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未婚先孕,她不接受孩子父親的求婚,她真正的實現了“做自己”

幾乎是全瑞典小孩的故事教母的Astrid Lindgren創作出許多至今還在廣泛流傳的兒童文學作品,連宮崎駿當年都很希望可以拍攝她舉世聞名的Pippi Longstocking的故事。很不幸,這個提議竟然被Astrid Lindgren否決了。

她未婚先孕,她不接受孩子父親的求婚,她真正的實現了“做自己”

宮崎駿對於Pippi的前期準備圖稿

非常失望的宮崎駿,雖然沒能帶回把Pippi改變成動畫電影的機會,但是造訪了瑞典Gotland還是帶給他非常多的靈感,在他之後一部反響不錯的《魔女宅急便》便是用了當地的風貌作為故事裡的城市。

她未婚先孕,她不接受孩子父親的求婚,她真正的實現了“做自己”

宮崎駿的《魔女宅急便》劇照

關於Astrid會不會後悔沒有讓宮崎駿最後改編這部電影我不清楚,但是最近一部關於她生平的電影《Becoming Astrid》,把她如何成長為後來的她的故事,用電影呈獻給了觀眾。

故事的開頭是以為白髮老嫗打開了許多書信,都是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孩子們給她寄來的生日祝福,他們都無一例外的表達了她對他們的影響和感謝。這位老嫗就是我們的主角Astrid Lindgren。

少年時代

她未婚先孕,她不接受孩子父親的求婚,她真正的實現了“做自己”

劇中少女時期的Astrid

1907年的11月14日,一個女孩降生在瑞典一戶平常人家裡,她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妹妹。家中的成員都信教,因此電影一開頭,是她常和家人一同去教堂做禮拜。她天生是個很會講故事的女孩,並且不愛受到約束,保守的信教生活並不能把她打壓成沉靜無聊的人。但是她的行為常常會讓媽媽覺得有些丟臉,比如突然大笑,或者總開些無聊的玩笑。

在世界大戰發生前的瑞典也是比較保守的,大部分人都認為女孩應該循規蹈矩。在那個女孩只能等著男孩邀請才能去跳舞的年代,她大膽的邀請沒有人請的好朋友跳舞,兩個人釋放天性的大跳一番,絲毫不顧別人的目光。

初戀

她未婚先孕,她不接受孩子父親的求婚,她真正的實現了“做自己”

劇中Blomberg和Astrid

因為她文筆不錯,便開始在朋友爸爸Blomberg開的報社做了實習生,在那個期間,文字常帶給她快樂。當時她的老闆,就是朋友的爸爸Blomberg正在辦離婚,愛情卻悄悄在Astrid和老闆之間發生。

不久她懷上了他的孩子,不能再繼續工作。一來是他們的關係會影響正在辦理的離婚手續,如果男方被指控通姦,可能會進監獄。二來她未婚先孕,對她和孩子都不太有保障。

她的家人當然對此非常反對,認為留下這個孩子對她根本無益。但她拒絕謀殺自己的孩子,在強硬態度下,她要求Blomberg送她去斯德哥爾摩上了秘書培訓班,在那裡她得知了一個叫Marie的女人在丹麥專門幫不能撫養孩子的家長帶孩子,取得了聯絡方式的她便前去探訪。

她未婚先孕,她不接受孩子父親的求婚,她真正的實現了“做自己”

拍攝現場

Marie是個很有愛的女人,她當然沒有拒絕Astrid的請求,就連Astrid臨盆時,也只有Marie陪在左右。她生下了一個健康的兒子,取名Lasse。

Astrid一直在等待著Blomberg的離婚判決,但當他最終離婚並向她求婚時,她卻拒絕了。原因是當她得知Blomberg在幾乎半年時間裡一直唸叨的可能會坐牢根本是一個騙局。

他只是一個自私的只愛著自己的男人,根本就對一直寄養在哥本哈根的兒子不夠關心。他怕的只是自己會坐牢,對嬰兒時期最需要家人的孩子的需求一直無視。

一直活在等待和恐懼嬰兒最終會忘記自己的Astrid不能接受接下來和這樣的男人共度一生,她為自己荒廢了那麼久沒有陪在兒子身邊而自責。

獨自生活

她未婚先孕,她不接受孩子父親的求婚,她真正的實現了“做自己”

