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記》:介子推為什麼“不食其祿”?真的是被重耳燒死的?

對於中國人來說,介子推這個人物並不陌生,因為傳說中他與中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有關。傳說中,因為他不願做官隱居山裡,晉文公重耳為了逼他出山,就讓人放火燒山,結果他寧可活活燒死也不願出來。山火熄滅後,人們發現介子推與老母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從背後的樹洞裡發現一片衣襟,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了紀念介子推,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禁用煙火;第二天被定為清明節,祭奠先人。

讀《史記》:介子推為什麼“不食其祿”?真的是被重耳燒死的?

介子推割股奉君,還被君燒死。那歷史的真相是怎樣的呢?讓我們翻開《史記》,尋找答案。

《晉世家》記載,“驪姬之愛,亂者五世。”晉獻公寵妃驪姬,欲廢掉太子申生,改立驪姬之子奚齊為太子,由此,太子申生被驪姬陷害致死;公子夷吾和重耳逃亡。之後經歷奚齊、悼子被殺,夷吾被立、去世,其子子圉即位,被重耳殺死等事變。先後被父王、兄弟追殺,逃亡十九年的重耳終於迴歸,被擁立為晉文公。

讀《史記》:介子推為什麼“不食其祿”?真的是被重耳燒死的?

重耳在逃亡中有五人始終隨行,趙衰;狐偃咎犯,魏武子,包括介子推。正當他們要返國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

重耳的舅父咎犯在黃河邊發脾氣,說:“臣跟從君周旋天下,做很多錯事。臣自己都知道,何況是君您呢?請求放我從這裡離開。”分明是先發制人,邀功請賞。

重耳趕忙說:“如果我回到晉後,有不與您同心的,請河伯作證!”說完就把玉璧投入河中。

這時介子推第一次出場了,前面艱難的歲月裡,沒有他割股奉君的情節。

坐在船上的介子推看到了咎犯的表演很是反感。

乃笑曰:“天實開公子,而子犯以為己功而要市於君,固足羞也。吾不忍與同位。”乃自隱渡河。

“笑”是嘲諷,重耳得王位是天意,而咎犯以為是自己的功勞,真可恥。與這種人同朝為官也是羞恥。所以就沒有跟著大部隊回朝,而是回家隱居了。

文公上位後封賞跟隨他逃亡的功臣,還未輪到隱居起來的介子推。介子推也不主動要求俸祿,俸祿也沒輪到他。介子推跟他母親說說:“獻公有九個兒子,只有國君還健在。惠公(夷吾)、懷公(子圉)沒有親信,國內外都不擁護他們;上天不滅晉,必定要有君主,除了國君還有誰呢?

上天在助國君興起,可是有兩、三個人以為是自己的功勞,這不是很荒謬嗎?

竊人之財,猶曰是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下冒其罪,上賞其奸,上下相蒙,難與處矣!

偷了別人的財物,就是盜賊,何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功的人呢?

臣下遮蓋罪過,主上獎賞奸佞,上下互相欺騙,我難以與他們相處了!

介子推越說越生氣,不僅瞧不起邀功請賞的狐偃咎犯們,也不滿晉文公重耳的昏聵不明。

介子推的母親見兒子氣到這樣,就說:“你為什麼不也去請求賞賜呢,死了怨誰?”

介子推說:

尤而效之,罪有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祿。

“不食俸祿!”這個決定意味著辛苦半生的心血將化為烏有,後半生要靠雙手養活自己與母親。忠義介子推,心中確實沒有私念。

讀《史記》:介子推為什麼“不食其祿”?真的是被重耳燒死的?

母親又勸說道:“也讓文公知道一下你的想法怎麼樣?”

介子推說:“話是身上的花紋,身體隱藏起來了,何必裝飾花紋呢?裝飾花紋是為了顯露自己。”

母親明白了兒子的意志,不再勸說,轉而支援兒子的做法:“既然你打定主意了,那我和你一起隱居吧。”

母子倆至死沒有再露面。

介子推的隨從們很憐憫他,就在宮門口掛上一張牌子,上面寫道:

“龍欲上天,五蛇為輔。龍已升雲,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獨怨,終不見處所。”

文公出宮時看到了,嘆息道:“這是介子推。我正為王室之事擔憂,沒顧上考慮他的功勞。”

文公派人去叫介子推,但介子推已逃走,聽說他進了綿上山。於是,文公把整座山封給介子推,稱之為介推田,又起名叫介山。

“以記吾過,且旌善人”。

晉文公以這種方式記載自己的罪過,表彰介子推這樣的善人。

以上記載,沒有交代介子推母子死因。但從晉文公封山表旌看,是他們上山後不久就死了。就像伯夷叔齊那樣,年老體弱,貧病交加,飢寒相迫也是活不長的。

司馬遷的這段記錄源自《左傳》

《左傳》記載母子兩人談話後:

遂隱而死。

晉侯求之,不獲,以綿上為之田。

曰:“以志吾過,且旌善人。”

也沒有介子推被晉文公燒死的情節,可見這段不見正史的故事還真是個傳說。

介子推“割股奉君”的故事,表現了他的“忠”;“不食其祿”,表現了他的“義”;寧死不給晉文公改過機會的方式,也許以此勸諫晉文公,明辨用人之道,為君之道。所以,介子推的忠義符合儒家精神,被世代傳頌。

讀《史記》:介子推為什麼“不食其祿”?真的是被重耳燒死的?

現代人如果遇到介子推這樣的難題,我想不會因為看不慣哪個同事就宣佈辭職的。我們不是為那個人工作的,而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要學會與領導溝通的方式,用適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與建議,偏執無益於問題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