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賣火柴的小女孩》:悲劇童話以詩意化筆觸描摹苦難

前言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以他母親為原型創作的一篇不朽之作,發表於1846年,在全世界傳播極為廣泛,產生了巨大影響。

這篇童話1929年編入民國時期國語中學教材,新中國成立以來,不僅入選中小學語文教材,無數經典作品選集也收錄了該作,至今仍是最具影響力的外國作品之一。

安徒生《賣火柴的小女孩》:悲劇童話以詩意化筆觸描摹苦難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一個悽愴與浪漫共存的故事,它既是一篇浪漫的童話,又是一篇悲劇童話。作為安徒生作家生涯中晚期的作品,童話故事內容所想表達的遠遠不止表面上的浪漫主義幻想,其中飽含的現實主義式批判更符合安徒生中晚期時期的語境基調。但“童話詩人”講述故事的語言是溫柔的,為小女孩所編造出來的幻境是詩意的,這種詩意化的語言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解構了其內涵裡包裹的悲情,讓故事看起來相對溫情,以喜襯悲——大抵便是大師的創作境界所在。

安徒生十分擅長這種悲劇童話的寫作,事實上這種暗藏悲劇性審美的童話故事,比之完美純潔的喜劇性童話而言,其對兒童教化意義要更加顯著。

本文將會從故事的細節刻畫和內容寓意兩個方面解讀《賣火柴的小女孩》這個經典的悲劇童話,同時在第三個部分著重探討安徒生悲劇性童話對兒童的教化意義。

01 以細膩的筆觸注目底層生命的苦難——細節描寫加深小女孩境遇悲慘

在《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內容中,小女孩的悲慘透過兩種方式表現,一種是採用直觀的描寫,另一種則是隱藏在暗處,採用了大量的細節描寫。這些細節讓整個故事的現實基調更濃,安徒生細膩的筆觸也暗含了小女孩正處於飢寒交迫甚至家庭暴力的悲慘境地之中。

安徒生《賣火柴的小女孩》:悲劇童話以詩意化筆觸描摹苦難

在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個乖巧的小女孩,赤著腳在街上走著。她從家裡出來的時候還穿著一雙拖鞋,但是有什麼用呢?那是一雙很大的拖鞋——那麼大,一向是她媽媽穿的。

小女孩在寒冷下著雪的天氣,穿著一雙拖鞋,還是她媽媽的。這足以說明小女孩目前的生活狀況是極其窘迫的,除了沒錢,家裡甚至連小孩子的衣物都處於缺乏的狀態。在大雪天裡穿拖鞋的唯一作用,大概是為了不至於讓面板劃傷,這是來自這雙鞋主人——小女孩媽媽的無助關愛。但淒涼的是,小女孩在街上走的時候,遇上了一輛飛奔的馬車,在奔跑中,這雙鞋不幸丟了一隻,被一個普通的男孩當做皮球踢走了。

這雙大號拖鞋的最後失去,象徵著小女孩身上最後的一點溫暖之物,也被剝奪了。而踢走這雙拖鞋的並不是成人,是一個與小女孩年齡相仿的小男孩,這無疑讓小女孩所處的悲慘境遇又加深了一層:

如果她是個普通的小女孩,此刻應該不會遭到嘲笑和欺負,如果她在一個溫暖的社會,那麼這個小男孩應該會在良好的教育之下,為她施以援手。

貧窮成為小女孩所身處社會的原罪,甚至讓那個社會條件下的兒童心靈也失去純真和善良,變得黑暗冷酷。

小女孩又冷又餓,她不敢回家,因為她沒有賣掉一根火柴,沒掙到一個錢,爸爸一定會打她的。

小女孩身上的拖鞋是生病的媽媽給的,她的爸爸卻會因為自己的小女兒沒有賣出火柴掙到錢——打她一頓。家庭是兒童溫暖的港灣,但是顯然小女孩沒有一個溫暖的家庭,不止不能為她提供任何的保護,甚至還要傷害她。而從小女孩的描述中,也暗示小女孩曾經也因為沒有賣出過火柴而捱打,一個終日與貧窮、寒冷與飢餓做鬥爭的小女孩,卻還要面對來自最親的親人的暴力。

“爸爸一定會打他”——這個“

一定

”,不是“也許”,不是“可能”,足以可以想見小女孩面臨的生活境遇是多麼惡劣悲慘。

02 火柴照亮的詩意化幻境——以愛的力量戰勝苦難,永恆世界裡住著幸福的靈魂

小女孩四次擦亮了火柴:

第一次擦亮火柴,她感受到了來自火光的溫暖;

第二次擦亮火柴,她看見了冒著香氣的烤鵝朝她走過來;

第三次擦亮火柴,她坐在美麗的聖誕樹下;

第四次擦亮火柴,她看見了唯一疼愛她的奶奶。

安徒生《賣火柴的小女孩》:悲劇童話以詩意化筆觸描摹苦難

心理學家佛洛依德的研究中指出:夢境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對現實不滿足的願望折射出來的,夢境完全是一種有意義的精神現象。

因此,在小女孩劃亮火柴的幻境中,這些食物與溫暖,都是補償現實悲涼的。她再次劃亮一根火柴,看見一顆星星掉落,她的祖母慈祥朝她微笑和招手,她最後也與祖母一起“飛到既沒有寒冷,也沒有飢餓,也沒有憂愁的地方——她們是跟上帝在一起。”小女孩最終凍死在街頭,但是“她的雙頰通紅,嘴唇發出微笑”,“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光榮的和祖母在一起,走到幸福的新年中去。”

