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熹王后——朝鮮版劉娥再世,輔佐三代君王的傳奇女性

作者:正二位都承旨

“初,仁宗即位尚少,太后稱制,雖政出宮闈,而號令嚴明,恩威加天下。左右近習亦少所假借,宮掖間未嘗妄改作。”

這段記載源自《宋史·列傳第一·章獻明肅劉皇后》,文中所描述之人,正是宋朝歷史上著名的賢后劉娥。年少時期的劉娥父母雙亡,可謂是嚐盡了人世間的辛酸,直至認識了襄王趙元侃(後來的宋真宗)才得以改變命運。真宗駕崩後,貴為皇太后的她本可以效仿前唐武則天,實現獨攬天下的偉業,但劉娥卻不改初心。養子宋仁宗趙禎親政後,逐步撤銷垂簾聽政,聽政十一年間內外肅然奉公,以致於後人讚譽“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

劉娥的故事,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成為人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歷史人物。在毗鄰中國的朝鮮王朝歷史上,亦存在一位著名的賢妃,她就是世祖大王李瑈的原配、貞熹王后尹氏。論出身,或許尹氏並沒有劉娥那般艱苦,但她仍然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婦德”的重要性,盡心輔佐三代君王,晚年時主動功成身退。那麼,歷史上的貞熹王后尹氏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呢?她與聞名後世的仁粹大妃韓氏之間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呢?本期,承旨為各位權威揭曉。

貞熹王后——朝鮮版劉娥再世,輔佐三代君王的傳奇女性

宋真宗趙恆的第2任皇后、宋仁宗趙禎的養母——劉娥(劉濤飾)

根據《朝鮮王朝實錄·成宗康靖大王實錄》記載,貞熹王后尹氏,本貫京畿道坡平,於永樂十六年(公元1418年)十一月十一日生於江原道洪川公衙,父親是時任清州判官的尹璠,母親是參贊議政府事李文和之女,她是家裡最小的女兒。坡平尹氏,在當時屬於名門大姓,其遠祖尹瓘曾輔佐高麗王朝第16代國君、睿宗王俁,位列太保門下侍郎,幫助睿宗開疆擴土,武風之彪悍名流青史。

由於尹瓘生前取得的豐功偉績,故使坡平尹氏取得長久發展,宗族繁茂延綿,以致於太祖大王李成桂開國建制時,都無法忽略坡平尹氏的存在,加封判三司事尹虎等一批功臣子弟,對他們恩惠有加。到了尹璠這代,坡平尹氏儼然成為了兩班貴姓,在朝野上佔據著不可忽視的話語權。

尹氏自打出生之日起,就與常人不同,貌似歷史上的著名人物都有點特殊之處。《實錄》記載尹氏

“生而婉淑,稟資異常”

,翻譯過來就是性情溫婉、天資聰慧,因此十分討尹璠夫婦喜愛。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初春,15歲的晉平大君李瑈出閣讀書,時任朝鮮國君的世宗大王李裪為了給自己兒子婚配,專門派遣一位監察官來到尹璠家。據《大東野乘·卷五十六》的描述,當時興寧府大夫人李氏把大女兒帶出來,打算將她推薦給監察官。正當眾人談笑之際,留著短髮的小尹氏悄悄躲到母親背後,藉著餘光偷看大人聊天。

貞熹王后——朝鮮版劉娥再世,輔佐三代君王的傳奇女性

世祖李瑈的原配、懿敬世子與睿宗的生母、貞熹王后——尹氏(金美淑飾)

貞熹王后——朝鮮版劉娥再世,輔佐三代君王的傳奇女性

世宗大王李裪(宋康昊飾)與昭憲王后沈氏(全美善飾)

見小女兒淘氣,李氏略顯尷尬,就用手把她的頭輕輕摁回背後,然後小聲責備她不懂事。李氏母女這一幕,引起了監察官的興趣,他頗為佩服對方膽氣,反而笑著想見見小尹氏。當小尹氏端坐在面前時,監察官讚不絕口,當即回宮向世宗稟報,就這樣敲定了李瑈和小尹氏的嘉禮,成就了往後的一段佳話。

