做自己?

從小到大,我們需要聽父母的話、聽老師的話、長輩的話。所以很多事情在無意識的情況下,自然而然的認為別人說的就是對的。依賴別人的意見和看法後,又總覺得哪裡不對,我們好像沒有在做自己。

當意識到自己習慣依賴和遵從他人,而不是在做自己時,怎樣做才能開始試著建立穩定的自我呢?

我們挑選了一位真實使用者對#自我認知#的提問,並邀請到學員諮詢師對提問做出專業解答:

“意識到自己容易被暗示,想要有自主意識卻又有依賴別人的看法。比如別人說我怎麼樣,我就覺得我是那樣;別人讓我怎麼做,我就怎麼做;別人說什麼,我很容易相信;別人覺得我應該怎麼做,我就會怎麼做。要麼一樣要麼相反,但是事後常常會後悔,因為那不是我真實的想法。我也不知道我想幹什麼,好像沒有自主意識,太依賴別人的看法了。”

學員諮詢師-洪葉說:

“有自主意識意味著,你不能再依靠他人,要自己做選擇並承擔相應的責任。”

你好呀!聽你形容這些,我感受到一種迷茫又失落。但又很高興你覺察到這一點前來求助。你說你總是“依賴別人的看法”、向外找尋,但事後又總是後悔。我彷彿看到那種自己的感受沒有被尊重的傷心、那種失落,更因為甚至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內心怎麼想而感到迷茫和懊惱。

既然這樣,那讓我們試著把目光從外界收回來,回到我們的內在世界。

我注意到,你自己好像並不尊重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你甚至不知道它們是什麼樣的。這很有可能是自我價值感比較低的表現,你覺得自己的所感所想不值得被接納被關注。你擔心一旦它們被識別和表達,你就不會被他人喜歡,不會被他人認同。

這讓我聯想到,也許在你的成長經歷當中,你自己的情緒、感受、想法、喜好是不被允許的,或是曾經表達卻被忽視或是否定。久而久之,你自己就把它們藏起來了,甚至自己也看不見它們了。你逐漸開始把選擇權交給外界,按照社會框架、外界評價、他人眼光而生活,沒有建立真正屬於你的意義和價值。

這也是我們在心理諮詢上常說的,一個人的自尊水平——擁有自己內在價值觀,感到相信自己和內心協調。

我有兩個可能的小建議:

1、覺察和尊重自己的感受,重建自我價值感。問問自己:你如何評價自己?你讚賞人們身上哪些品質?哪些方面讓你感覺良好/感覺不好?我那時候的內心深處的感受是什麼?只要你坦誠的面對自己,才有了“有自主意識”的可能性。

我們在諮詢室當中,有時候諮詢師能讓我們把內心中無論好的壞的都說出來,然後被看見、被接納,對重建我們的自我價值感很有意義。

2、“有自主意識”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兒。它意味著,你不能再依靠他人,要自己做選擇並承擔相應的責任。願你找到內心真正想要的願望,朝著成為自己的樣子去自我實現。

學員諮詢師-肖峰說:

“我渴望著,我的意識可以穿透這些認知的迷霧。我希望重新發現自我。”

可以意識到自己跟隨他人的想法,這已經是一種自我意識,但是離真正的自我選擇還有距離。為什麼自己能夠意識到特別依賴別人的看法,但真正什麼是自己喜歡的卻說不上來,抓耳撓腮也想不到。這時感覺自己成為了自己最熟悉的陌生人。

可難道不應該是:除了自己,沒有誰比你更瞭解自己的嗎?如果說父母很瞭解自己,可是,父母經常會以長輩的喜好來規範自己言行。如果說哥們/閨蜜瞭解自己,可是,往往內心的隱痛是誰也不能夠去分享和觸及。如果說AI演算法推薦瞭解自己,可是,那也不過是商業狂歡下的盲從。

因此細細想來,自己確實未曾真正地關心過自己:我是什麼樣的人,我喜歡什麼顏色,各種顏色會讓我有什麼樣的感受;我喜歡什麼風景,在何種風景中我會有激動人心的感覺;我喜歡什麼樣的人,他/她身上什麼特質會深深地吸引我。這些我好像從來沒有深刻地去追問過自己。我也沒有堅持過我的要求。

