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掛高數(樹),你可得拜一拜這隻大貓

說起貓科裡的

大貓

們(Big Cats),我們腦中的形象似乎總是有特定“背景”的:非洲草原上群獵的是獅,遠東密林中獨行的有虎;美洲豹是南美叢林一霸,雪豹則是亞洲雪山之王……這些正牌大貓都來自所謂豹屬(Panthera)。

豹屬四種風光的大貓。圖片:The Lilac Breasted Roller & Malene & spacebirdy & Bernard Landgraf/ wiki commons

等等,

豹屬的“屬長”差點兒被我們漏掉了啊!

相比獨霸一方的各位親戚,豹(Panthera pardus)的存在感似乎有點兒弱?

才不是。

豹,容易和美洲豹弄混。注意它們身上的斑點,如圖,豹的斑點是花朵般的空心圓,的斑紋是空心圓內還有個小圓點。圖片:Steve Garvie / wiki commons

豹,上哪兒都吃得開

在舊大陸(歐亞非三大洲),豹是對不同生境

適應能力最強

的貓科動物:非洲的沙漠、中東的乾旱山區、印度的叢林和溼地、剛果盆地和東南亞的雨林、華北的溫帶森林,都有豹的身影。它們在非洲稀樹草原上跟獅子、獵豹和鬣狗過招,在喜馬拉雅山坡和雪豹比肩,在遠東林海雪原裡與東北虎共舞,也曾在海明威的筆下踏足過乞力馬紮羅之雪。之所以很難把豹和某個生態系統聯絡起來,也許恰恰是因為它們五湖四海,無處不在。

即使在中東干旱的山區,你也能見到豹。圖片:יוסי אוד / wiki commons

在這麼多生境中吃得開,對於一頭大型的食肉動物來說並非易事。

大型貓科動物各有絕招

:虎、美洲獅憑粗壯的前肢撲倒獵物,獵豹瘦成了一道閃電靠速度取勝,美洲豹靠“小牙牙咬你腦殼”一擊斃命,獅子的群體捕獵更是貓科一絕。

相比之下,豹的強大適應性也許來自於它們

勻稱健碩、“全面發展”的身體構造

豹體長不超過兩米,小個子卻有著碩大的頭骨,這為面部肌肉提供了足夠的附著空間。即使面對體型是自身兩三倍的大型獵物,豹的咬合力也是致命的。這讓豹在食譜上有很大的自由空間。從非洲之角到遠東的森林,豹的獵物主要以體型略小於自己的中型有蹄類動物為主,但絕不挑食,小到齧齒類,大到非洲水牛、未成年的長頸鹿,還有蹄兔、穿山甲等當地特產……

豹入鄉隨俗,有啥吃啥。

藪羚這種體型的有蹄類動物是豹最稱手的獵物。圖片:NJR ZA / wiki commons

除了大頭,豹還擁有短粗的腿和達到體長一半的尾巴,寬闊的肩胛骨上附著著強壯的肌肉,非常有利於爬樹時“引體向上”。實際上,豹應該是舊世界大貓中的

上樹大師

。畢竟,能和獅、虎混同一片地盤,沒有點兒看家本領是不行的——

豹有著“掛高數樹”的絕技

,為了避免獵物被大傢伙們搶走或者被食腐的鬣狗之類偷吃, 它們會把一頓吃不完的大型獵物拖上樹掛起來。剛掛好的長頸鹿被滴上樹脂就成了長頸鹿琥珀(霧)。

“待天陰閒暇之時,拿他出來,整制精潔,猜枚行令,細吹細打的吃方可。”(《西遊記》七十七回)。來源:safariLIVE / Youtube

豹,是時尚,是勇猛

說完豹在自然界的存在感,我們再來聊聊文化中的“豹”。古有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今有豹紋服飾,在人類文化中,豹總是和

美麗、

時尚

聯絡在一起。同時,豹也多是

勇猛

的象徵,希臘羅馬神話中的酒神狄奧尼索斯(巴庫斯)就多以騎豹或者披豹皮的形象出現;《詩經·鄭風》中的君子也是“羔裘豹飾,孔武有力”。而唐代《望匡廬賦》中“豹文忽變,蔚然以姿”,則是以豹生出美麗斑紋來

比喻君子的成長

。這存在感,一點兒都不弱吧?