《大東野乘·卷五十六》

初以貞熹王后之兄議婚,監察可氏至其家。主夫人奉處女而出,與之對坐,貞熹年尚少,短衣童發,隱於主夫人之後而觀之。主夫人推入之曰:“汝之坐次尚遠,何敢出頭乎?”可氏告於主夫人曰:“其阿只氣像不凡,非尋常之比,請更觀之。“嘉嘆不已,入闕啟之,遂與定禮。可氏知人之鑑,至今稱之。

雖然《大東野乘》被韓國史學界定義為野史雜談,可信度大打折扣,但透過此軼事,不難看出尹氏過人的膽量。很快,晉平大君李瑈和尹氏的嘉禮如期舉行,嫁入王族的尹氏被賜予“三韓國大夫人”的爵號(後改賜“樂浪府大夫人”),自此開啟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生。

在傳統的封建專制時代,女人是男人的附庸品,這是一條禁止逾越的紅線,否則就會被冠以“不守婦德”,遭到世人的謾罵和唾棄。尹氏嫁入王族後,對世宗夫婦十分尊敬,涉及衣食起居都要親自操持,所以很得他們歡心。時間久了,世宗夫婦也覺得自己這個兒媳婦很孝順、肯吃苦,逐漸把一些宮廷事務交給她處理。

貞熹王后——朝鮮版劉娥再世,輔佐三代君王的傳奇女性

景福宮光化門

貞熹王后——朝鮮版劉娥再世,輔佐三代君王的傳奇女性

夜幕下的景福宮勤政殿

尹氏侍奉世宗夫婦,看似弘揚孝道,其實包含著極深的動機。縱觀朝鮮王朝歷史上那些叱吒宮廷的傳奇女性,她們身上均有著共同點,那就是透過爭取當權者的信任,為實現自己的理想奠定基礎,例如成宗朝的廢妃尹氏、中宗朝的文定王后、哲宗朝的哲仁王后等。顯然,尹氏似乎並不甘心以王子夫人的身份走完一生。

正統四年(公元1439年)九月十五日丙申,尹氏在景福宮內誕下李瑈的嫡長子、桃源君李暲,訊息一經傳出,宮廷內外是議論紛紛。要知道,朝鮮宮廷戒律森嚴,除王世子及王世孫外,宗親王子在受封爵號後,都要一併離開宮廷前往自己的府邸居住。換句話是,只有儲君才有資格住在宮裡,否則後果是很嚴重的事情。可是,尹氏居然能夠在禁中產子,說明世宗夫婦對尹氏十分眷愛,也從側面折射出首陽大君李瑈的特殊政治地位。

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二月十七日,在位三十三年的世宗大王李裪薨逝,王世子李珦身穿冕服在先王靈柩前即位,是為文宗大王。文宗李珦當了28年的儲君,登基時已經37歲,這在朝鮮歷史上尚屬首例。文宗是一位守成之君,即位後繼續秉持著世宗的治國方略,勤治國、嚴律己、厚待民,深得官民擁護,完全有能力延續世宗開創的繁華盛世。

貞熹王后——朝鮮版劉娥再世,輔佐三代君王的傳奇女性

世宗李裪嫡長子、朝鮮王朝第5代國君、文宗大王——李珦(金泰佑飾)

貞熹王后——朝鮮版劉娥再世,輔佐三代君王的傳奇女性

文宗李珦很擔心自己死後,年幼的王世子處境艱難

只可惜,勵精圖治的文宗身體孱弱,在位僅2年便撒手人寰,享年39歲。彌留之際,躺在病榻上的文宗授意領議政皇甫仁、右議政金宗瑞、兵曹判書趙克寬等人為顧命大臣,委託他們輔佐年幼的王世子,這是一位父親在即將死去時對兒子的依依不捨。景泰二年(公元1452年)五月十八日,文宗的獨子李弘暐即位於景福宮勤政門,是為端宗大王,成為朝鮮王朝第6代國君。

