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國內又有一檔綜藝「撞車」韓綜了。

東方衛視新上線的《親愛的,來吃飯》,怎麼看都是韓國JTBC有線臺《請給一頓飯show》的山寨版。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請給一頓飯show》:韓國國民MC姜虎東和李京奎主持,每期請兩個嘉賓,和主持人分成兩隊,在首爾街頭尋找韓國平凡的家庭蹭飯吃。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親愛的,來吃飯》:賈乃亮和王祖藍化身蹭飯糰團長,帶領不同的飛行嘉賓組成蹭飯小分隊,在上海市區中尋找可以蹭飯的家庭。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無論成員設定還是節目內容,都是毫無創新的複製貼上。

並且,目前還沒有節目組買過版權的證據。

原版用「蹭飯」這樣看似無厘頭的創意,做出了一檔有層次有深意的節目,而這一頓飯到了中國,卻變了味。

比如原版每期開頭都會花大量篇幅描述蹭飯地區的相關自然和人文背景,從全羅道韓屋到首爾狎鷗亭都請來專人詳盡介紹,堪比旅遊宣傳大片。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照理說,上海有特色有歷史的街巷恐怕比首爾多出不止一倍,但《親愛的,來吃飯》裡完全沒有呈現地域特色,第一期嘉賓邊走邊嘰裡呱啦討論哪棟居民樓看起來比較適合完成任務,最後賈乃亮隨手指了一個小區,兩隊就分頭開始敲門。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第二期介紹周浦鎮別墅區也只有一句百度百科式的「擁有常駐人口15。8萬」。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這不單是走心不走心的問題,原版最大的成功之處在於透過明星到素人家蹭飯,瞭解普通家庭的生活,呈現韓國社會的百態,而每期蹭飯地點的背景介紹,不僅展現了韓國不同的地域文化,更是代表了當期家庭所處的環境和階層。

到了《親愛的,來吃飯》裡,就讓人感覺明星們只是換了個地方蹭飯而已。

而原版最好笑最有梗的「明星求蹭飯被素人拒絕的環節」,在《親愛的,來吃飯》裡也讓人頗感不適。

王祖藍和範湉湉按了居民家的門鈴,上來就是一句「我是xxx,能來你們家吃飯嗎?我們是東方衛視的節目。」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對方表示家裡沒人,不方便,王祖藍反槓一句:「家裡沒人,那你呢?」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反觀原版,明星嘉賓自我介紹時都會小心翼翼加上一句「或許你知道(我)xxx嗎?」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被回答不認識被當面關門,也只能笑笑,然後去找下一家。

節目讓嘉賓上門「討飯」的設定本來是為了消弭明星的高高在上感,去親近平凡家庭的生活,但《親愛的,來吃飯》上門的幾位,潛臺詞彷彿都是「我是明星,我們還在錄節目,你就給點面子唄」。

甚至還模仿看到他們面露警惕的路人。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模仿因要照顧嬰兒拒絕蹭飯的鄰居。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第一期裡,王祖藍和範湉湉臨近天黑才找到願意讓他們蹭飯的家庭,男主人是一位法國魔術師,平常除了接一些婚禮商演就是在街頭演出,範湉湉一聽就對女主人說:「(在街邊表演魔術)賺不到什麼錢的啊,很不穩定的。」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好心的外國小哥:現在把她丟出去來得及嗎。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之後幫忙炒蕃茄蛋炒成漿糊,還怪人家家裡鍋不好。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賈乃亮和孫藝洲找到的家庭,媽媽晚上出門擺地攤,爸爸白天上班做大廚,打拼幾十年終於在上海買房紮根,有房貸要還,還要供兒子女兒上學讀書,兩個人24小時輪軸轉,一天連面都見不到幾回。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節目組讓嘉賓揹著筐帶了菜,不過筐裡都是番茄玉米之類的素菜,大廚爸爸特意請假回家做飯,為了招待明星,還自己貼錢買了螃蟹和大蝦。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賈乃亮進廚房幫忙剪蝦,兒子受寵若驚,賈乃亮灑脫地說了一句「什麼明星不明星,都是人。」不過下一秒就特意把廚房裡的固定鏡頭對準自己——可不能讓觀眾錯過我這麼親民的一面。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之後的餐桌上,最尬的一幕出現了,飯桌上一共三塊大排,孫藝洲連吃兩塊。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節儉的女主人看不下去,提醒:「大排一共就三塊啊」。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去別人家蹭飯吃太多蹭到主人出來制止,真是史詩級尷尬現場了~

原版裡韓國人的飯桌,雖然也會努力給出最好的飯菜,但也不會到太誇張的程度,大部分是家常的一個主菜加三四個小菜,有一回李京奎蹭到在韓定居的哈爾濱小哥家,剛好他們在煮四川火鍋,這已經算是《給飯秀》「歷代級別」的一頓飯了。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中國人好客也好面兒,招待客人都會盡量拿出最好的菜。《親愛的,來吃飯》第一期蹭飯的兩個家庭都不寬裕,但給明星吃的都是海鮮牛排這樣的「豪華大餐」。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不過嘉賓埋頭一頓猛吃,吃到主人家都擔心第二天的伙食,如果不是刻意在做笑果(並不好笑),那這共情能力得差到什麼程度啊?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第二期裡,王祖藍和嘉賓張赫搭檔,敲開一戶人家,對方答應讓他們來蹭飯。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但他們沒有選擇進門,而是繼續敲其他家,還要點菜,一定要對方做他們心目中的的治癒菜系:餃子。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在兩家人都同意了之後,還順勢比較起了兩個家庭。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看到這裡娛姬緩緩打出一個問號?是中國人民太好客了嗎,要知道原版哪會有這麼挑三揀四的嘉賓,史上最倒黴的愛豆宋旻浩連敲54次門都被拒絕,失敗率高達100%。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有一次姜虎東和嘉賓在「討飯時間」快結束時終於敲開一扇門,結果主人奶奶反悔不願意拍攝,兩人只好穿上衣服,去便利店吃泡麵。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而到了貴節目,主人家做剁椒魚頭還不夠,還點菜要餃子?

