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徐俯的《春遊湖》,感覺現有的解釋都不太對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宋朝徐俯的這首《春遊湖》被選在小學三年級古詩卡的第50首。 古詩卡里對前兩句的解釋問題不大,關鍵的是後兩句。第三句的解釋為“春水上漲,沒過橋面,遊人無法過去”。我百度了這首詩的所有賞析,幾乎都是這種解釋,這就來問題了。首先,我們所知的春雨量似乎沒有那麼大,能讓一個湖的的水面上漲,那要多大的雨?那不是春雨,那是特大暴雨!其次,作者遊的是湖,而不是河。一個湖裡有一座橋?既沒有必要,也不可能!所以這裡的“斷橋”並非是將橋淹沒阻斷之意,而是作為“斷橋”,只是一個名詞,意為深入到湖裡面的一座遊覽橋而已,就如青島棧橋,和“春雨”是並列關係而非主謂關係。而人不度的“度”,並非透過的意思,而是通“渡”。原意是渡頭之意,在此指為棧橋的橋頭,所以“春雨斷橋人不度”,指因為下雨而很少有人到棧橋來更貼近詩意。

第四句的解釋也有很大問題。古詩卡註釋為:小船從柳蔭深處緩緩駛出。百度其它賞析也都是差不多。既然是下雨陰天,那怎麼會有樹蔭?所以更恰當的解釋應是一種意境:小船從湖面上輕輕劃過,波痕加上湖面上的星星雨點,看起來恰似柳條發出的點點新芽。這是一種聯想,一種更具詩意的聯想。如果真如註釋中所解,不但不通,而且將詩的意境直接降為白話,五星級廚師的精美菜品瞬間變成了大排檔的大鍋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