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進士“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和“同進士出身”有何區別

《清史稿·選舉志三》有載:有清科目取士,承明制用八股文。三年大比,試諸生於直省,曰鄉試,中式者為舉人。次年試舉人於京師,曰會試,中式者為貢士。天子親策於廷,曰殿試,名第分一、二、三甲。

科舉制度是古代封建社會時期,國家透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科舉從開創時日起一直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最後一次科舉考試為止,一共經歷了一千二百多年。科舉制度從制定初期就是定期舉行,唐朝和宋朝初期都是每年舉行一次,到宋朝後期改為三年舉行一次。

科舉考試主要分為地方的鄉試、中央的省試以及殿試,鄉試第一名為“解元”,省試第一名為“會元”,殿試第一名為“狀元”。

同為進士“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和“同進士出身”有何區別

唐朝時期科舉考試分為秀才、俊士、進士等科目,考試內容有實時政務、雜文等,到了明清時期諸多科目被取消,改為考八股文。

清朝時期科舉考試一共分為四個等級,分別為: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

童試是最低等的考試,考試合格者被稱為“秀才”,鄉試是省級考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合格者被稱為“舉人”,第一名為“解元”;會試需要進京趕考,在鄉試後的第二年舉行,合格者被稱為“貢士”,第一名為“會元”,而殿試則是最高等級的考試,在會試後舉行,考試合格者為被稱為“進士”,第一名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

同為進士“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和“同進士出身”有何區別

在一些古裝電視劇中,雖然有許多進士,但卻有不同的叫法,那麼,同為進士“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和“同進士出身”有何區別?

進士是殿試之後考生的稱呼,因為不存在淘汰的規則,所以殿試之後所有的考生都被稱為進士,只不過會按照考試的名次有不同的稱呼。

考試後前三名為一甲,狀元、榜眼、探花合稱為三鼎甲,被賜名“進士及第”,二甲被賜為“進士出身”,三甲被賜為“同進士出身”,除去一、二、三甲外都稱為進士。

《清史稿·選舉志三》中記載:一甲狀元授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

同為進士“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和“同進士出身”有何區別

殿試評選出結果後,前三名的“一甲”進士就會被授予官職,成功進入仕途。一般情況下狀元會被分配到翰林院做正六品“修撰”,其官職比現在的正處級別要高一點,榜眼和探花則被分配到翰林院做正七品“編修”,官職相當於現在的正處級。

有很多人疑惑“翰林院”是什麼地方?為什麼狀元都會被分配到這裡?其實,翰林院就相當於“幹部培養基地”,這裡是“士族”的聚集地,新中選的大臣都會被分配到這個地方進行培訓、學習,在這個特殊部門進行深造後,會透過其能力,分配到內閣、六部或者其他部門任職,官職只會增不會減,有些能力強的人會直接提升幾品都是有可能的。

同為進士“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和“同進士出身”有何區別

《清代科舉考試述錄》中有記載:凡科舉中之五貢、舉人、進士、皆謂之出身,而以進士為止,類於今之學位。官職有升轉,而由考試得來之出身,終身帶有不可移易。

被賜“進士出身”的人,會再進行一次“朝考”,成績合格的人會被封為“翰林院庶吉士”,進入翰林院中實習,經過深造之後會再一次進行考試,成績合格者會被晉升為“進士及第”,然後在一步一步晉升,而成績不合格的人就會被指派到任意一個空缺的地方就職。

同為進士“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和“同進士出身”有何區別

“同進士出身”的地位遠不如前兩個檔次的人,不僅無法進入翰林院學習,就連被指派到地方為官,也要挑選進士出身選剩下的。

科舉考試是古代選拔人才最公平的方式,它能讓一些出身中下層的人,可以透過考試改變命運,所以在古代的官職選拔中有著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