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胡歌到劉昊然:琅琊榜中的四代五將和無問西東

無問西東,背景是時代重託,行動是從心出發,內涵是精神傳承。從琅琊榜到風起長林,從胡歌飾演的梅長蘇到劉昊然飾演的蕭平旌,四代五將均非出身清華,但依然在傳承著無問西東的精神。

從胡歌到劉昊然:琅琊榜中的四代五將和無問西東

荀白水警告蕭平旌

大梁北境。大渝皇屬軍主力已經入甕,日蝕奇觀已經開始,包餃子戰役一觸即發,可劉昊然飾演的蕭平旌卻等來了內閣首輔荀白水帶來的“國喪期間不得舉兵”的聖旨。我們都以為,蕭平旌會以忠字當先,會委曲求全,會暫罷刀兵。

可是,他沒有。

北境連年戰亂不斷,長林將士馬革裹屍。如果蕭平旌能利用日蝕天象和古人的迷信思想一舉全殲大渝皇屬軍主力,將為大梁北境換來十年的太平,但代價是蕭平旌將背上抗旨不遵的罪名。可如果蕭平旌遵旨罷兵,他一人可全身而退,但長林將士和北境的百姓將繼續面對敵國連年不斷的滋擾。作為長林軍的副帥、前線最高指揮,蕭平旌決定抗旨出兵。面對時代的重託,蕭平旌選擇了犧牲小我,以換取北境十年太平的局面。

從胡歌到劉昊然:琅琊榜中的四代五將和無問西東

蕭平旌抗旨出兵

其實,抗旨不遵的罪名聽起來很嚴重,但結合歷朝歷代的實際情況看也並不完全如此。同樣是抗旨的罪名,有的皇帝會殺頭甚至滅族,而有的皇帝就會一笑而過。因此,一向以鬼才著稱的蕭平旌,在此處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捨生取義。他賭的是新君與自己的兄弟情分,賭的是父王在朝中的託孤之重,以及長林軍在大梁國不可或缺的地位。說白了,一切都是憑實力說話。但即使是這樣,在封建年代要做出抗旨的決定,也是需要莫大的勇氣。

從胡歌到劉昊然:琅琊榜中的四代五將和無問西東

蕭平章得知父王有危

黃曉明飾演的蕭平章與劉昊然飾演的蕭平旌,兄弟二人雙雙身中奇毒。蕭平章本想捨身救弟弟,幸得濟風堂老少堂主覓得同時救治兩人的方法,但須靜養數月方可恢復行動。偏偏此時,蕭平章卻獲悉大渝皇屬軍正欲借道北燕攻打大梁北境,而父王蕭庭生此刻正在北境軍中。如果蕭平章選擇治病,則會陷父王於孤軍之勢。如果蕭平章選擇立刻馳援父王,自己則會因錯失救治而必死無疑。蕭平章並非蕭庭生的親兒子,尤其是當佟麗婭飾演的妻子蒙淺雪跪求他“不要丟下我”時,我們都以為蕭平章會捨棄父王而選擇自保。

可是,他沒有。

從胡歌到劉昊然:琅琊榜中的四代五將和無問西東

蕭平章與蒙淺雪夫妻對拜

別人家的夫妻對拜,是百年好合的開始。而蕭平章與蒙淺雪此時的夫妻對拜,卻是生離死別。蕭平章本是罪臣之子,蕭庭生不僅將其撫養長大,還頂住了先帝的反對,將其立為王府世子和長林軍副帥。如今父王有難、國境有危,大梁國能解此危局者唯有蕭平章一人。這是時代對蕭平章的重託,他義無反顧,欣然赴死。蕭平章的無問西東,傳承自父王多年來的愛國主義教育,也傳承給了自己的弟弟——後任長林軍副帥蕭平旌。

從胡歌到劉昊然:琅琊榜中的四代五將和無問西東

荀飛盞希望蕭庭生出面替蕭平旌辯解

劉昊然飾演的蕭平旌大勝還朝之後,面臨著抗旨之罪的處罰。禁軍大統領荀飛盞勸蕭庭生出面,率領群臣為蕭平旌求情。其實,不得出兵的旨意本來就不是出於皇帝的本心,觀眾也早已對外戚誤國的大梁皇室忍無可忍了。如今蕭平旌雖然抗旨,卻取得了一場具有戰略意義的大勝。蕭庭生作為輔政王兼頭號實權人物,替自己的兒子據理力爭也是合情合理。

可是,他沒有。

從胡歌到劉昊然:琅琊榜中的四代五將和無問西東

蕭庭生不希望朝廷出現黨爭

蕭庭生生於掖幽庭。作為昔日皇長子的遺腹子,他一生下來就是戴罪的奴役。後經王凱飾演的先帝蕭景琰和胡歌飾演的先師梅長蘇的撫養和教導,成長為大梁國的新一代護國柱石。蕭庭生護佑大梁北境幾十年,已經完成了先人和時代的重託,因此他最不希望看到就是朝堂陷入黨爭。於是,他決定主動放棄兵權與王權,以此來教導新君放下猜疑、心懷百姓。他還囑託蕭平旌,“我死之後,衣冠埋王陵,骨灰葬梅嶺”。他還讓蕭平旌歸隱江湖,不再承襲王位,以絕皇帝之憂。這是蕭庭生人生謝幕之時,最後一次用無問西東的行動,傳承著先師梅長蘇的精神。

從胡歌到劉昊然:琅琊榜中的四代五將和無問西東

梅長蘇堅持回到梅嶺戰場

胡歌飾演的梅長蘇,在成功昭雪赤焰冤案之後,身體狀況已如風中之燭。他本來可以在靳東飾演的藺晨的調理下安享歲月靜好,可是他卻非要繼續做那個負重前行之人。他不顧所有人的反對,要用生命的最後三個月去駐守梅嶺,因為“我畢竟是赤焰軍少帥林殊,我要回到赤焰軍當年的戰場,那才是屬於我的地方”。

在《琅琊榜》中,還有一人雖不是武將,卻也是無問西東精神的踐行者。他的所作所為,雖武將亦不能敵。他就是一人舌辯,退三國之敵的——國舅言闕。

從胡歌到劉昊然:琅琊榜中的四代五將和無問西東

言闕出使三國敵軍大營

胡歌飾演的梅長蘇,曾用寥寥數語講述了言闕當年的壯舉——大渝、北燕、東海三方共犯大梁,兵力是大梁五倍。那名使臣年方二十,手持王杖櫛節,絹衣素冠,隻身一人穿營而過,刀斧脅身而不退。他在敵營王帳之內舌戰群臣,心堅如山、舌利如刀。當時敵人的利益聯盟本就鬆散,被他一番遊說,漸成分崩離析之態。我王師將士一舉反擊,方解此危。

從胡歌到劉昊然:琅琊榜中的四代五將和無問西東

言闕表示願意幫助靖王

言闕的妹妹是皇后,皇后的養子是譽王。當梅長蘇問言闕是否願意協助靖王對付譽王時,雖然看似不合情理也沒有必勝把握,但言闕還是說出了那句分量極重的“願意”。言闕一生,兩次無問西東,背後都是心懷天下,是為了完成時代的重託。

對與錯之間不存在選擇,錯與錯之間的選擇才是對擔當的考驗。這也是每一位無問西東精神的踐行者,面對時代重託,所必須付出的代價。風從未停過,但無問西東的精神傳承,亦從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