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文化:你知道月亮,月宮,看看古人是怎麼賞月的

說起月亮大家都知道,對於月亮也是情有獨鍾啊,古人對月亮的美麗的傳說也是很多啊,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月宮泛指月完獲義則指月中的宮最。相傳月亮中不僅有宮殿,還有人物樹木、動物等。月宮中的動物有二,一是金蟾,一是玉兔。屈原在其撼世之作《天問》中有“夜光何德,死則有育?厥利維果成熟上市何,而顧菟在腹”的疑問。據考,這裡的顧菟”就是蟾蜍。由此,月宮又稱“蟾別釐官,唐人許晝《中秋動中月》詩謂“應是蟾宮測有情,每連秋半倍澄清”;月輪又稱“蟾嫦娥。,唐人曹松詩謂無雲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盤上海涯”;月光又稱“蟾光”,明人童軒《中秋對月》請謂“吟筒南樓思爽然,蟾光飛上一輪圓。

傳統節日文化:你知道月亮,月宮,看看古人是怎麼賞月的

月宮中的另一種動物是玉兔(也叫金兔、白兔),它是漢代開始出現的。《太平御筆》所引的兩則文字都談到了這一點。劉向《五經通義》一般地說月中有兔:“月成了金兔、玉兔等美稱中有與綜蜍。這一觀點被當代及後世人渲染,兔變孝詩即謂:“明明三五月,垂影當高樹,攢柯半玉蟾,從葉映金兔!”玉兔在月官晉劉中何干?搗藥!樂府中就有此說:“採取神藥若木端,白兔長跪搗藥蝦蟆丸。”晉傅玄的《擬天問》也說:“月中何有?白兔搗藥。”因為月宮裡有兔子,月亮也被稱作金兔、玉兔、蟾兔,並演化出兔兒爺、月宮馬及供兔兒爺之俗。據說,月亮裡的玉兔和金蟾今天也還能看得到。

傳統節日文化:你知道月亮,月宮,看看古人是怎麼賞月的

漢晉以來,還有月宮桂樹之說。《太平御覽》引《淮南子》雲:“月中有桂樹唐段成式的《西陽雜姐·天咫》更演繹出吳剛伐桂的故事,說月桂高達五百丈,河西吳剛學仙被謫,罰他在這裡砍桂樹,但這桂樹隨砍隨合,永無盡日,就像西方盜火者普羅米修斯的心臟一樣。由此,人們又稱月亮為桂月、桂輪,稱月宮為桂窟、桂宮,並比喻科舉考中為月中折桂、蟾宮折桂,並演化出賞桂、飲桂花酒之俗,當然,月宮傳說最美麗動人的還要算嫦娥奔月的故事了。漢代《淮南子·覽冥》記載說:後界向西王母求得不死之藥,而其妻恆娥偷來吞了,成仙奔月,可到月宮裡卻變成了蟾蜍。

傳統節日文化:你知道月亮,月宮,看看古人是怎麼賞月的

唐徐堅《初學記·卷一》引古本《淮南子》雲:娥“託身月宮,化為蟾蜍,而為月精”。嫦娥變蟾蜍的說法或許有倫理道德的考慮,因為她乎有些不忠實於自己的丈夫。因而,除變作蟾蜍外,她還要不停地執料搗藥,李額的《寄遠》詩就說:“嫦娥搗藥無窮已,玉女投壺未肯休。”總之,嫦娥在月宮中是寂寞孤單、冷冷清清的。許多詩人文士為她的處境惋惜。李商隱的《嫦娥》詩寫道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傳統節日文化:你知道月亮,月宮,看看古人是怎麼賞月的

中秋節的節物、節俗大多是和月亮有關的,拜月、玩月就是如此。顯然,拜和玩有著不同的性質,拜是信仰的,玩是娛樂的,先有拜然後才有玩,儘管在後世它們是共同存在的。拜月是一種禮拜月亮的習俗,也叫祭月、供月、禮月、供兔爺、齋月官等。作為中秋節俗的拜月大體形成在唐代,但秋夕禮月則是古已有之。《禮記》雲:“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夕月”也就是在秋分的晚上祭月,在古代是和春天的祭日相對的。這應該是祭月的先河。到漢代,賞月風俗形成。

傳統節日文化:你知道月亮,月宮,看看古人是怎麼賞月的

相傳漢武帝曾建造“俯月臺”,用以賞月,名叫“眺蟾”,俯月臺下又挖有影娥池,是用來映現臺上宮娥嬪妃的。每當登樓眺月時,影入池中,如仙人乘舟,笑弄明月一這便是寫在月日官中時賞月、玩月之始。漢人又因中秋無月可嫦娥賞而作《霜娥怨》樂有,這便是詠月之,此後,賞月、玩月、弄月,不一而足,至唐開元天寶年間,唐宋以前,關於拜月的記載比較少見;而當此兩代,祭月之風已頗盛,和賞月之舉聯絡在一起的。到明清時代,這種風習更加盛行不衰。明清戈京的俗,多是十五日晚間家人團聚,等月亮升起之後,開始拜月。最簡單的是“徒的望空(朝向月亮)而祭,有的則將刻有桂殿蟾宮的大月餅鑲在木架上當神位,更有用月光馬兒當神位的。焚香禮拜後,撤供,焚月光馬兒,或分食團圓餅。

傳統節日文化:你知道月亮,月宮,看看古人是怎麼賞月的

清代,拜月仍是一項國家祀典,《帝京歲時紀勝》說:“至於先丁後社,享眾把秋成,西郊夕月,乃國家明裡之大也。”由此可以看出先秦“秋夕月與後世中秋祭月一脈相承的關係來,和北京的拜月相對,江南有“齋月宮”之俗。顧《清嘉錄》記蘇州此俗雲:“(中秋皮)每戶瓶蘭、香燭,望空頂禮,小兒女膜拜月下,嬉打燈前,謂之齋月官月官不供月光馬兒,而是供小財神,大小盈尺,並設有臺閣、几案、衣冠、樂器等什物,俗稱“小擺設”。與之相比,華北一帶的月光馬兒卻要氣派得多。一般為木刻彩印,稱“神紙”。

傳統節日文化:你知道月亮,月宮,看看古人是怎麼賞月的

七夕節女乞巧、男乞文,中秋拜月何所祈求呢?按一般的說法看,“男不拜月”因為月為太陰,女屬陰、男屬陽,故女拜男不拜。但實際上,舊時男人不僅少不得玩月,就連拜也要的。比如清代,一般是女子主祭,全家叩拜,因此,相對於女子的析願,男子也有所祈願。《新編醉翁談錄》具體解釋說:“京師賞月之會,異於他鄉,頗城人家,不以貧富,自能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飾之,登樓或於庭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峨,圓如潔月

傳統節日文化:你知道月亮,月宮,看看古人是怎麼賞月的

與拜月相對,賞月、玩月的娛樂成分極大,一如元宵節的觀燈、賞燈,賞玩月華之風在漢武帝的時候已經大盛,其後相沿不斷。尤其到盛唐的風流皇帝唐玄宗時代,此俗盛極。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玄宗與楊貴妃每年都要在太液池賞月,後來還修了專供賞月的“賞月臺”。《龍城錄》還記載了天師作法,唐玄宗得以中秋遊月官的傳說。在民間,賞月玩月風習也頗盛行,尤其是文人墨客,常三五邀集,對月酌酒,酒酣賦詩。緣此,當時傳下來的此類詩作大約超過寫任何一個節日的,因此月亮的傳說也是很有豐富色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