端宗李弘暐的即位,給當時的朝鮮政壇帶來了不小的波瀾。因為自太祖開國以來,幼主登基的案例是頭一遭,這不僅讓有識之士憂心忡忡,而且讓野心家們蠢蠢欲動,至少被世宗寄予厚望的首陽大君李瑈不會無動於衷。透過對《世宗實錄》、《文宗實錄》和《魯山君日記》(亦稱《端宗實錄》)三本史料的考證,承旨發現,有一類矛盾始終伴隨著朝鮮王朝,那就是兩班集團與王室宗親間的爭權奪勢。

眾所周知,世宗李瑈的父親、太宗大王李芳遠就是依靠政變上位的,太宗李芳遠之所以敢當著太祖李成桂的面發動兵變,其中就存在無法調和的權力歸屬方面的矛盾。以鄭道傳為首的開國功臣寄希望打壓李氏宗親的氣焰,從而爭取王廷上的話語權。可是,以靖安大君李芳遠為首的王室宗親卻看不慣老頭們的咄咄逼人,隨即雙方爆發血腥衝突,結果李芳遠清算了開國功臣,逼著父親和哥哥禪位,自己則坐上了龍椅。此情此景,彷彿再次重現於端宗時代。

貞熹王后——朝鮮版劉娥再世,輔佐三代君王的傳奇女性

太祖李成桂嫡四子、靖安大君、太宗大王——李芳遠(張赫飾)

貞熹王后——朝鮮版劉娥再世,輔佐三代君王的傳奇女性

公元1398年8月26日,靖安大君李芳遠發動政變,清算開國功臣

承旨曾在《魯山君——苦海無涯的朝鮮君王,何苦生於帝王家的世間無奈》一文中提及,皇甫仁和金宗瑞是兩班地方官出身,代表著兩班集團的利益,他們歷經風風雨雨才步入權力中樞,註定不會允許他人染指自己的權勢。同時,以首陽大君李瑈、安平大君李瑢、錦城大君李瑜等人為首的王室宗親迫切需要確立自己在朝野的位置,自然也不希望看到兩班貴族的權勢過大。於是,圍繞著權力歸屬問題,兩派人馬開始了更激烈的黨爭角逐,火藥味越來越濃,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十月十日黃昏,隱忍許久的首陽大君李瑈決定先發制人,效法祖父太宗大王,在自家府邸召集了權擥、韓明澮、洪達孫等心腹重臣,宣稱王廷內有奸臣,隨後舉起靖難大旗,藉口自己帽角遺失,趁著夜色錘殺顧命大臣金宗瑞,然後帶著100名侍衛甲士迅速衝入景福宮,四處搜捕兩班集團的成員,史稱【癸酉靖難】。

癸酉靖難在朝鮮王朝歷史上可謂是名氣爆棚,有“小靖難”之稱。首陽大君李瑈藉口“清君側”,與中國明朝時期的明成祖朱棣發動的“靖難之役”如出一轍,都是透過非法途徑搶奪最高權力。唯一不同的是,朱棣逼走了自己侄子,最後留下千古謎團;李瑈逼死了自己侄子,還剝奪了他的名分,索性連牌坊都不立了,乾脆把壞人做到底。

貞熹王后——朝鮮版劉娥再世,輔佐三代君王的傳奇女性

公元1453年10月10日,首陽大君李瑈發動政變,史稱【癸酉靖難】

貞熹王后——朝鮮版劉娥再世,輔佐三代君王的傳奇女性

景福宮勤政殿內的王座

無庸置疑,首陽大君李瑈發動的政變,颳起了腥風血雨,整個漢陽城內瀰漫著一股肅殺氣息。此時此刻,身為妻子的尹氏又在做什麼呢?《實錄》記載她親自送丈夫出門,並且親手為其披上軟甲。由於年代久遠,我們無法得知尹氏的心境,但從她的所作所為來看,可以肯定尹氏已經做好了殺身成仁的準備。