因為身邊的環境:長輩,同好,商業廣告等等都在不停告訴我:什麼是好的,流行的,什麼是合時宜的。我太依賴這個環境,因為它可以給我規避很多我選擇失敗的風險,但同時,也損失了發現獨一無二的自己的喜好的機會。

我不曾犯錯,不曾做過從我心的事情,我活的謹小慎微。漸漸地,我活的越來越鈍感,不再相信自己的判斷,甚至喪失了自己的感受。我漸漸地,活成了我最熟悉的陌生人。

因此,我渴望著,我的意識可以穿透這些認知的迷霧。我希望重新發現自我。如果夜空中有最亮的一顆星,那它將會發散獨一無二的屬於我的光線。漸漸地,使我身上虛假的殼瓦解,新的感受重新生長,使得新的自我脫殼而出。

那時的我看到的,將是一個新的世界。我自信可以做出有利於自己的選擇,而且最重要的是:這是我自己選擇的人生。

學員諮詢師-劉小豐說:

“在內心真實感受的背後,是合理的心理需求。”

不知道你現在處於哪個年齡階段?有過怎樣的經歷?當你按照別人說的去做時,往往事後會感到後悔,似乎你希望可以依賴別人,同時好像會以犧牲自己的真實想法為代價,常常會感到後悔。在依賴別人與獨立自主之間來回擺盪,似乎也會有一些焦慮、煩躁、挫敗、以及責備自己,不知道你是怎樣的感受?

在內心真實感受的背後,是合理的心理需求。依賴別人,也許是希望與別人建立信賴、安全與舒適的關係。想要有自主意識,也許是希望自己可以為自己的想法、行為負責,準備勇敢地踏入外在的世界。

有一位叫瑪格麗特·馬勒的心理學家提出了分離個體化理論,她把人從出生到3歲分為幾個階段:0-2個月是自閉期,嬰兒絕大多數時間睡覺,不與外界發生關係;2-6個月是共生期,嬰兒對母親依賴,一種身心邊界的融合。6個月以後,嬰兒要變得更獨立、個體化,會嘗試掙脫母親的懷抱,會開始走路、說話。

例如到了20個月大的男孩,會不斷地干擾母親、打斷母親,不斷地在母親讀書、洗衣、工作時打斷她,他會不顧一切地在母親工作時爬到母親的胸前引起母親的注意,溫柔地依靠在母親的懷裡。如果母親主動地抱他,他會把母親推開,從母親的懷抱中掙脫出來,但是他掙脫出來後也不會自己玩,還會在母親身邊轉來轉去。這個時候的孩子是尋找母親,似乎需要母親更多的親密,但似乎又要逃離這種被親密控制的感覺,而處於一種矛盾的整合期——把獨立、親近、疏遠整合起來,是這個時期非常重要的任務。

馬勒將這個時期命名為“心境的易感期”,母親最重要的是情緒的穩定性,孩子需要母親的理解與共情,否則孩子長大以後容易出現心境障礙;24-36個月後,孩子可以內化母親的穩定形象,就完成了分離-個體化的過程。

也許我們已經成年,當經歷生命中的青春期、大學畢業、去另一個城市工作時,都有可能啟用內心裡早年分離個體化中未完成的任務,這會帶來並不好受的情緒、感受,但同時一段穩定、安全、接納的諮詢關係同樣可以幫助我們重新修復與完善當年未完成的任務。

如果你的問題對你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影響不大,可以嘗試情緒日記、畫畫的方式來表達與梳理自己的情緒感受,也可以透過正念冥想的方式來讓自己放鬆下來。如果它已經影響到你的工作、生活與人際關係,建議透過專業心理諮詢的幫助,進行個人成長,透過穩定、安全、接納的諮詢關係,逐漸將內心的獨立自主、依賴等整合起來,減少內心的衝突與消耗,更好地享受生活。

學員諮詢師-劉江宜說:

“雖然不是所有的需要都能被滿足,但它們都值得被看見。”

