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人的個性與共性及其關係

淺析人的個性與共性及其關係

海邊沉思

通常,觀察什麼觀察物件的距離、角度和層面不同,其獲得的感知印象也會不同的。換句話說,目的、思路和方式的不同,獲致的認知底蘊也會有所不同。比如,我們若想對人與人群的現象和問題進行觀察,一般而言,情況和情形都會因觀察者的目的、願望和方法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對人的個性與共性的觀察與思考,自然也會因運用的方式的不同而不同。這其中,有慣性思維、探究思維,也有感性思維和抽象思維,等等。

淺析人的個性與共性及其關係

擁擠的人群

那麼,如果我們想一般性地分析一下人的個性與共性的問題,就不妨從較為理性的距離、角度和層面去剖析。

淺析人的個性與共性及其關係

組合與拆分

人的個性與共性是這麼一回事呢?二者的關係又是這麼一回事呢?這些與我們一般生活又有什麼關係呢?

淺析人的個性與共性及其關係

怪異的情緒

首先,必須界定一下個性與共性的內涵(概念)。個性與共性都涉及“性”,這裡指涉的“性”應指人的本質屬性,是人之為人的天生的稟性與後天習得和形塑的稟賦(但不是托馬斯·阿奎那所說的“形式與質料”的混合體)。當然,二者互為補充,互為共生,沒有嚴格的界限。也可以換一種說法,這裡所謂的“性”,通常應該是指人性,或人的天性。人性,具有生物性和精神性(其它動物可能只具備前者,不可能具有後者),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且經過後天(環境與社會以及文化)浸潤、形成和矯正的東西。而且,“性”有具象和抽象之分。具象,指涉個性;抽象,指涉共性。

淺析人的個性與共性及其關係

浪漫的個性

由上述可得,我這裡所謂的個性,意指一個人所獨有的合乎其生物性和精神性的特殊性質的屬性(即本性)。而共性,則指透過不計其數的個體的類似或相同屬性(本性)所呈現的一般性質的屬性(即“共相”)。

淺析人的個性與共性及其關係

非正常質疑

進一步,從以上界定可以推出一個極為重要的性質或特徵:即共性是個性的一般性質的集合,似乎可以涵蓋甚至覆蓋諸多個性;其實,這是一種錯覺;再嚴謹一點說,共性所涵蓋的只是諸多個性的一般抽象物,不能隨意等同於諸多具有鮮活特徵的個體的個性。——或者換句話說,江河湖海是由水匯聚,但不能說水就是江河湖海。所以,個性雖呈現千姿百態的特色,其實那都不過是其內在屬性(本性)的特殊性狀。比如,哭或笑,飢餓感或性慾感,只能屬於每一個個體才具有意義,而我們刻意推匯出來的哭或笑、飢餓感或性慾感的一般內涵和特徵(即抽象物)已經不能等同於那些諸多個體的意蘊了。

淺析人的個性與共性及其關係

一體化狂熱

為了進一步明確其中的道理,不妨再打個比方:您可以撫摸一株樹木,但不能同時撫摸到所有的樹木(因為,所有的樹木:已經是抽象的概念了。);再如,您可以擁抱一個人(或幾個人),但不能同時擁抱所有的人(因為,所有的人:已經是抽象的概念了;且不說其數量之巨,也不是任由誰可以囊括得了的。);再比如,您可以居住一套房子(或幾套房子),但不能同時居住所有的房子(因為,所有的房子:已經是抽象的概念了。);再如,您可以穿您的衣服,本能穿所有的衣服。因為,這既不可能,也沒有必要。

淺析人的個性與共性及其關係

十字路口

因此,可以大體上得出兩方面結論:1、諸多呈現個性的個體彼此是不可能等同、交融和替代的,只能以特殊的獨特性狀而存在;2、共性可以涵蓋或遮蔽諸多個性;3、而諸多個性儘管常常聯為一體,其實彼此是隔膜的

就如同雲霧可以覆蓋江河湖海,而不是相反;或者說蒼穹可以覆蓋大地,而不是相反。

淺析人的個性與共性及其關係

流沙

從以上的結論可以引申出許多衍生的東西(諸如人們的感覺、知覺、認知、反應或情緒及其波動,等等。)。比如,古往今來,每一個個體只能淹沒和湮滅於茫茫人海之中;人人都恐懼被共性的人海所覆蓋,可還是爭先恐後地去衝浪、弄潮(舉凡人類歷史,這方面的人物及其豐烈偉績和形形色色的故事可真是不勝列舉的);也可能正因為如此,才傾其畢生之力去人前顯勝,以彰顯特異的自我;磨難、痛苦或絕望也只能由自己承受;而錯覺的死亡陰影始終盤旋在頭頂,揮之不去,所以,死亡只能是個人的終結之處,與他人無關,即便是被他人殘害了,依舊無法改變個人命運的最後真相;而愈是如此,就愈發加重了個體獲取自身價值和存在意義的壓力,愈發增加了凸顯自身存在意義和價值的艱難程度。

淺析人的個性與共性及其關係

失焦的人們

縱然有許多人經過艱苦卓越的努力,似乎已經達到了其人生預期的目標,自我感覺和認知也算是比較滿意,尤其是別人的讚揚或肯定,更增強了其自我確定,然而,那其實依然是一種錯覺。這種“錯覺”與“個人”或集體性“虛無主義”不是一回事。因為,其內涵所指不是一個層面和性質。

淺析人的個性與共性及其關係

安靜的休憩者

所以,就本質意義而言,來自個體悲劇的源頭是無法堵塞或疏浚的。很多時候,我們只能預設或苦笑著應對和接受;這或許就是人類社會之所以豐富多彩可歌可泣的奧秘。

淺析人的個性與共性及其關係

撓首的女人

由上面的結論尚可以看出,無論如何稀釋、轉嫁和誇張,個體悲劇的容忍度和烈度只能閾限於個體體驗的“圍牆”之內,難以外溢;即使有所滲溢,也只能是抽象的劇本,供人翻閱罷了;況且,戲劇也會很快地過時,被眾生所遺忘。這是共性的覆蓋效應。這就好比,無論觀眾如何感同身受,也絕對無法覺知或替代劇中人物的一切的。劇本之外的現實世界亦是如此。比如,某皇帝的愛妃薨了,皇帝傷心欲絕,可那個女人不是您的愛妃。

淺析人的個性與共性及其關係

美好的少年

個性意指的個人成千上萬,無以計數,其故事也極其豐富多彩,有血有肉。而共性的意指可能就平淡乏味,或屬於形而上的範疇了。

淺析人的個性與共性及其關係

快樂的學習者

然而,共性的張力非常強大,從而令世界的社會景觀磅礴無際賡續綿延無窮,且幾乎所有的個性必須賓服和服膺共性的支配。

淺析人的個性與共性及其關係

人群之中的人

重要的是,如果沒有了共性,個性也就失去了意義;反之亦然。就如同如果沒了江河湖海,涓涓細流也就失去了氣象。

古藍雲

淺析人的個性與共性及其關係

寧靜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