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被殺前唸叨“兔死狗烹”其實是後悔錯過三次稱帝的機會

韓信被殺前唸叨“兔死狗烹”其實是後悔錯過三次稱帝的機會

蕭何說的沒錯,劉邦如果只想做漢王,那用不著韓信;要想得天下則非用韓信不可,而且要重用。韓信是軍事奇才。他被劉邦拜為上將之後,先是東取魏國,緊接著北收燕、趙,又迅即拿下齊國,還順便全殲了項羽最倚重的大將龍且所部。這樣一來,除了楚國外,山(崤山)東諸國盡入其掌握。韓信一出,迅速扭轉了楚、漢之爭的局面。這種能力在當時劉邦集團中沒有第二人,讓他過去的老首長項羽驚掉了下巴。這時的韓信處在人生的頂點。局外人看得清楚,只有他不清楚。當時楚、漢之爭進入最後關頭。雙方都想爭取韓信的幫助,從而為韓信參與三分天下而稱帝制造了多次機會。

韓信被殺前唸叨“兔死狗烹”其實是後悔錯過三次稱帝的機會

第一次是項羽派說客武涉遊說韓信。當時,韓信已經滅了龍且,項羽損失了一支精銳力量。他這才認識到老部下韓信原來真是個人物。於是他派人遊說韓信聯合對付劉邦。武涉雖是項羽的說客,但他的話很實在:“您之所以至今未被劉邦滅掉,原因就在於項王的存在啊。依您現在的實力,投漢王則漢王勝,投項王則項王勝。如果項王今天亡了,那明天就輪到您了”。這些話句句在理,句句戳心。而武涉給他的建議是與楚聯合,“三分天下而王之”。這是第一次有人勸他反漢自立。而他的迴應一方面對當初項羽看不起他耿耿於懷,一方面則對劉邦的重用感恩戴德,所以他的態度很堅決:“雖死不易”,意思是決不背叛劉邦。

韓信被殺前唸叨“兔死狗烹”其實是後悔錯過三次稱帝的機會

第二次是齊國人剻通兩次勸說他以齊國為根據地,既不幫楚,也不助漢,居中平衡,尋求與楚、漢三分天下。其說辭雖與武涉相似,但剻通既不屬項氏,也不屬劉氏,所以他的話更加中立,完全是從韓信的得失成敗出發,可以說是曉以利害,動以肺腑,其言辭剴切者尤其體現在這一句:“蓋聞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意思是當斷不斷,必受其亂。韓信雖然沒有像拒絕武涉那樣堅決,但依然是猶豫不決,劉邦對他的知遇之恩成了阻礙他自立的道德魔咒,他迴應剻通的,依然是應付武涉的那些話:“漢王對我太好,他吃啥就給我吃啥,他穿啥就給我穿啥,叫我怎麼忍心背叛他啊!”剻通說:“道德感害死你啊。你忘了勾踐怎麼對待文種,張耳、陳餘又怎麼從刎頸之交變成你死我活的仇人了嗎?獸盡狗烹啊。”不論剻通怎麼說,韓信就是不為所動,剻通氣得不行,只能回去裝瘋了。結果不幸被他言中,韓信助劉邦滅了項羽之後,劉邦立刻就解除了他的軍權,並把他改任為楚王。但韓信依然不覺悟。

韓信被殺前唸叨“兔死狗烹”其實是後悔錯過三次稱帝的機會

第三次是他做楚王的時候。此時楚、漢相爭早已成為過眼煙雲,他也不再是香餑餑,進退空間已經有限。但這時的他依然財雄勢大,所以劉邦依然很忌憚他,怕他謀反。所以後來才會用陳平的計策擒拿韓信。當時韓信有機會起兵造反。而項羽的重臣鍾離昧此時也藏身在楚國。韓信為了討好劉邦,保住自己的富貴而逼死了鍾離昧,並將其首級獻給劉邦。鍾離昧死前破口大罵韓信:“我今日死,你明日亡!”不幸被他言中,當韓信捧著他的首級邀功之際,等來的不是獎賞,而是被捕和奪爵。劉邦隨便找了個藉口就把他的王位給廢掉,降為淮陰侯。在他被捆綁起來的時候,不由自主地念叨起當年武涉、剻通說過的話: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與其說是怨恨劉氏卸磨殺驢,不如說是後悔沒聽兩人的苦口忠言。這時他才覺悟,晚了。

這次打擊徹底摧垮了韓信思想觀念中的道德烏托邦。這時的他才下決心造反,但大勢已去。小小淮陰侯,已經虎落平陽,身邊要啥沒啥,成不了氣候,也掀不起大浪了。這時的他,本該安守本分,閉上嘴過小日子,才能保得身家安全。但他偏偏心裡不平衡到極點。他既不願朝見天子,也恥於和蕭何、周勃、陳平那些“乖乖列侯”站在一起。憋屈的他最後終於決定造反——-在最不該造反的時候。他自己勢力微小,於是找到代王陳豨,鼓動他造反,說自己一定會組織人馬響應。但這時的他還有什麼人馬呢?不過就是組織了幾個家丁罷了。他曾自誇“韓信將兵,多多益善”,但此時的他已經無兵可將。與其說是造反,不如說是賭氣。而這口氣,偏偏已經賭不得了。當年那意氣風發的上將韓信早已不復存在,剩下的只有一個執意撞向南牆的偏執狂。此時的他並非不清楚前方等待他的不再有尊崇和禮遇,只有刀斧。他的結局,令人唏噓,令人氣短。

韓信被殺前唸叨“兔死狗烹”其實是後悔錯過三次稱帝的機會

當初韓信在劉邦面前說他的老上級項羽有“婦人之仁”。結果,他自己到了緊要關頭,也屢屢被道德感所綁架,該出手時不出手,貽誤機會不說,還為自己後來兔死狗烹的悲慘結局埋下伏筆,挖好了墓穴。若是他早聽了武涉、剻通的勸告,絕不會有此下場。因為按照剻通的建議,憑藉富庶的齊國,北收燕趙,再與西方的漢、南方的楚鼎足而立,既不幫項羽,也不助劉邦。則不光可以保命,更可以成就帝業。真若那樣,中國的歷史也會改寫,“三國演義”將會提前上演,後來諸葛亮三分天下的隆中對也就換了作者。退一步說,即便他聽了武涉的話幫助項羽,也不會被卸磨殺驢。因為項羽是婦人之仁一號,遇到韓信這個婦人之仁二號,“仁”到一塊去了,韓信跟著他,被卸磨殺驢的機率遠比跟著劉邦要小。因為項羽儘管從小喜武厭文,但他畢竟出身於貴族世家,受到“仁義禮智”之類教育的薰陶和羈絆較多,這妨礙了他充分發揮“厚黑人格”的效用。而劉邦出身民間,思想中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他的權變與詭詐完全應勢而發、毫無掛礙,要厚便厚,要黑就黑,謙卑與流氓兩種人格在他身上可以隨意切換、無縫銜接。你想想,項羽到了最後,連個虞姬都放不下,劉邦為了逃命,連自己的親生骨肉都能扔下馬車。韓信落到劉的手裡,只能被玩死。你說是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