《朝鮮王朝實錄·魯山君日記》

及中門,慈聖王妃提甲被之。遂衷甲,率家僮林於乙雲,單騎往宗瑞家。

幸運的是,首陽大君李瑈成功控制了端宗李弘暐,還趁勢將皇甫仁、趙克寬、尹處恭等人盡數抓捕處死,徹底掌控了朝局。四年後,不堪重負的端宗李弘暐決定把王位禪讓給自己叔叔,理由是

“予幼衝不知中外事”

。經過一番假心假意的推辭,李瑈頭戴翼善冠、身穿袞龍袍,在群臣的歡呼聲中登基即位,心滿意足地坐上了龍椅,是為世祖大王,取代端宗君臨天下。而端宗李弘暐則被尊為“恭懿溫文上太王”,與懿德王大妃宋氏一起移居昌德宮,淪為有名無實的珍稀動物。

世祖李瑈上位後,開始大加封賞靖難功臣,自然不可能漏了尹氏。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七月二十日,世祖李瑈在勤政殿頒佈教旨,正式冊封尹氏為朝鮮王妃,群臣上尊號“慈聖”,並很快得到宗主國明朝的承認。此時此刻,想必尹氏感慨萬分,曾經的王子夫人搖身一變,成為尊貴的國母,有時命運這種東西很難說清楚。

尹氏成為後宮之主後,並未有絲毫懈怠,她表現得十分謹慎,宮廷日常事務都要親自過問,批准後才能施行。世祖李瑈是典型的直男,平時批示的奏疏會到處亂扔,尹氏便默默地幫丈夫整理檔案,一做就是13年。尹氏的賢達,換來了世祖的敬重,縱觀《世祖實錄》全文,

“上與中宮”

四個字總共出現了110多次,同出同行羨煞旁人,這在歷代朝鮮王妃中獨此一例。

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九月七日,世祖大王李瑈薨逝於壽康宮正寢,在位14年,享年52歲,葬於光陵。

貞熹王后——朝鮮版劉娥再世,輔佐三代君王的傳奇女性

世祖李瑈(金英浩飾)與貞熹王后尹氏感情很深

貞熹王后——朝鮮版劉娥再世,輔佐三代君王的傳奇女性

懿敬世子李暲(白成鉉飾)與世子嬪韓氏(含恩靜飾)

世祖殯天,給尹氏造成了極大打擊,這是她人生中第二次遭遇切膚之痛。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九月二日,年僅20歲的王世子李暲病卒,諡號【懿敬世子】,已經讓尹氏痛不欲生。在這裡,承旨要澄清關於尹氏與李暲關係不和的說法。事實上,該說法源自韓國JTBC在2011年12月3日上映的韓劇《仁粹大妃》,編劇鄭夏淵為了塑造劇情的多變性,無中生有把李暲寫成了反對世祖篡位的正面人物,從而遭到母親的反感。但是,朝鮮史料裡並無類似的記載,就連《大東野乘》這類野史都不敢亂寫。可見,歷史上的尹氏與李暲的關係應該是不錯的,遠沒有達到母子決裂的地步。

兒子和丈夫先後離世,霎時間把尹氏推到了風口浪尖上。雖然海陽大君李晄(世祖嫡次子)早已被確立為儲君,但朝野上下仍存在不小爭議。懿敬世子李暲生前留下2男1女,長男月山大君李婷已經14歲,按照嫡長子繼承製,李婷身為嫡長孫更有資格繼承王位。這兩邊都是心頭肉,著實讓尹氏難以抉擇,可她還是堅定擁護李晄即位,是為睿宗大王,遵守與世祖間的約定。

