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那些需要權衡的選擇,可能都不太對

你好,今天是我第34次和你聊天~

今天我看到一個觀點:只要事情對,我們(幾乎)是不需要去思考的。凡需思考、需動邏輯才能決定做不做的事情,可能都不是最對的事情。

事情發生在上週,我報名參加了我們公司的組長培訓計劃,而且通過了資料考核。

在上週六的時候,我看到群訊息,要求我們本週二述職,從那一刻開始,我就異常煩躁。為什麼呢?因為週二是休息日啊,我們本週一二三是之前端午節的調休,我不想被自願加班。

週末的時候課太多了,也沒容我去煩這個事情。然而,到了週一,我帶鑠鑠出去玩,我雖然在溫泉池裡泡著,心裡卻老想著下午六點前要交述職PPT,整個上午都很煩躁,因為這件事情我還沒開始做,玩也玩得不痛快。

後來索性不玩了,下午三點趕回家,磨蹭啊磨蹭,終於四點半開始做PPT,五點多提交了以後,整個人的心情就舒暢起來,但還是覺得那一天因為這樣一件事情被浪費掉了。

晚上,我又開始煩躁,因為第二天13:00-15:00我要述職,而我平時每週二12:15-13:15有一節瑜伽課。參加述職,意味著我不能去上瑜伽課了。

為什麼對我來說一節瑜伽課比述職更重要,這得提起我想當組長的不純動機。

我一直是個怕麻煩的人,學生時代就很看不慣官僚主義,我在學生時代做那些學生幹部的時候總開會,還有大學時期有事沒事就開會,對於這些冗長的會議,我是能逃則逃,能躲則躲。所以一聽到開會,我就腦殼大。

大一選班長的時候,因為彼此都不瞭解,我們是毛遂自薦的。那時,我就躲得遠遠的,在競選的兩個學生裡,隨意投了一個。

後來,我和我們班長一直不得勁,她做很多事情,我也看不慣,當然了,人家也未必看得慣我,哈哈哈哈,總之呢,我很忿忿不平的時候,也想過取而代之。

當然了,我沒有成功,因為我們後來,再沒選過班長了,哈哈哈。

而現在在公司裡呢,我接觸了很多其他組別的同事,大部分同事每次會議10-15分鐘就結束了,我很羨慕啊。我們每週的兩次會議,都是一兩個小時的。

所以,我當組長的動機,就是不想開那麼長時間的會而已,哪有什麼“鍛鍊自己管理能力、與組員溝通、幫助組員成長”那樣的屁話,這是我編在述職PPT裡的冠冕堂皇的理由。

因為動機不純,這件事情對我來說根本就談不上有什麼心流體驗,所以得到報應了,苦了自己兩天。

週二上午,我棄權了。我鼓起勇氣和要面試的老師解釋了棄權的理由,當然也是編的,哪能瞎說什麼大實話。這件事情我也挺不好意思的,自己不痛快不說,也耽誤了別人一些時間。

不過,說完之後,我整個人都爽了,又高高興興出門上瑜伽課去了。

思考與權衡的過程,換一個角度看是個自我說服的過程。而一件事情,需要你去思考、去權衡利弊、去說服自己,大機率上你是不想做這件事情的,不然哪裡需要被說服?

我把自己說服失敗了的其中一個權衡就是:我為了躲避冗長的會議的漩渦去當組長,怎麼知道我不會讓自己陷入更多冗長會議的漩渦之中呢?沒準這些會議還是在非工作時間進行,那我就是自作聰明瞭。

當我們在進行權衡的時候,勢必是心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信念相互衝突、阻礙,而這種時候如果強行去做了選擇,將來也會冒出很多的信念上的衝突和阻礙,使自己不順、不悅、甚至痛苦。

所以在生活中,如果我們遇到了感覺很對的事情,就全心全意去做就好了。我覺得愛一個人也是這樣。如果沒有的話,就再等等,耐心等待的時候,把手頭的事情做好,時間會給我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