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曾是太子,自己做了宰相,爭權沒鬥贏堂叔,被堂弟罷免後自殺

唐太宗李世民和長孫皇后所生的嫡長子,也是貞觀年間的第一個太子李承乾曾經是大唐王朝第三代當然的繼承人,李世民既然給他起名承乾,要說不想讓他繼承自己的皇位那是假話,可惜的是,李承乾自己不爭氣,在各種明槍暗箭中沒有展現出皇太子應有的政治能力,最終還是倒下來了,且被廢為庶人,即使死後李世民為他罷朝紀念,但因為李承乾犯的是謀反罪,也只能草草的以國公之禮下葬。這麼高貴的身份死後連個諡號都沒混上實在是讓子孫蒙羞,不過若干年後李承乾有個孫子李適之為他挽回了些許顏面。

爺爺曾是太子,自己做了宰相,爭權沒鬥贏堂叔,被堂弟罷免後自殺

李適之是李承乾長子李象的兒子,本名叫李昌,適之其實是他的字,其人好酒,被譽為“酒中八仙”之一。做為前廢太子一脈的子孫,本來是沒什麼富貴的希望,但由於武則天時期李氏皇族被殺了個七零八落,所以武則天退位後,繼任的唐中宗李顯開始頭疼皇族影響力的逐步降低,為了提升皇族的實力來鞏固李家江山,唐中宗開始大肆赦免曾經獲罪流放的李氏皇族後人,並鼓勵他們當中有才幹的入朝為官,李適之就在這種情況下步入唐玄宗時期的朝堂。

爺爺曾是太子,自己做了宰相,爭權沒鬥贏堂叔,被堂弟罷免後自殺

李適之初期在外地為官,因為在河南尹任上治水有功,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重視,不久後又在幽州大都督府長史任上立下邊功,李適之藉機向李隆基請求追贈祖父李承乾和父親李象,這個時候李適之和李隆基這對堂兄弟顯然處在蜜月期,李隆基也想著都過了這麼多年,李承乾的影響力已經消失殆盡,給他們點地位也沒什麼,於是給了李象郇國公的封號,還追封李承乾為恆山王,並且將李承乾父子的墓遷移到昭陵(唐太宗和長孫皇后墓)。

爺爺曾是太子,自己做了宰相,爭權沒鬥贏堂叔,被堂弟罷免後自殺

李適之完成了給祖上歸宗的心願,幹起活來更賣力氣了,不久後就被李隆基提拔為侍中兼兵部尚書,正式成為大唐宰相中的一員。不過李適之當上宰相後好運走到頭了,到了這個地位還想幹出成績或者更長久的待下去就必須要有相應的政治才幹和皇帝的絕對信任,可惜李適之遇上了一個“口蜜腹劍”的堂叔李林甫

(曾祖父為唐高祖李淵的堂弟長平肅王李叔良)

。當時也挺有意思,皇帝和兩個宰相都是李家人,大家都是親戚,這種情況在各朝代都是很少出現的。

爺爺曾是太子,自己做了宰相,爭權沒鬥贏堂叔,被堂弟罷免後自殺

論手段,在當時誰遇上李林甫這隻老狐狸都是他的悲哀,李適之到底經驗不足,估計想著都是李家子孫,保的是李家江山,即使有什麼分歧也可以內部協商解決,但李林甫可不管什麼親戚不親戚的,他想要的是獨攬大權。李林甫故意和李適之走進,拉攏雙方的關係,滿嘴叔侄倆共同進步共保當今皇上的語氣,忽悠李適之說在華山發現有金礦沒開採,並且還沒給李隆基彙報,讓李適之以為李林甫是在讓功勞給晚輩,結果當李適之向唐玄宗彙報這個事的時候才發現上當。

《資治通鑑·唐紀三十一》:李適之性疏率,李林甫嘗謂適之曰:“華山有金礦,採之可以富國,主上未之知也。”他日,適之因奏事言之。上以問林甫,對曰:“臣久知之,但華山陛下本命,王氣所在,鑿之非宜,故不敢言。”上以林甫為愛己,薄適之慮事不熟,謂曰:“自今奏事,宜先與林甫議之,無得輕脫。”適之由是束手矣。

李適之就這麼輕易的被堂叔李林甫給坑了,堂兄弟倆被堂叔一挑撥就失去了默契,李適之從此失去了李隆基的絕對信任,僅僅做了不到四年宰相就被迫請辭。據說他辭去宰相後連兒子請客吃飯都沒人敢來。李適之辭相後也沒能安穩,沒多久李林甫彈劾他和好幾個官員

(包括隴右節度大使皇甫惟明、刑部尚書韋堅、戶部尚書裴寬、京兆尹韓朝宗等)

結黨,這個罪名可是大忌,包括李適之在內的所有人都被貶官到外地,李林甫緊跟著派出心腹御史到各地一個個害死,李適之得知訊息後還沒等到人來就因為害怕而自殺了。

爺爺曾是太子,自己做了宰相,爭權沒鬥贏堂叔,被堂弟罷免後自殺

李承乾當初被兄弟李泰坑到被迫造反,李適之被堂叔李林甫坑到被迫辭相,祖孫倆都有同一個缺點,就是政治敏感度實在不高,沒什麼警惕心,皇帝的信任是隨時會變化的,在勾心鬥角的政治鬥爭中不萬分謹慎是致命的。李承乾和李適之祖孫倆先後都沒能在皇位繼承上和官場上走到巔峰就被打落到凡塵,一個鬱鬱而終,一個被迫自殺,下場悽慘,大概是因為他們這一支李氏嫡脈實在是沒有多少政治鬥爭的基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