一個年幼的小女孩因為寒冷而暴屍街頭,如果放在社會新聞裡,該是一則多麼讓人覺得悲涼的事情。但安徒生為小女孩的死亡構建了一個美麗幸福的場景,她在火光燃燒的幻境中,體驗到了溫暖和愛,即便是死亡,也是含著微笑的。

與此同時,小女孩像流星一樣隕滅後,安徒生在基督信仰文化背景下,為小女孩指引了新的歸處——與祖母飛往永恆幸福的天國,最後與上帝在一起。

安徒生並沒有引導人們去批判“惡”,也沒有用“童話式”幻想方式來消解悲慘,而是引導人們去施行“愛”,以上帝作為貧窮而善良人們的永恆希望,在字裡行間流露出善良與愛的永恆。

03安徒生悲劇童話:正視苦難,才能最終戰勝苦難

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曾說:

“兒童文學不是給兒童帶來快樂的文學,而是給孩子帶來快感的文學,快感分為喜劇快感和悲劇快感,而安徒生給我們的,主要是一種悲劇快感,這些東西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

童話這種文字題材本身是以現實為基礎的幻想性故事,這種幻想性通常是基於兒童的天性和心理特點的,並且也正是這種幻想性會對兒童產生最為直接、最天然的吸引力。但同時,童話本身是具有教化引導的,因此童話作家通常以美好、純真的幻想故事,來引導兒童在心理上對成長有美好的想象,讓兒童在潛移默化中受到道德認知、審美素養等方面的教化。

相對這種純真美好的童話,悲劇性童話所肩負的教化意義要更加特別一些——

側重展示生命個體所歷經的苦難與痛苦,以人物在苦難中突出表現的執著精神與價值取向作為重點,給予個體生命精神成長的引導。

悲劇性童話是安徒生童話作品中的重要組成之一,除了《賣火柴的小女孩》之外,還有諸如《海的女兒》、《野天鵝》、《老橡樹的夢》等經典悲劇性基調童話故事。在安徒生的筆下,這些故事裡的主人公大多遭遇了許多的苦難,但死亡與苦難並不是這些主人公的終點,安徒生為他們賦予了超越苦難的可能性——靈魂走向了天國,尋獲了美好,因而安徒生的童話悲而不涼,始終有溫暖富餘其中。

安徒生《賣火柴的小女孩》:悲劇童話以詩意化筆觸描摹苦難

安徒生悲劇性童話故事強調了“正視苦難,才能超越苦難”這一主題,作為讀者,我覺得安徒生的悲劇性童話,對於兒童的成長過程具有很強的現實教育意義:

第一,兒童成長不能夠迴避痛苦,悲劇童話引導兒童正視不完美的現實生活

嬰兒呱呱墜地,第一個反應便是哭聲,雖然這是一種生理性的反應,但卻也在證實“苦難與生命總是相伴隨”這一個定論。兒童的思想單純,我們都希望他們永遠生活在“真、善、美”的單純世界中,但現實殘酷且不完美,而他們終歸要進入到現實之中。

當他們讀到賣火柴的小女孩又餓又冷、讀到海的女兒最終變成了泡沫時,他們幼小的心靈會隨著主人公的經歷,體驗著不幸與苦難,在認識到主人公的悲慘生活之後,也許會有痛苦、同情和恐懼的心情,這無疑是能夠加深兒童對社會的全方位的認識的,也加深他們對不完美的生活現實的理解。

第二,引導兒童正視苦難,並用正確的信念來擊敗苦難

對於兒童的成長過程來說,安徒生的悲劇性童話能讓兒童用一種溫和的方式去接受苦難的真正定義,瞭解苦難的不可迴避,激勵成長過程中的頑強應對精神,並從一個不幸與苦痛的視角去理解愛和善良的重要價值。

《賣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遭受了許多人世間的苦,但她從來沒有停止自己對溫暖和美好的嚮往與渴望,即使在生命最後一刻,她甘願燒掉所有的火柴,去延續那個夢境。

對於死亡這個命題,安徒生的悲劇性童話中也多有涉及。但主人公的死亡,他往往弱化過程中的痛苦,更強調在死亡之後,突出童話人物對美好事物的不滅渴望並將善良而美好的靈魂送往永恆的世界,給予兒童以確定的精神信念超越現實不確定世界的苦痛。

極端的痛苦,造就極端的人生。就如同安徒生本人的遭遇一樣,上帝讓他成為了一個失敗的詩人、戲劇家,但他卻用自己的堅韌成為了“童話大王”。

只有正視苦難,才能真正的超越苦難,喜與悲原本就沒有界限。

結語:

小的時候,讀《賣火柴的小女孩》覺得雖然小女孩很可憐,但劃亮火柴許下心願便能心想事成。

再大些,便知道小女孩的一生極其短暫而坎坷,經歷了許多的傷痛,火光照亮那一剎那的夢境,不過只是想象中的溫暖。

待到成人來看,滿眼皆是悲愴,作者僅為這個苦澀的事實裹上了一層薄薄的遮羞布,一扯便會掉下。

世界上任何被稱之為經典的作品,都有它複雜的語境和意義,在不同的心境和思想的條件下,讀者往往會產生不同的解讀。

我想,這便是經典的韻味。

撰文:山月千雪

感謝你的關注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