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山,道教名山,峰巒疊嶂,秀中藏秀,奇中出奇,美不勝收

多年前,我曾遊覽過三清山,現在手頭用的登山扙,就是在三清山購買的。

有人說三清山比黃山還壯觀,問我怎麼看,我想說的是各有特色,從名氣上看三清山比不上黃山;以至於在江西,也比不上廬山;但這並不說明什麼,三清山有它本身的特點。大自然就這麼神奇,就像人一樣千人千面,山也是一樣。

三清山上的景,黃山,廬山等名山上就沒有。三清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旅遊目的地。

三清山又名少華山,丫山;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巔而得名。其中玉京峰為最高,海拔1816。9米。

三清山,道教名山,峰巒疊嶂,秀中藏秀,奇中出奇,美不勝收

江西上饒三清山風景區入口

三清山,自古以來,就是道教名山。據史書記載,其道教始於晉代葛洪。傳說葛洪在三清山與李尚書相遇後,兩人在三清山頂峰,曾遇見三位銀髮長髯的老者,盤坐在一塊巨石上,其中兩人對弈,一人觀看。這三人就是三清天尊。

受天尊點化,葛洪與李尚書開始在三清山結廬煉丹,著書立說,傳承道教。

至今留有遺蹟,葛洪也就成了三清山道教的始祖。

最先在三清山修建道觀的,是唐朝信州太守王鑑的後裔,並一直延續到明代。

唐僖宗時王鑑奉旨撫民,到達三清山北麓,見此地風光秀麗,景色優美,卸任後即攜家歸隱於此。

到了宋代,其後裔王霖捐資修建道觀,後因世亂荒年,道觀毀。

明景泰年間,其後人王祜,依山水態勢,循八卦原理,秉承天人合一理念,在舊基上重建了三清宮。

三清宮是道教標誌性建築。東倚聚仙台,南靠九龍山,西鄰演教殿,北踞龜背石,上據了三清福地,藏風聚水的最佳風水寶地。

從登山處的步雲撟直至天門三清福地,道教建築遍佈其間,其規模和氣勢,可與青城山,武當山,龍虎山媲美。

因此,三清山又有露天道教博物館之稱。

三清山,道教名山,峰巒疊嶂,秀中藏秀,奇中出奇,美不勝收

三清山,歷史上多次歷經興盛衰落,以致再興盛的過程。2005年9月被列入 國家地質公園,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將三清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三清山也成為我國第7個,江西第一個世界自然遺產。2011年,被授予國家5A級景區,2012年9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記得當時我來遊覽三清山時,由於上山唯一的途經,就是乘坐纜車。由於遊客眾多,旅行團需提前預約,有不同的時間段,大部分集中在上午時段,感覺其承接能力,要小一些。

我隨團遊有個同伴,很是有意思,上山時,提了一大塑膠袋吃的,結果,在山上也未怎麼吃,又提了下來。我笑他,真逗,也不嫌麻煩。

當時我爬山有個習慣,多一樣東西都不帶,帶點水和吃的。輕裝上陣。

人那就是不能笑話別人,我現在的習慣是爬山必帶揹包,吃得喝得裝不少,有時也怎麼帶去,又怎麼揹回來,有時也覺得自己也挺可樂的。

三清山,自古就有\\\“高凌雲漢江南第一仙峰,清絕塵囂天下無雙福地\\\”之美譽。

行走山間,或漫步區棧道,都有一種飄飄欲仙之感覺。

我也曾到訪過不少名山大川,見識過多處山之美景。而三清山,山景之美,是別的山所無法替代的。

大自然就是這樣的奇妙,感嘆造物主之神奇。裝點無數樣式各異的大奇大美之景物。

三清山經歷了14億年的地質變化,風雨滄桑,形成了舉世無雙的花崗岩峰林地貌。

三清山是在一個相對較小的區間裡,展示了眾多的獨特的花崗岩石柱與山峰,成為世界獨一無二的景觀,自然美之奇觀。

奇峰怪石,古樹名花,流泉飛瀑,雲海霧濤;風景獨特,令人心馳神往。

峰巒秀中藏秀,奇中出奇,兼具泰山之雄偉,華山之峭峻,衡山之煙雲,匡廬之飛瀑。以它山之美來襯托三清山,可謂是點睛之筆。

在我個人看來,奇特的三清山峰林,可與張家界的峰林媲美。

置身其間,視野之中,這些奇峰怪石,長時間吸取了日月之精華,有了靈動有了仙氣,也有了他的前世今生。

三清山,道教名山,峰巒疊嶂,秀中藏秀,奇中出奇,美不勝收

有的形如巨蟒昂頭矗立於雲間,人們給它起了一個非常貼切的名字,巨蟒出山;還有司春女神、觀音賞曲、猴王獻寶、玉女開懷、老道拜月、葛洪獻丹、三龍出海等景緻,惟妙惟肖,令人驚歎。

三清山松樹也很有特點,松樹造型多樣,在路旁,在崖壁,在山頂,散落其間,有的樣式似曾相識,好似黃山的迎客松。更讓人稱奇的,號稱三清山最美三姐妹松,在奇石邊上,一字排開,亭亭玉立,爭奇鬥豔。

三清山棧道也很有特點,因為處在1500米高度,可在棧道之上,近距離地觀看奇峰奇景。

遊覽三清山,主要是時間要求緊,下山也得坐纜車,提前排隊等候。一天下來,真正遊覽的時間很短,也只能走馬觀花了。

感覺或多或少留有遺憾,美景享受之感的延續,只能留存在腦海中,賦予遐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