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因何又名《石頭記》?

我國四大名著中最跌宕起伏的感情戲莫過於《紅樓夢》了。而這一出被傳頌了數百年的兒女情長與悲歡離合,起初卻有一個硬邦邦的名字——《石頭記》。曹雪芹為何會為這樣一部柔情似水、綿綿不絕的情感小說冠以“石頭”之名呢?奇石圈帶你一起問石找因。

《紅樓夢》因何又名《石頭記》?

《石頭記》作者曹雪芹的少年時代在南京度過,晚年又來過南京。其對南京的山水名勝、風土人情瞭如指掌。書中的環境、人物、故事,多以他在南京的生活經歷為素材。榮寧二府便是曹家在南京的“金陵織造府”。《紅樓夢》第二回賈雨村雲:“去歲我到金陵地界,因欲遊覽六朝遺蹟,那日進了石頭城,從那老宅門前經過,街東是寧國府,街西是榮國府,二宅相連,竟將大半條街佔了”。大觀園是曹家的大花園,這樣的花園在南京就有好幾處遺址;“金陵十二釵”是曹雪芹少年時代在南京相識和相交的女子;甚至連書中語言,也有江南方言。南京一名石城,曹雪芹寫石頭城裡的人和事,這大約是該書取名《石頭記》的緣由之一。

《紅樓夢》因何又名《石頭記》?

此外,曹雪芹把書命名為《石頭記》還因為曹家世代愛石頭。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喜歡石頭,他遊燕子磯,曾寫過一首題為《坐弘濟石壁下及暮而去》的詩:“我有千里遊,愛此一片石;徘徊不能去,川原俄向夕;浮光自容與,無風鼓空碧;露坐聞遙鏡,冥心寄飛翮”。弘濟寺旁有石壁,據《隨園詩話》雲:“往來士大夫,往往阻風小泊,輒有題句”。老僧默默,曾刻有一詩集,可惜後來被火焚了。曹寅來此,從晨至暮,“徘徊不能去”,可見對燕子磯奇石愛之至深。曹雪芹的父親曹頫,極有文才,騎馬都在看書,能詩善文,是否寫過詠石詩,小編未見,但從他親自主持建造的“大觀園”的景觀佈局來看,他也是極愛石的。一進園門,“下面自石臺階,鑿成西番蓮花樣”,“雪白粉牆,下面虎皮石,砌成紋理,不落富麗俗套”,迎面是奇石疊成的假山,只見“白石崚嶒,或如鬼怪,或似猛獸,縱橫拱立”;“進入園內,更有奇峰異石,賈政(即曹頫)見了,自是歡喜”。

《紅樓夢》因何又名《石頭記》?

曹雪芹本人更是愛石。他在北京西郊的新居,有小溪阻路,溪上有石橋,見土屋四間,砌石為壁,垣堵不齊,戶牖不全,然卻有陋巷簞瓢之樂,醉月迷花之趣。曹雪芹近鄰明君之居室,題名“養石軒”,曹常至養石軒與友人高談闊論。可見他們都是愛石頭的。曹雪芹不僅是位作家,還是位詩人和畫家,他長於畫石,郭敏《題芹圃畫石詩》雲:“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見此支離,醉餘奮掃如椽筆,寫出胸中塊壘時”。曹雪芹酒後畫石,傲骨嶙峋,正是石如其人。曹雪芹還寫過自題畫石詩:“愛此一拳石,玲瓏出自然;溯源應太古,墮世又何年;有志歸完璞,無才去補天;不求邀眾賞,瀟灑做頑仙”。詩言志,畫石,詠石,都是曹雪芹胸臆的抒發。這與《石頭記》中的“無才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只因鍛鍊通靈後,便向人間惹是非”,可謂異曲同工。愛石、賞石、畫石、詠石、與石同居,曹雪芹堪稱“石痴”了!深受佛、道思想影響的曹雪芹,他在經歷了家道興敗、世態炎涼、身處困境之際,他便自喻“頑石”,因“無才去補天”,無法解決社會和家庭的種種矛盾,只得“瀟灑做頑仙”了。把這位“頑仙”在人世間“惹是非”的經歷記錄下來,這就是《石頭記》。

《紅樓夢》因何又名《石頭記》?

除了作者生於石頭城且自幼愛石,《石頭記》書中也有石頭貫徹始終。主人公是賈寶玉,賈寶玉者“假寶玉”也。他銜玉而生,從孃胎中帶出的“通靈寶玉”是一枚大如雀卵,燦若明霞,瑩潤如酥,五色花紋纏護的美石頭。這塊被叫作“通靈寶玉”的石頭,經諸多考證認為是雨花石!曹雪芹少年時代生活在南京,南京最美的石頭就是雨花石,他既然愛石,不可能不接觸雨花石。南京博物院舉辦的《紅樓夢》展覽中,展出許多用瑪瑙質雨花石雕刻的煙具等工藝品。而且明清時代,雨花石被世人視為珍寶,當時的曹府中不可能沒有雨花石。曹雪芹“愛此一拳石,玲瓏出自然”,在南京形如“拳石”而又“玲瓏自然”的,只有雨花石;大如雀卵,燦若明霞,瑩潤如酥,五色花紋纏護的,非雨花石莫屬。

《紅樓夢》因何又名《石頭記》?

雨花石需要放在水中才顯得玲瓏透剔,石無水而不靈,水無石而不清。賈寶玉既然是石之化身,而“女兒是水作骨肉”(冷子興語),所以他終日泡在女兒國裡,顯得靈秀神奇,一旦離開女兒他就發癲發痴黯然失色了。

《紅樓夢》因何又名《石頭記》?

綜上可知,曹雪芹的成長環境、愛石之情、賞石之悟促使了其將這部鉅著命名為《石頭記》,可謂一切“因石而起”,是石頭成就了這部鴻篇鉅著!

(完)

圖片來源:網路

關注“奇石圈”,看盡天下好石頭

瞭解更多奇石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qishiquan9527←長按螢幕,即可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