睿宗李晄即位後,尹氏旋即擔負起了垂簾聽政的重任,開創了朝鮮王朝歷史上的首次“大妃垂簾”。尹氏當政期間,沒有像後世的文定王后那樣狂妄放肆,史官在《實錄》裡稱讚為

“功德特盛”

。一方面,她整頓世祖末年出現的朝綱紊亂,調解群臣間的緊張關係,並且教育睿宗要“敢言”;另一方面,她慷慨出資修繕基礎建設,開慶寺、檜嚴寺等年久失修的建築得到修復,部分道路得到翻新,妥妥的“基建狂魔”,受到百姓的讚揚。

然而,睿宗李晄即位不到一年,就在景福宮紫薇堂薨逝,年僅19歲,葬於昌陵。一年半時間死了2位國君,這給整個朝鮮王廷乃至全社會造成了不良影響。後來申叔舟自己也說:

“國家厄運至此,奈之何哉?”

坦言形勢之危急。到底該由誰繼承大統?這個問題再次被擺上檯面,整個王廷暗流湧動。

貞熹王后——朝鮮版劉娥再世,輔佐三代君王的傳奇女性

世祖李瑈的家系譜

貞熹王后——朝鮮版劉娥再世,輔佐三代君王的傳奇女性

朝鮮王朝第8代國君、海陽大君、睿宗大王——李晄(李善均飾)

關於睿宗的離奇死亡,韓國民間流傳著一種說法,那就是靖難功臣韓明澮在“南怡之獄”中忌憚睿宗的殺伐果斷,判斷出對方有強化中央集權的傾向,遂密謀毒死了睿宗,換一個性格溫順的王子上位。巧合的是,後來的成宗太符合上述說法,其原配恭惠王后還是韓明澮的女兒。如此一來,【毒殺論】越描越黑。只是,該說法缺乏有力史料作為依託,屬於人們的猜測罷了。如果事情是真的,那麼韓明澮就是千古逆賊。

事實上,睿宗患有足疾。《睿宗實錄》裡就記載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正月初六日,睿宗因足疾而不得不派人向山川社稷祈禱,他自己也袒露

“予自少,足有微癢處,寒深始痛”

,換句話說就是風溼性關節炎,俗稱“老寒腿”。在那個醫學並不發達的年代,關節炎發作所引發的併發症,才是導致睿宗英年早逝的關鍵誘因。

睿宗薨逝當日,臉上印著淚痕的王大妃尹氏下令宮廷禁軍嚴守宮門,隨後在位於康寧殿東北面的便室裡詔見了申叔舟、韓明澮、具致寬、崔恆、洪允成等重臣,商討主喪者事宜。所謂主喪者,可以理解為儲君,意義不言而喻,致使現場氣氛很凝重,眾人沉默不語。

尹氏率先打破僵局,她借鄭顯祖和權瑊之口,詢問眾人誰可主喪?大夥深知此事敏感,貿然發言容易禍從口出,故而異口同聲說道:

“非臣等所敢議擬,願聞傳教。”

見眾人要自己抓主意,尹氏便以

“今元子方幼,且月山君自幼嬰疾”

為由,決定擁立懿敬世子之嫡次子、乽山君李娎為儲君,讓韓明澮和權瑊率領20餘名衛士前去奉迎乽山君入闕。

貞熹王后——朝鮮版劉娥再世,輔佐三代君王的傳奇女性

乽山君李娎入宮繼承大統,是為成宗大王(李善均飾)

貞熹王后——朝鮮版劉娥再世,輔佐三代君王的傳奇女性

懿敬世子李暲的原配、成宗李娎的生母、仁粹王大妃——韓氏(蔡時娜飾)

至於尹氏為何會選擇乽山君李娎而非齊安大君李琄(睿宗嫡次子)?或許尹氏是想避免王廷再次發生動盪,畢竟此時的李琄不足3歲,讓一個娃娃登基實在過於危險,還是讓12歲的乽山君即位更為合適。當日,乽山君李娎在勤政門即位,是為成宗大王,成為朝鮮王朝第9代國君,尊尹氏為神憲大王大妃。

