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愛情的歸向,孫少平為何最終選擇惠英嫂

路遙所寫的《平凡的世界》共有三部,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程序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平凡的世界》:愛情的歸向,孫少平為何最終選擇惠英嫂

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就已被開篇所吸引,也許是因為出生於那個年代,所以讀起來特別有親切感,特別能體會當時代的情景,讓我不由自主地回憶起童年裡的一幕幕,念起那些在的,或早已不在的人們,然後禁不住溼潤了眼睛。小說中的每個人物角色彷彿就像我們身邊生活的人,我們可以把他們代入自己的生活圈子中,那種情感是那麼的真實,那麼的熟悉,每個人物特徵都是那麼的鮮明。

書中的主角孫少平,路遙給予了他太多的心理描寫,讓讀者情不自禁地跟著他的思想走向,真切去感受著他的思想,令到我總覺得路遙在描寫孫少平的時候,彷彿就是在寫他自己,能把孫少平的心理活動描寫得那麼細膩真切,若不是本人的真實思想,誰能刻畫描繪得那麼細緻入微呢?而事實上,孫少平與路遙的人生經歷也是高度的相似之處。

《平凡的世界》:愛情的歸向,孫少平為何最終選擇惠英嫂

當我讀完整本小說後,我為孫少平的曲折人生感到可惜,為他的愛情歸向感到遺憾,為他的精神境界感到欽佩,從小說的開始,孫少平給我留下的是一個自卑的農村娃形象,因為他愛好書本,在書海中尋找到自己人生的路向,思想境界在讀書中不斷地得到覺悟與提升,性情開始變得積極自信,他這一切的改變,都歸於書本所帶來的力量,當然也包括他的愛情,他與田曉霞之間的那段純潔而遺憾的愛情。

這不由得不讓人想起孫少安與田潤葉的愛情,雖然同為孫玉厚的兒子,但孫少安與孫少平在對待愛情方面卻盡然不同,孫少安對愛情躲避,孫少平對愛情勇敢,兄弟的愛情觀不同,其實是因各方面的主客觀的因素所致。

《平凡的世界》:愛情的歸向,孫少平為何最終選擇惠英嫂

《平凡的世界》中最讓人豔羨的愛情是孫少平與田曉霞的愛情故事,他們因為書本而相識,因為理想而相互欣賞,因為追求而相愛,他們之間的愛衝破了階層與身份的束縛,在那個思想保守的年代裡,他們的愛情是那樣的純真而美好,沒有汙染,如蓮花般純潔,當所有讀者都認為他們會是那個艱難的時代裡,最讓人羨慕的一對戀人時,田曉霞因救落水兒童而殉職於洪水中,這一惡噩對於孫少平來說,無疑是個沉重的大打擊,作為讀者的我們也是深感遺憾和不滿,那種揪心的感覺,能真切的體會到孫少平的痛心,那些為他們設計好的婚姻美好藍圖瞬間毀滅,也許那種痛苦的遺憾並不亞於孫少平。

很多人不明白在小說的最後,孫少平為什麼拒絕條件不錯的金秀,最終選擇回到煤礦山與遺孀惠英嫂和明明一起生活?認為儘管孫少平當時毀容,但以他的條件其實跟金秀也是非常匹配,可是當孫少平接連失去了在人生中影響他最深的兩個人後(他的師傅和愛人田曉霞),他的人生暫時失去了方向,埋藏他心底裡的痛苦不言而喻,但他並沒有因此而變得垂頭喪氣,相反更加埋頭於書中的世界,對人生有更深的領悟和看法。

《平凡的世界》:愛情的歸向,孫少平為何最終選擇惠英嫂

而惠英嫂家卻恰能給予他一種安全感,這是一種他自小以來所缺失的溫暖,他喜歡這種樸素的溫馨:每天下班回來總有一盞燈火為他亮著,有人在家等著,當他推開門,有明明和小狗的出門迎接,有賢惠的惠英嫂做好的飯菜,這種簡單的幸福感,其實正是孫少平從小所缺失的美好。

《平凡的世界》:愛情的歸向,孫少平為何最終選擇惠英嫂

整本書中,孫少平給我的感覺就是,他擁有一股韌勁,就像一棵野草,憑著自己的堅韌努力向上生長,他敢於追求理想,規劃自己的人生,即使做著低賤的工作,但在生活條件優越的田曉霞面前也不感到自卑,他以一種學習的態度與姿勢去做著每一件事,他的進步和思想昇華,都皆因他曾有一個靈魂的伴侶——田曉霞。

《平凡的世界》:愛情的歸向,孫少平為何最終選擇惠英嫂

在這個紛擾的時代裡,我們會常問:孫少平與田曉霞真的會存在嗎?他們的身份存著如此大的差異,雖然他們兩情相悅,有著相同的興趣,愛好書本,渴求知識,相互欣賞對方,既是情侶又像師友,有著共同的語言和價值觀,有著極高的心靈契合度和默契度,共同進步著,兩人的思想覺悟也一直緊跟隨著對方的步伐,但這種愛情真實嗎?我想,可能是不存在的,這種美好的愛情也許只是路遙心中對愛情的渴求而已,而路遙最後把田曉霞寫死了,而孫少平卻選擇了跟惠英嫂與明明一起回來煤礦生活,故事的最後其實也是為了告訴我們,美好的愛情只能是一種回憶,現實的婚姻是歸於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