《酒神巴庫斯的勝利》(區域性),注意酒神所披豹皮的空心圓斑。圖片:Michaelina Wautier(17世紀) / wiki commons

就連《西遊記》裡的“艾葉花皮豹子精”,也是少有的沒有“後臺”、純粹靠個人努力的妖怪。而在孫悟空與牛魔王賭鬥變化這一橋段中還有一個頗為有趣的細節,

在吳承恩的認知裡,豹的“戰鬥力”是排在獅(狻猊)和虎之間的

行者認得,也就落下翅來,變作一隻餓虎,剪尾跑蹄,要來趕獐作食。魔王慌了手腳,

又變作一隻金錢花斑的大豹,要傷餓虎

。行者見了,迎著風,把頭一幌,又變作一隻金眼狻猊,聲如霹靂,鐵額銅頭,復轉身要食大豹。

——《西遊記》六十一回

黑豹,不是新物種

在《列女傳·賢明·陶荅[dá]子妻》中,陶國大夫荅子在位三年沒治理好國家,自己家倒是富了,他的妻子用一個有趣的隱喻勸諫他:“妾聞南山有玄豹,霧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澤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遠害。”這是說

玄色的豹透過淋雨獲得花紋而隱蔽自己

,後世以“豹隱”寓指君子歸隱修身。

玄色的豹,就是黑豹嘛。圖為印度Nagarhole國家公園中黑化的豹。圖片:Davidvraju / wiki commons

玄豹淋雨得到花紋固然是傳說,但黑豹和花豹的確不是互相獨立的物種。

豹的黑化,是因為其體內與黑色素合成相關的基因發生變異

,導致全身毛髮變黑;即便黑化,

黑豹還是有花紋的

。這種變異在熱帶林地環境中比較常見,可能黑化能讓它們更適應幽暗的森林環境。

能稱得上“黑豹”的,還有同一基因發生變異的美洲豹。那你說,漫威宇宙裡的“黑豹”該是哪種大貓呢?

山野寂靜,豹蹤何處尋

如今,這個美麗勇猛的大貓,已從大部分歷史分佈區域消失,或者退縮在極小的棲息地內勉力維持生存。這並不出人意料,但令人悲傷。

目前,豹是IUCN紅色名單中的易危物種,主要威脅因素包括

人為獵殺

,以及

開發導致的棲息地喪失和碎片化

。作為大型捕食者,豹要生存,需要棲息地內有足夠數量的獵物來支撐,

人類打獵、放牧導致野生有蹄類數量下降

,對豹來說無異於釜底抽薪。

致力於“帶豹回家”的貓盟CFCA(中國野生貓科保護機構)預測繪製的擴散廊道,灰色是現存的華北豹適宜棲息地,紅色的線是豹子的潛在擴散之路。圖片:周瀅 / 貓盟CFCA

另一方面,所謂懷璧其罪,

對豹皮、豹牙製品的追捧,導致盜獵持續發生

(尤其是在非洲)。1993年,國家衛生部發文禁用虎骨入藥,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通知中建議“以等量豹骨代替”。而直到今天,一些所謂傳統藥物、藥酒、保健品中還在使用“豹骨”作為原料。 這些產品聲稱使用了豹骨,但豹是我國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也是CITES公約(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中

明令禁止跨國貿易

的物種,“豹骨”來源的合法性令人存疑。

豹紋常常是我們心中野性和自然的代表,而如今,“自然”或許正悄悄變得寂靜空曠,山林裡豹蹤難覓。

作為適應能力很強的大貓,一片有獵物、沒偷獵、差不多好的棲息地,也許就足夠豹存續和恢復

。如此有存在感、強適應力的大貓,我們還不能給它留出一席之地嗎?

南非,豹母子。如果偷獵停止,棲息地過得去,這種大貓或許就有希望。圖片:Joachim Huber / wiki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