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和“道”有什麼區別?真正覺悟的人都是怎樣的存在

原文: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字面譯文:

追求學問的人,知識一天比一天增加。追求大“道”的人,慾念一天比一天減少,私妄減少再減少,就達到了無為的境地。如果能夠做到無為,即不妄為,就沒有什麼事情是做不成的了。治理天下的人要以清靜無為、不擾讓為治國之本,如果經常以繁苛政舉騷擾民生,就不配治理國家了。

知識和“道”有什麼區別?真正覺悟的人都是怎樣的存在

領會譯文:

學習知識,就是要堅持不懈地去探索外界的新知識,知識是無限的,就像茫茫的宇宙一樣,根本沒有盡頭,所以當生命有限而知識無限時,將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知識追求,根本是學不完的,可是儘管如此我們又為何要“活到老,學到老”呢?

這是因為知識能使得我們擺脫愚昧無知,學得越多,就會越覺得自己渺小,越要謙卑,越要學會與人合作,與人共贏的探求,才可以獲取更多更有用的知識,知識可以讓我們的認識更接近真理,找到正確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生活的幸福,在不斷地探求中,我們終將可以在不斷地以友好、共贏、求知中認識到宇宙和人類社會的關係,走向更大的天地。

知識和“道”有什麼區別?真正覺悟的人都是怎樣的存在

在學習外界應該掌握的必備技能的同時,我們更不能忘記對內在的追求,因為外界任何的學習都是術,而道是無形的,這是需要當事者根據自己已知的知識,和對於未知事物的邏輯分析,以及自己的親身實踐去“悟“的智慧,對於悟的東西,也類似於反思,只不過這個反思又分深淺,反思過後是否可以改正又分自律,一直學習、一直悟、一直反思、一直自律的人就會去除私慾妄見,日漸返璞歸真,最終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境界。

佛的漢意解析是:一個覺悟了的人,是否就是在告訴我們這個真相呢?一個真正覺悟了的人都可以成為。。。。。只要我們不斷地努力,聯絡因果論,現在的果是因為過去的因,現在的因會結未來的果,所以每一個現在都是很重要的,也是你能把握未來的關鍵。

知識和“道”有什麼區別?真正覺悟的人都是怎樣的存在

對於宿命論,越是年長的人可能越會相信,但是宿命來源於因果,如果你不相信宿命,那麼現在的行動與思考,就是可以去改變的方法,所以你要相信自己,能讓自己幸福、快樂、走向通達道路的只有自己。

更深一層講,本章也是在講“減法”。多數人都追求加法,其實很多時候,減法比加法更加明智,更有必要,也更有益。比如:你覺得婚姻平淡無聊,想要出軌做個加法,讓生活豐富刺激一點,可是出軌的物件不一定會如你所願,不會想要去破壞你的家庭,影響你的生活,即使對方嘴上答應得很好,只是玩玩而已,可是你又如何知道對方的內心呢,有可能你本來是想開心開心,卻因為這個加法讓自己的處境無法平靜。

知識和“道”有什麼區別?真正覺悟的人都是怎樣的存在

再比如,你覺得自己的物質資源匱乏,有了寶馬還想要賓士,有了商品房還想要別墅,可是你要想獲得更大的物質資源,是要付出很多的時間、精力甚至勾心鬥角、灰色地帶,這些追求讓你無法平靜的享受生活,更無暇去旅遊度假,陪伴家人,正所謂有所得與有所失,你可能會得到賓士、別墅,然後再去享受生活,可是得到了之後,還可能有更高的追求,或者在追求的道路上發生了意外,讓你根本就沒有辦法去得到這些。。。。

知識和“道”有什麼區別?真正覺悟的人都是怎樣的存在

事實上,人的一生,是創造和獲取、累積和發展知識、能力、經驗、財富、地位、成績與影響力的過程,是做加法的過程;但也同樣是做減法的過程,要減少幼稚、貪慾、妄想、計較和不切實際……

