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二十四史——《史記》一一八:漢初第一功臣酇(怎麼讀)侯蕭何

相國並非丞相,其職位高於丞相,漢朝四百年,相國極少。西漢初蕭何為相國,輔佐劉邦統一天下,蕭規曹隨,曹參繼為相國,以後相國職務廢置不設,到東漢末年,董卓自稱相國,天下大亂,漢朝就此滅亡。

讀二十四史——《史記》一一八:漢初第一功臣酇(怎麼讀)侯蕭何

蕭相國蕭何是劉邦的老鄉,他們都是沛縣豐邑人。蕭何在沛縣令手下為功曹掾。漢高祖劉邦為平民時,蕭何就常以官吏的身份救助他。劉邦為亭長,蕭何又常常庇護他。劉邦到咸陽去服役,一般官吏都贈送路費三百錢,唯獨蕭何送劉邦路費五百錢。

秦朝的御史到泗水郡督察工作時,蕭何跟著辦事,事情處理得井井有條。蕭何擔任泗水郡卒史的工作,考核為第一。秦朝的御史打算入言徵何,蕭何一再辭謝,才沒有被調走。

等到劉邦起事為沛公時,蕭何常常做他的助手督辦公務。劉邦進咸陽,將領們都爭相奪取金帛財物,只有蕭何首先入宮收取秦朝丞相御史掌管的法律條文、地理圖冊、戶籍檔案等資料,並妥善保管起來。等到劉邦由沛公而為漢王,就任命蕭何為丞相。

項羽和諸侯軍隊屠燒咸陽而去,漢王劉邦卻能詳盡地瞭解天下的關隘險要,戶口多少,強弱之處,民所疾苦等,都是因為蕭何完好地儲存了秦朝的文獻檔案。蕭何又向劉邦推薦韓信,於是劉邦任命韓信為大將軍。最後韓信死在蕭何手中,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讀二十四史——《史記》一一八:漢初第一功臣酇(怎麼讀)侯蕭何

劉邦暗渡陳倉,平定三秦,蕭何以丞相的身份留治巴蜀,安撫民眾,釋出政令,供給劉邦軍隊糧草。漢二年,劉邦與各諸侯進攻項羽,以蕭何守衛關中,侍奉太子,治理櫟陽。蕭何制定法律制度,建立宗廟、社稷、宮室、縣邑,總是先稟報劉邦,得到許可才施行;如果事情緊急來不及稟報,就酌情處理,等見到劉邦再向他彙報。

蕭何在關中管理戶籍人口,徵集糧草運送給前方軍隊。劉邦曾多次棄軍敗逃,而蕭何每次都能徵發關中士卒,補充軍隊,劉邦因此專門委任蕭何處理關中政事。

漢三年,劉邦與項羽對峙於京索之間,劉邦多次派遣使者慰勞蕭何。有個叫鮑生的人對蕭何說,漢王在前線風餐露宿,卻多次派使者來慰勞您,這是有懷疑您的意思。為您著想,您不如派遣子孫兄弟中能打仗的人都到軍營中去效力,漢王必定更加信任您。蕭何從其計,劉邦大悅。

漢五年,劉邦徹底打敗了項羽,平定了天下,於是論功行賞,大封功臣。由於群臣爭功,封功臣的事一年多也沒能最後定下來。劉邦認為蕭何的功勞最盛,於是封他為

酇侯

,食邑最多。功臣們都說,我們被堅執銳,多者百餘戰,少者數十合,攻城略地,立下了大小不等的戰功。蕭何沒有這樣的汗馬功勞,只是舞文弄墨,提提建議,不參加戰鬥,封賞反而在我們之上,憑什麼呢?

讀二十四史——《史記》一一八:漢初第一功臣酇(怎麼讀)侯蕭何

蕭何戲劇形象

劉邦回答說,你們都知道打獵吧?群臣回答說知道。劉邦又說,你們知道獵狗吧。群臣回答說知道。劉邦說,打獵時,追咬野獸的是獵狗,但發現野獸蹤跡,指出野獸所在方位的是獵人。你們的功勞就是捕捉野獸,功狗也。至於蕭何,發現野獸蹤跡,指明獵取目標,功人也。再說你們只是個人追隨我,多的不過一家兩三個人,而蕭何同族幾十人都追隨在我身邊,功不可忘。於是群臣不敢多言。

等到功臣們都已受到封賞,要評定向皇帝進言時的位次時,群臣都說,平陽侯曹參戰爭中受傷七十多處,攻城奪地,功勞最多,應該排在第一位。劉邦在敘功時已經違背大家的意思,多賞了蕭何,到評定位次時找不出合適的理由再反駁大家,但心裡還是想把蕭何排在第一位。

這時關內侯鄂千秋進言說,大臣們的意見不對,曹參雖然有野戰略地之功,但這不過是一時的事情。大王與楚軍相持五年,失軍亡眾,隻身逃走的事有好幾次。然而蕭何總能從關中徵發軍隊補充前線,數萬士卒與大王乏絕者多次,軍中沒有糧草,蕭何就從關中用車船運來糧食,使糧草供應從不匱乏。陛下多次失掉崤山以東之地,但蕭何一直保全關中以待陛下,此萬世之功也。漢朝可以沒有曹參,但不能沒有蕭何。所以蕭何應該排第一位,曹參居次。高祖說:“好。”於是確定蕭何為第一位,賜帶劍履上殿,入朝不趨。

劉邦又說,我聽說推薦賢才要受上等的獎賞。蕭何的功勞雖然很高,但得鄂君乃益明。於是提高鄂千秋原來的爵位,由關內侯加封為安平侯。當天,蕭何父子兄弟十多人都被封給食邑。隨後劉邦又加封蕭何兩千戶,因為當初劉邦去咸陽服役時,蕭何曾多送給他二百錢。

注:蕭何所封酇侯,酇有兩地,音分別為zàn、 cuó。南陽郡酇(zàn)縣在今湖北省老河口一帶。酇(cuó)在劉邦、蕭何的家鄉豐沛不遠,在今河南永城西酇城鎮之地。《史記集解》、《史記索隱》都以為蕭何封地應為南陽酇縣,大多數參考材料也注“酇侯”音為“zàn hóu”,實應為“cuóhóu”。詳見《朱紹侯文集(續集)》“酇侯蕭何封地考”。《辭海》未注,《詞源》也認為應讀“cuó”。

讀二十四史——《史記》一一八:漢初第一功臣酇(怎麼讀)侯蕭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