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古國——蓼國,廖姓出處,唐河、固始都有古蓼國遺址

在今天河南唐河縣湖陽鎮境內,有一座山叫蓼山,蓼山以北有一條河叫蓼陽河,每年的廖氏後裔會來這裡尋根謁祖,被譽為廖姓之根。原來,三千多年前這裡曾有個己姓古蓼國,歷史上稱為西蓼。古蓼國夏商時已存在,田成方《己姓蓼國》認為己姓蓼氏乃祝融八姓之昆吾後嗣。昆吾是夏朝古國,為上古五霸之一,族系強大。《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載:“

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實甚好龍。

”飂叔安,即為上古蓼氏部落的首領,他有個後代叫董父,擅長養龍,被帝舜賜名豢龍氏,夏代時劉累的養龍技術就是跟董父學的,他學業未成去給夏帝孔甲養龍,結果養死了一隻,怕孔甲降罪,逃之夭夭。漢應劭《風俗通義》說:“

古有廖叔安,《左傳》作‘飂’

”。可見“蓼”的起源很早,清代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說:“

飂則叔安之初封,繼處其地者則為蓼。

”周代西蓼國可能是在商周大板蕩之際從中原地區遷入南陽盆地的。

周代古國——蓼國,廖姓出處,唐河、固始都有古蓼國遺址

唐河縣古蓼國遺址

蓼(liǎo),古音讀lù,本字當為“翏(liù)”,蓼國實為翏國,又作鄝(liǎo)、繆(liǎo)、飂(liù)、廖(liào)。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湖北江陵縣

萬城遺址

西周早期墓葬群出土了兩件銘文帶“翏”器物“

北子簋

”(《整合》 03993、03994),兩器銘文相同,都有“

翏作北子柞簋

”字樣。李學勤認為,“北子”是翏的分支,即大宗與小宗的關係,此器是翏為其別子“柞”所作器物。江陵與唐河相近,這些出現在江陵境內的帶“翏”器物當為翏人南遷所致。“翏”不見甲骨文,但從西周早期金文字形看,“翏”字帶“羽翼”,酷似“鳥兒展翅翱翔”之象形,所以《說文》解釋:“

翏,高飛也!

”翏是一種有著漂亮羽翼類似鳳凰的飛禽,可能出自鳥圖騰的東夷部族。又皋陶後裔偃姓部族有舒蓼,還有河南固始縣春秋之蓼國(東蓼),三者不知道有沒有聯絡。

周代古國——蓼國,廖姓出處,唐河、固始都有古蓼國遺址

“翏”的金文

解放以來,相關己姓蓼國器物不斷在山東、湖北兩地出現。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山東

肥城潮泉鎮北小王莊遺址

出土了兩件銘文相同的西周晚期器物“

睽士父鬲

”,此器雖不屬於蓼器,但銘文中提到了蓼國:“

睽士父鬲作蓼妃(阝尊)鬲。

”蓼妃,己姓蓼國女子,這是睽士父為夫人所作的器物,可證睽士父娶了蓼國的女子,此蓼國當為唐河之西蓼。上世紀九0年代初,湖北襄陽縣(襄州區)朱坡鄉徐莊村老館鋪出土一件“

蓼子(敢阝)盞”

,銘文中有“

蓼子某

”字樣,也被認為是西蓼之器。但此器屬春秋中晚期之物,西蓼當時已亡國,可能是某位流落楚國的蓼氏後人所作。

周代古國——蓼國,廖姓出處,唐河、固始都有古蓼國遺址

“蓼子(敢阝)盞”銘文

進入東周,隨著楚國江漢勢力的逐漸拓展,小國們不得不聯合起來同仇敵愾。根據《左傳·桓公十一年》記載,

鄖國

(安陸市)察覺到楚國已與

貳國

(廣水市)、

軫國

(應城市)聯盟,企圖架空和分裂漢江諸國之間的聯絡,第一時間與蓼國、

隨國

(隨州)、

絞國

(十堰市鄖陽區)、

州國

(洪湖市烏林鎮)形成五國同盟,準備一起討伐楚國。不料,被楚國搶先一步,聯盟破產,楚軍在

蒲騷

(鄖邑,應城市西北)大敗鄖國。隨後,蓼國等其它與鄖國有過瓜葛的小國遭到楚國的報復,蓼國大約在公元前701年亡國。西蓼亡國後,其後裔可能被楚國擇地安置,但具體地址不確。有說法認為河南固始縣境內的東蓼實為西蓼之東遷,近來專家根據古文獻結合考古認為東蓼實為姬姓蓼國,與己姓西蓼無關。

周代古國——蓼國,廖姓出處,唐河、固始都有古蓼國遺址

西周晚期銅器“翏生盨”

東蓼位於漢東地區,疑為“漢陽諸姬”之一。宋代《廣韻》說:“

廖,姓。周文王子伯廖之後。

”說明先秦時代曾有個姬姓古蓼國。《括地誌》雲:“

光州固始縣,本春秋時蓼國。

”光州固始縣,即今河南固始縣、安徽霍邱縣一帶,多數學者認為,這個姬姓古蓼國就是河南固始縣東北一帶的東蓼,境內有

蓼城崗遺址

,春秋時,東蓼與蔣國、番國、黃國、光國為鄰。蓼國當在西周時期被封在此,歷代周王南征時可能有過積極表現。上海博物館藏有周厲王時期的翏器“

翏生盨

(xǔ)”,銘文有“

王徵南淮夷,伐角、津,伐桐、僪(jú),翏生從

”的記載,講述了翏國跟隨周王征討淮夷,攻打角國、津國,討伐桐國、遹國等南淮異邦,獲得大量俘虜和器物。銘文中的“翏生”當為當時的翏國國君,翏生因為征討淮夷有功被周王賜金作器用以紀念。

周代古國——蓼國,廖姓出處,唐河、固始都有古蓼國遺址

固始縣古蓼城

楚穆王即位後,繼續施行楚成王時期的東進戰略,橫掃江淮,蓼國等一堆小國相繼滅亡。《左傳·文公五年》載:“

楚公子燮滅蓼,臧文仲聞六與蓼滅,曰:‘皋陶庭堅,不祀忽諸。德之不建,民之無援,哀哉!’

”前622年,楚公子燮(xiè)滅亡了六國和蓼國,臧文仲聽聞此事感慨:“皋陶、庭堅從此無人祭祀了,怪那些執政者們不積累德行,國家危亡之刻孤立無援,真是可悲!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河南

淅川縣

丹江口水庫西岸倉房鎮下寺東溝村春秋楚墓群陸續出土了一些青銅器,其中有一件青銅戈,銘文“

鄝子妝戈用

”,田成方《鄝子妝戈的年代、國別及相關問題》從包山楚簡中的“鄝”字及所載鄝縣的地理位置研究後認為,此器屬春秋東蓼國器物,鄝子妝可能是東蓼最後一位國君,

文/堰風

周代古國——狐駘國,山東滕州境內小國,來歷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