如果你的心無法駕馭你的物,那麼你的物遲早會消失,如果你的心可以駕馭你的物,那麼你的物才會一直伴隨著你,那些焦躁、貪婪、自私、冷漠、妄想都是阻礙,為什麼有些人獲取物很容易,有些人很難,有些人在怎麼看似的努力也得不到,這個要多想想過去的因,問題都是出在自己身上的可能性大。

知識和“道”有什麼區別?真正覺悟的人都是怎樣的存在

沒有減法就沒有大道,做人、做事、為文、施政,都要減了又減,減成無為了,再也不做任何無聊的、不智的、不良的與無效的事情了,你的境界當然高於常人很多,你至少會高雅一些、從容一些、沉穩一些,包容性強一些,於是就能做好各種有意義的、合乎大道的事情。

可見,濫用加法,不講減法,是很可笑的,但是沒有加法,也就無從減法,這就又回到了老子的中心辯證對立理論:平衡,有好就有壞,有善就有惡,有美就有醜,有陰就有陽,只有你真正都感受過之後,才能更加明白真、善、美,什麼是你最渴求的來之不易,什麼是你透過自己努力得到的進步快感,什麼是物質和心靈統一之後的寧靜祥和。

知識和“道”有什麼區別?真正覺悟的人都是怎樣的存在

當你有任何不滿的情緒時,都可以問問自己的內心,是你做了什麼,所以不平衡了呢?無論是付出得不到回報,還是遇到了恩將仇報的人,亦或者是麻煩不斷毫無頭緒,這都是內心不平衡的表現引發的。

想要達到平衡,就要學會加減法,該加的加,該減的減,付出得不到回報,你可以停止付出做個減法,遇到恩將仇報的人,可以遠離繼續做個減法,麻煩不斷毫無頭緒,可以先理一理頭緒做個加法,情緒極其不好的時候,還可以給自己暫時放幾天假,緩解一下在去考慮其他,選擇權一直在你手中,只要不作出致命的選擇,一切都還有挽回與補救的機會。

知識和“道”有什麼區別?真正覺悟的人都是怎樣的存在

多學習、多積累、多反思、多堅持,可以讓你每次選得更快,風險越小,知道了得到與付出之間的平衡,也能讓你知道自己的底線在哪裡,生活就在一個又一個的選擇中,一個又一個的體驗中不斷走向死亡,有的人相信這不是終點,只是下一章的起點,有的人不信還有下一章,因為沒有科學的證據,還有的人半信半疑,糊里糊塗,這又是一種選擇,相信的人在生的時候就會做準備,所以走的會更加祥和,因為相信的人做了太多的準備在等這一天的到來,不相信的人是害怕的,因為他們接近未知的時候,才明白自己的無知,半信半疑糊里糊塗的人不管自己願不願意,明不明白,答卷還是要交,至於分數,自有公平的判決……

習慣當好學生的人,還是好學生,習慣當壞學生的人,還是壞學生,習慣學習不好不壞的中等生,還是中等生,只有中等生和壞學生明白了當好學生的價值,才能自發地追趕好學生,覺悟的過程是極其私人的,越干涉越反抗,越會適得其反,還是無為一點更好。

知識和“道”有什麼區別?真正覺悟的人都是怎樣的存在

可是仔細想想,好學生、壞學生、中等生的差距在哪裡呢?構造都是差不多的,最大的差異就是覺悟或者說認知的情況不同吧!

所以在同情心、愛心、善心上,力所能及,又有方法地去幫助,那些你能夠幫助到的人,是一種覺悟,這個強求不得,覺悟到了,內心會自主自發的去做,如果大多數的人都有這種覺悟,那麼這將是一個怎樣的文明?

知識和“道”有什麼區別?真正覺悟的人都是怎樣的存在

總結一下,追求滿足自己最需要的內在與外在,有所放棄,有所珍惜,有所為,有所不為,你才能變得更平和、更從容、更沉著,也更智慧,你的人生才更有希望,當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初心與行為都是為了我們時,這個文明才會更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