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唯一歷事三朝的異姓王,號稱“忠勇”,史家懷疑他包藏有禍心

明朝唯一歷事三朝的異姓王,號稱“忠勇”,史家懷疑他包藏有禍心

明太祖朱元璋生前曾定下一條祖制,即:異姓生不能封王。

即朱元璋的洪武元年算起,到崇禎十七年止,大明長達276時間裡,幾乎沒有一個生前得封王爵的異姓王——僅有“忠勇王”金忠是個例外。

金忠原名也先土幹,先祖是元世祖時期的恆陽王也先不花,其本人在北元集團有很有聲望,卻為阿魯臺所深忌,於明成祖朱棣第四次北征時投降了明朝。

朱棣用兵急如風雨,前面的三次北征,把北元殘餘勢力打得屁滾尿流。

這第四次北征,北元軍隊知道他來了,遠遠避遁,連個照面也不打。

朱棣惆悵加憤懣,只好沮喪地空手而歸。

哪料到也先土幹風塵僕僕前來投奔,一時喜出望外,把朱元璋定的祖制扔一旁,賜其“金忠”之名,封“忠勇王”,賜冠帶織金襲衣,命坐列侯下。

金忠雖得封“忠勇王”,但只是一個象徵性的王,從“命坐列侯下”一語可知,待遇還低於侯爵,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王爵。

明朝唯一歷事三朝的異姓王,號稱“忠勇”,史家懷疑他包藏有禍心

饒是如此,金忠也已經樂開了花,史稱:“班師在道,忠騎從,數問寇中事,眷寵日隆。”

朱棣的第四次北征發生在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第二年,即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在金忠的極力鼓動下,朱棣又發動第五次北征。

而在這次北征中,朱棣仍舊“不遇敵”,並在班師途中離開了人世。

由是,後世有史家懷疑金忠並非真心投降明朝,而是作為一名間諜打入大明高層,並加害明朝皇帝。

而且,《李朝實錄•世宗實錄》卷二十五有提供了這樣一條佐證:“忠勇王自請招安韃靼,扈駕而行,未知去向。皇帝行在所雨冰如瓦,軍人或折臂或碎頭而死,馬亦多折項而死。皇帝以此,勞心而崩。”

明朝唯一歷事三朝的異姓王,號稱“忠勇”,史家懷疑他包藏有禍心

按照這條記載,似乎是金忠有意鼓動朱棣出征,並導引朱棣到了一個環境惡劣的處所,然後自己偷偷玩失蹤,最終,六月大冰雹不期然而至,“皇帝行在所雨冰如瓦,軍人或折臂或碎頭而死,馬亦多折項而死”,朱棣因此“勞心而崩”。

不過,查《明太宗實錄》和隨軍人員楊榮所著《北征記》,金忠並非中“未知去向”,他和陳懋同為前鋒,且在六月之前,一直與朱棣所在的大軍在一起。直至六月十六日(己未),朱棣“命寧陽侯陳懋、忠勇王金忠率師前進”,他才脫離大軍前去搜索阿魯臺。並且在六月二十日(癸亥)也返回了大軍。朝鮮人之所以記金忠“未知去向”,那是他們身為外人,不知明軍部署而已。

如果摒除掉金忠是間諜的成見,則金忠鼓動朱棣發起第五次北征的出發點其實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其不過是希望藉助明軍的力量一舉摧毀阿魯臺以洩己憤。

《明太宗實錄》卷二六七記:金忠鼓動朱棣再次北征的理由就是不斷陳述韃靼阿魯臺“弒主虐人,違天逆命,數為邊患”。

金忠是否謀害朱棣,不妨從《明太宗實錄》和《北征記》全程跟蹤朱棣從宣佈班師到死亡這段時間裡其本人的表現。

明朝唯一歷事三朝的異姓王,號稱“忠勇”,史家懷疑他包藏有禍心

班師時間是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六月二十一日(甲子),朱棣親率騎兵為東路,武安侯鄭亨率步卒為西路,“期會開平”。

七月十四日(丁亥),朱棣在帳殿中詢問中官海壽何時可以返回北京,並別有用心地對隨行內閣大臣楊榮、金幼孜說了一番話:“東宮歷涉年久,政務已熟,還京後,軍國事悉付之,朕惟悠遊暮年,享安和之福矣。”似乎是在交代後事。

從朱棣急於回到北京、並向楊榮傳遞將“軍國事悉付”皇太子朱高熾的跡象來看,他應該已經感到身體不適了。

《明太宗實錄》卷二七三記:七月十六日(己丑),朱棣到達蒼崖戍後“不豫”,讓大軍“嚴部伍,謹哨瞭,毋忽”。

明朝唯一歷事三朝的異姓王,號稱“忠勇”,史家懷疑他包藏有禍心

七月十七日(庚寅),朱棣到達榆木川,《明太宗實錄》,卷二七三稱“上大漸”,他急匆匆地召見英國公張輔,留下了“遺命傳位皇太子,且雲喪服禮儀,一遵太祖皇帝遺制”之言。

七月十八日(辛卯),明太宗朱棣在榆木川駕崩。中官馬雲等立即會同大臣楊榮、金幼孜商議,“以六師在外,秘不發喪,密與大學士楊榮、金幼孜議喪事一遵古禮含殮畢,載以龍輦,所致御幄朝夕上食如常儀”。

七月十九日(壬辰),明軍至雙筆峰,楊榮與海壽馳訃皇太子朱高熾。。

再看金忠以後有表現。

朱高熾即位後,稱讚金忠,說:“卿,朕金日磾也。”加封其為太子太保。

朱瞻基即位後,於宣德三年(1428年)北征兀良哈蒙古。金忠踴躍請從,有人擔心他會一去不返,朱瞻基卻力排眾議,同意其帶兵出擊。最終,金忠擒獲幾十人並牛馬來獻。

宣德四年(1429年),加金忠太保。

宣德六年(1431年),金忠老病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