從精神分析的理論來看,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包含著兩個部分,一部分是語言層面的溝通,另一個部分是潛意識層面的溝通。語言是可以覺察和感知到的,屬於意識的部分,潛意識的溝通包含著態度、情感、微表情、身體姿勢等不易察覺的部分,這些不易察覺的資訊往往比語言更能影響交流者。如果接收者事後發現,自己並不認可對方的內容,常常會感到憤怒、被控制、甚至羞恥。就比如自己並不覺得冷,但是媽媽一直強調你很冷,讓你穿秋褲,你竟然真的穿上了秋褲,事後會感到很不開心,因為這種“你媽覺得你冷”不僅直接否定你的感受,也間接否定了你的自主性。

容易接受他人意見的人,通常有著很好的感知力,他們能夠敏銳地覺察到對方的需求;但他們也常常容易忽視自身的需要,對自己的感受和直覺不太自信,自尊水平不高。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小時候父母太過於專制,當孩子試圖得到某些東西或做出某些行為時,總是遭到家長反對,導致孩子縮手縮腳,長此以往孩子的自信心和自主性就會受到損傷,無法相信自己的判斷,也容易在關係中聽從他人。

學員諮詢師-賴星華說:

“每一次的改變都是有意義的,無論是外部給你的激勵還是內部資源給予的動力。”

看到這個問題,我很是感慨,因為我自己也有著類似的困惑。你問題中的描述提到了自己的感受“常常後悔”,而我個人更深一層的體驗是“懷疑”,深深地懷疑自己到底能不能獨立自主——“懷疑”下面則埋藏著“害怕”,我會害怕這樣下去,以後我該怎麼辦?人云亦云的我會做不成事的感覺曾經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直至今天我也不能完全擺脫這種思維習慣。我建議你可以嘗試去挖掘類似的行為或思維給自己帶來的感受,這樣的嘗試不單單可以讓你更好地理解你自己,這個部分也與我下面要寫的內容有關。

問題的真實性與我們的感受相關,你有這樣的困惑是你真切地體會到了“不好”的感受,而你現在希望能有所改變。那讓我們來看看你的問題到底是怎麼產生的——這裡僅根據你所提供的描述和我的個人經驗而做的假設,你說自己“依賴別人的看法”,那麼我們先定義這個是一個二元關係問題,問題的存在會給雙方帶來什麼樣的益處呢?首先,對方給你提供了“看法”,而你又往往都會遵循,那麼給對方帶來的會是“肯定”,這種別人遵從自己的感覺會讓下一次對方接到你的問題時,他還是會直接給出自己的“看法”;其次,你在對方給出“看法”後,直接就可以使用,單就效率而言,這是一種高效的解決方式,即使過後你會覺得後悔或者不對勁,但下一次情景重複時,你還是會這樣做。當然,問題存在的背後還會有其他更復雜的因素,比如,“我遵從別人的看法是照顧對方”或者“我有自己的看法但當時沒說是不想發生衝突”等等。

在瞭解了問題為什麼會發生之後,我們可以開出下面幾個“藥方”:

1、從“別人”入手,在你身邊找一個合適的人選,他既可以扮演直接給你看法的人,又能夠在適當的時候停下來,聽一聽你的看法。甚至,他可以逼著你說出來或者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行動;

2、從“自己”入手,直接的改變也許很難,那我建議你可以在情景發生以後,自己再進行復盤。用筆記或者其他任何方式都可以,把你的想法、看法儘可能地詳細地寫下來,堅持做一做試試看,記住,選用覆盤的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開始去做。

3、自我效能感的疊加:每一次的改變都是有意義的,無論是外部給你的激勵還是內部資源給予的動力,每邁出一步,都是你可以紀念的成功,自信感的累積就來自一次又一次的小努力。

開始覺察自己容易依賴他人的時候,就是我們有意識建立穩定內在自我的開始。但還需要生活中能夠嘗試表達想法和認知自己產生依賴的原因,才能真的開始在每件事情面前做自己。當感受到外部對我們的影響很大時,是時候開始嘗試瞭解內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