乽山君入宮後,申叔舟等人請求尹氏繼續垂簾聽政。尹氏深知自己學識不高,就再次推薦乽山君李娎的母親粹嬪韓氏回宮幫忙處理政務。其實早在睿宗登基之初,尹氏就曾提及韓氏的聰慧,有意讓她回宮,只是申叔舟等人拒絕了尹氏的提議,所以不了了之。如今,既然兒子都當天子了,母親回宮便合情合理,申叔舟等人也不好說什麼。就這樣,離開宮廷長達12年的韓氏苦盡甘來,被尊奉為“仁粹王大妃”,重新踏入宮門,人生髮生華麗逆轉。由此可知,尹氏與韓氏的關係相當好。

《朝鮮王朝實錄·睿宗襄悼大王實錄》

傳曰:“予既薄祐,事已如此,欲怡神自養。且予不解文字,粹嬪解文達理,可治事。”

自成宗即位以來,可以說是大王大妃尹氏最幸福的日子,兒媳婦幫忙打點政務,她只負責抓一些重要決策,其餘時間很少過問政事,放手讓成宗自己處理,晚年生活令人羨慕。期間,王妃尹氏順利產下嫡長子李㦕,訊息傳來舉國歡慶,尹氏為此還取消了自己的誕辰慶典,專門組織人力物力慶祝元子降生。

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二月十六日,大王大妃尹氏帶著仁粹王大妃韓氏、仁惠王大妃韓氏一起到溫陽溫井行宮遊玩,全程氣氛活躍,尹氏沉浸在眾人的歡聲笑語中,這是她最快樂的時光。同年三月三十日戌時,輔佐三代君王的神憲大王大妃尹氏在溫陽行宮內薨逝,諡號【貞熹王后】,享年65歲,與世祖李瑈合葬於光陵,結束了充滿傳奇的一生。臨終前,尹氏望著窗外,對一旁的仁粹王大妃韓氏說道:

“我無功於國,我死勿以厚葬。”

短短11個字,質樸至此,令人仰止。

當尹氏薨逝的訊息經內官樸仁孫傳到漢陽時,正在吃飯的成宗當場扔掉筷子痛哭流涕,漢陽城內的官民也自發跑到宮門前嚎哭。能夠讓百姓自發流淚,尹氏已經勝過無數王侯將相了。時至今日,很多對朝鮮歷史感興趣的人都會挖掘貞熹王后尹氏的故事,不少人會認為她的傳奇是建立在優秀丈夫的身上,“嫁得好”才是關鍵。

誠然,如果尹氏沒有嫁給世祖李瑈,可能一生也就平平淡淡,我們不否認尹氏嫁得好。但是,歷史上嫁得好卻臭名昭著的人物也不少,同是坡平出身的文定王后就是例子,寵信妖女鄭蘭貞、野蠻幹涉兒子明宗的政務、醉心佛教勞民傷財。文定王后被朝鮮百姓指著脊樑骨罵,貞熹王后卻被官民視為賢妃。孰是孰非,毋庸贅言。貞熹王后尹氏的傳奇,或許與她不貪戀權勢,懂得急流勇退有關吧!

有時候,學會滿足也是一種智慧,你說呢?

【參考文獻】

1。《大東野乘·卷五十六》

2。《朝鮮王朝實錄·魯山君日記》

3。《朝鮮王朝實錄·世祖惠莊大王實錄》

4。《朝鮮王朝實錄·睿宗襄悼大王實錄》

5。《朝鮮王朝實錄·成宗康靖大王實錄》

PS:未經授權,謝絕轉載,請尊重版權。

⭐經典韓國電影推薦(第十二期)

貞熹王后——朝鮮版劉娥再世,輔佐三代君王的傳奇女性

王的記事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