Astrid的 扮演者是年輕的Alba August

她的恐懼還是成為了現實,兒子Lasse對待Marie猶如親生母親,卻對她不甚親近。家人也很反對她把孩子帶回來生活,她憤怒的在一場爭吵中甩門而去。

她知道要能讓自己的生活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下去只有自己先能自立。她找了一份不錯的秘書工作,她的努力和細心得到了老闆Sture Lindgren的賞識。

不久她接到Marie的來信,患上了重病的她無法再承擔照顧小Lasse的責任了,必須把孩子接回來雖然是Astrid一直想做的,但是同時她又很害怕。病榻上的Marie告訴她,

孩子只需要愛就夠了,你正好也有啊!

她抱著曾經救她於水火卻非親非故的Marie,動情的哭起來。

融化Lasse

她未婚先孕,她不接受孩子父親的求婚,她真正的實現了“做自己”

扮演Sture Lindgren的Bjorn Gustafsson

帶兒子回到自己的家中,可是才兩歲半的孩子對沒有過長時間相處的生母很排斥。她沒有放棄過,卻也曾經灰心喪氣。

Lasse感染風寒,徹夜照顧的她工作也無法集中精神,引來了老闆的追問。好心的Mr。 Lindgren讓她回家把孩子先照顧好,得到特設的她放心的回了家。晚上老闆還送來了醫生免費上門為小Lasse看病,讓她非常感動。

之後她也經常給小Lasse說故事,有一天晚上,一直冷若冰霜的Lasse竟然開口問能不能睡在她的旁邊。自此,她和兒子的關係也在那個夜晚徹底修復。

成為Astrid!

她未婚先孕,她不接受孩子父親的求婚,她真正的實現了“做自己”

劇中Astrid和兒子

故事的尾聲,她帶著一直被家人排除在門外的兒子來到了自己的家鄉。她用實力證明了自己不僅可以自立,帶著兒子一樣可以過得很好。

家人的意識也有了轉變,電影首尾呼應的在最後也安排了一家人帶著新成員小Lasse一同前往教堂的片段,而此時的Astrid已經是經過生活磨難洗禮後重生的她,帶著打不倒的精神,重新沒有一絲自卑得回到人們的面前。

她還是那個她,她已經是那個更強的她。

即便是保守的母親和長期為了家庭和睦而不出聲支援的父親,也都在態度上軟化了下來,接納了他們的迴歸。因為他們知道她很清楚自己在幹什麼,並且為她的獨立感到驕傲。

電影沒有告訴我們的

她未婚先孕,她不接受孩子父親的求婚,她真正的實現了“做自己”

Astrid和她的Pippi系列

電影到這裡就結束了,而此時的她還並沒有開始創作在之後讓她被世界知曉的作品。她在隨後與老闆Sture Lindgren結合,並且生下了女兒Karin。她的作品之所以會問世,則是因為要取悅她的女兒,她才編出了Pippi的故事。

講故事這個她從小就具備的才能被髮揮出來後,她的創作慾望便一發不可收拾。在隨後的幾十年裡創造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兒童文學作品,像是《Pippi Longstocking》就被翻譯成了45種語言在全球出版。

她未婚先孕,她不接受孩子父親的求婚,她真正的實現了“做自己”

Pippi Longstocking的電視劇在瑞典家喻

她筆下的許多人物都有她自己的影子,比如長襪子皮皮總是出乎意料得做出違反禮教的行為,不在乎別人眼中“應該和不應該”,只是舒服的做自己。我個人認為這正是Astrid非常想要向孩子們表達的,要成為真正自己也會喜歡的自己,就別總是討好周圍的人和“規矩”。

如今還有許多爸爸媽媽會在睡前給孩子們說Pippi的故事,更讓人感嘆

創作者於世界之重要性。好的創作者,有正面的內容輸出,能給人們相伴左右的精神,能激發人們對於正確價值觀的判斷和選擇,其影響力不只是隨便翻看或者出名,而是真正能助推出更多有志向的人們。

Astrid用自己的人生,像許多和她那樣帶給世人許多溫暖和力量的人們那樣,傳遞出了“做自己”的真正含義,她也不是第一天就是那個百分百的Astrid的,這都是依靠了自己倔強的堅持和真實的才華。她堅持了,她得到了,她懂得了。她在2002年去世,享年9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