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3個月能睡整覺,4個月卻變睡渣睡眠倒退期,寶媽瞭解下

文丨美媽很帥

今天上午跟久未見面的寶媽小樞在M記見面,發現她憔悴了不少,黑眼圈非常明顯,剛要問她怎麼回事,擅於察言觀色的她,在我還沒問之前就數了一頓她家寶寶的不是。

原來,她家寶寶這段時間非常難帶,睡覺常常在睡夢中哭泣,甚至尖叫著醒過來。要是放在一個月前,寶寶醒來後只要輕輕撫摸幾下就能重新進入夢鄉,但現在不管用了,要小樞跟她說話、唱兒歌,知道媽媽在身邊了,才慢慢睡著。

更糟糕的是,不是白天還是夜裡,寶寶都睡得很輕,睡眠週期短,入睡困難,還異常黏人,脾氣暴躁。

寶寶3個月能睡整覺,4個月卻變睡渣睡眠倒退期,寶媽瞭解下

透過冬日溫暖的陽光,我看了看正在嬰兒車酣睡的寶寶,又看了看一臉苦惱的小樞。就在一個月前,小樞還贊他們家的寶寶是天使呢,3個月就能睡整覺了,然而剛舒服了一個月,小樞卻要重新開啟哄睡模式,難怪她會崩潰。

明明3個月齡就能睡整覺了,到了第4個月卻瞬間變成睡渣?原因很簡單,睡眠倒退期到了。

荷蘭兒童心理發展研究專家弗蘭斯·普洛伊指出,寶寶的睡眠倒退期有3個,分別是第4個月,第8個月和第17個月,在此時間,寶寶通常會出現典型的3C現象:又哭又鬧(Crying),過分依賴(Clingness)以及脾氣暴躁(Crankiness)。

雖然處於睡眠倒退期的寶寶有些難帶,但這個階段卻是寶寶實現心智飛躍的黃金期。家長需要給予寶寶更多的耐心與關愛,以幫助寶寶完成心智的發展。

寶寶3個月能睡整覺,4個月卻變睡渣睡眠倒退期,寶媽瞭解下

那麼在這個時期,父母怎麼做,能夠幫助寶寶更好地成長呢?在這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嬰兒的睡眠週期的特點。

嬰兒與成人的睡眠週期都是由快速眼動睡眠(REM)與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組成,並且一般要經歷四個睡眠階段:

非快速眼動睡眠第1階段:此時寶寶睡眠極淺,很容易醒過來。

非快速眼動睡眠第2階段:身體得到放鬆,心跳速度放慢,肌肉進一步放鬆。此階嬰兒持續時間比成人短很多,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增加。

非快速眼動睡眠第3階段:全身處於完全放鬆狀態,進入深度睡眠,但這個階段持續時間較短,這個階段即將結束後,寶寶將進入一個新的睡眠週期,重新進入REM的淺睡眠狀態。

寶寶3個月能睡整覺,4個月卻變睡渣睡眠倒退期,寶媽瞭解下

快速眼動睡眠:睡眠淺,容易醒,夢多,嬰兒的快速眼動睡眠時間是成人的2倍多。如果你仔細觀察,一定會發現這個階段的寶寶,會頻繁地轉動眼睛而且速度非常快。為什麼會這樣的呢?因為寶寶的大腦正在處理白天活動時的各種資訊。

所以,此時大腦是非常活躍的,流向大腦的血液比平常增加了1倍,這種刺激有利於大腦神經元的連線。這也是為什麼科學家認為,快速眼動睡眠能深度促進大腦發育的原因。因為這個階段持續的時間較長,所以嬰兒比成人醒來的次數更多,遇上睡眠倒退期,那就更難達到深睡眠了。

寶寶3個月能睡整覺,4個月卻變睡渣睡眠倒退期,寶媽瞭解下

接下來,我們瞭解一下,如何幫助寶寶順利度過睡眠倒退期。

①記錄寶寶的睡眠週期

記錄寶寶的睡眠週期是非常必要的,只有你瞭解他何時醒來,何時入睡,何時進入深度睡眠,才能從容對應對,帶起來就不那麼累了。

首先,記錄寶寶從閉眼開始至身體完全放鬆需要多長時間。接著抬起他的手臂做個小測試,手臂落下時軟綿無力,表明寶寶已進入深睡眠;要是還受肌肉控制,那說明還沒進入深睡眠。

要是寶寶眼睛頻繁地動來動去,肢體活動特別多,說明處於淺睡眠狀態。此時有兩種可能,要麼即將醒來,要麼開始進入下一個睡眠週期,不管哪種,都別吵醒他。

堅持記錄三四天,摸出寶寶的睡眠規律,你就能從容不迫地應對了。

寶寶3個月能睡整覺,4個月卻變睡渣睡眠倒退期,寶媽瞭解下

②過度哄睡弊端多

有些寶媽看到寶寶一哭就給寶寶吃奶,或者看見寶寶或者踢腿哼唧直接將其抱起來,久而久之,寶寶就形成依賴,非要吃奶或者抱起來哄才睡。這樣自己累,寶寶也睡不好,還有可能影響發育。你想一下,寶寶本來有可能進入下一個睡眠週期的,你這一抱,他就醒了,睡眠時間就變短了。

處於快速眼動睡眠的寶寶會睡很多夢,愛踢腿哼唧,此時家長輕輕撫一下的背就能很快入睡,這個方法用在我兒子身上百試不爽。當然,寶寶們的個性不盡相同,找到適合你家寶寶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寶寶3個月能睡整覺,4個月卻變睡渣睡眠倒退期,寶媽瞭解下

③多運動

適當的運動能消耗掉寶寶多餘的精力,更容易進入睡眠與深度睡眠。家長可以買些墊子回來鋪在地板上,覺醒的時候讓寶寶多趴臥、多翻身、多爬,寶媽有空時也可以搜尋一些教學影片給寶寶做下起坐運動、踢腿運動、彎腰運動,訓練寶寶的動作能力。

④睡前讀繪本

大腦有個特點,就是“用進廢退”,睡眠倒退期了是心智發展的飛躍期,此時寶寶能感受較大的壓力,睡前念一兩則小故事給寶寶聽,不但能放鬆神經以幫助寶寶入睡,還能增強記憶力,幫助大腦建立起更加豐富的大腦連線。

參考資料:《神奇的飛躍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