同一期孫藝洲和賈乃亮蹭飯的家庭,是一對主營寵物業務的年輕夫婦,他們的別墅是「家」也是「公司」,有專門養貓狗的房間,而孫藝洲一進門,就皺著眉頭嫌棄「味道太重」。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得知自己吃的餅乾是寵物餅乾,雖然男主人解釋了「人寵共食」,這種貓吃的營養餅乾人也可以當做減肥餅乾吃之後,依然吐槽「這是一個坑」。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而原版裡,面對來韓定居的中國朝鮮族夫婦,嘉賓提問會不會遇到歧視的敏感問題時,會小心翼翼怕冒犯到對方。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即使這個節目從來沒在中國播出過,但李京奎講到自己的「假中文」,也會誠心反省「或許別的國家的人不喜歡這樣」。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反觀《親愛的,來吃飯》裡明星和素人家庭相處,總有一種讓我在看明星訪談的錯覺。

第一期四口之家的飯桌上,兒子一句「我還挺喜歡當公眾人物的感覺」,賈乃亮立刻大發感慨:「你承載多少光環,就會承受多少壓力。」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爸爸說你們這樣(當明星)跟家裡人聚得不多,賈乃亮又大倒苦水:「我最近一次就是三個月前,拍戲之前跟我爸媽吃了個飯。」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孫藝洲也加入賣慘:自己作為演員選擇在上海而不是北京定居,意味著放棄了很多機會,不過因為他的家人都在這座城市,他不願意他們為了自己的事業離開生活多年的地方。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王祖藍也見縫插針過自己的悲情故事……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要聽你們明星自己的故事,我難道不會去看《魯豫有約》嗎?

原版的兩大主持:「綜藝教父」李京奎不愛說話、討厭嘮叨,喜歡直奔主題;「國民MC」姜虎東偏偏招貓逗狗,走在路上隨時都要跟大爺大媽聊兩句,他倆碰撞在一起,就是韓國版「沒頭腦」和「不高興」,每集光是他倆吵架鬥嘴就能撐起一半笑點。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但節目的重心從來不是他們,而是門背後不同人家分享的生活,永遠是素人的故事讓人又笑又淚。

給李京奎第一頓飯的,是一對曾經在結婚前創業失敗,走投無路甚至想過自殺,最後卻被一頓飯治癒的夫婦,因為知道一頓飯的「重量」,所以在面對嘉賓蹭飯的請求時不忍心拒絕。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姜虎東敲開過一個住著四位沒有血緣關係的阿姨的家,四人的友誼已經延續了35年,年輕窮困時曾經一起做剪公仔眼睛的工作貼補家用。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出交通意外,第一反應不是聯絡家人,而是求助姐妹。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相互陪伴走過艱難歲月,依然扶持著走完人生下半程。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中國版選擇的也是有看點的家庭,但明星嘉賓在素人故事的挖掘和昇華上,差得可不止一星半點。

賈乃亮和孫藝洲,對於「上漂」夫婦倆住同一個屋簷下卻見不了幾面的狀況,他們給出的建議是讓男主人早一點起床,女主人稍微晚一點出門。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這也太過「何不食肉糜」了,「上漂」的夫婦倆為了生存不得不24小時輪軸轉,身上的重擔不是一句輕飄飄的「要多陪陪家人」就能輕易卸下的。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第二期王祖藍遇到的老母親,相信讀書改變命運,砸鍋賣鐵也要供四女一兒上學,後來孩子們果然成為了金融、科研方面的高階人才。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而張赫對於這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感想是「我也要生孩子」……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原版裡,姜虎東遇到同樣歷盡艱辛培養出優秀人才的父母,感慨是「世界上最難的工作是養育子女」。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嘉賓遇到艱難打工度日、蝸居在出租房的青年,會真心地為對方的人生打氣。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聽到老夫婦年輕時的約會故事,會像螢幕前的你我一樣激動到手腳蜷縮。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跟隨他們的傾聽和交談,你會真實地為每一個普通人感動,他們或許是每天小心記錄開銷以防超出生活費額度,吵吵鬧鬧卻恩愛的平凡小夫妻。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或許是沉默寡言,提起兩個兒子每年節日給自己送花卻滔滔不絕的母親。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也可能是考公住在狹窄考試院的男生,60歲還在上第三次大學的退休阿姨,初一就思考自己人生目標的早熟少女,丈夫早亡獨自撫養孩子的單親母親……

《請給我一頓飯show》偶爾也會敲開明星的家門,遇到過神話組合金炯完的姨夫,按過金南珠、秀英、somi家的門鈴。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年輕與衰老、貧窮與富貴,都在鏡頭裡一一呈現,每一扇門後都藏著真實的人間百味。

值得玩味的是,《給飯秀》節目開頭的話術是:他們能得到一頓完整的晚餐嗎?配合的是一個食物的鏡頭。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再看看《親愛的,來吃飯》,從話術到配圖,明顯是要做成明星對戰真人秀的形式……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MC姜虎東說起節目的立意:希望《請給一頓飯Show》能成為一檔在這個流行獨自吃飯喝酒的時代,對於自己解決一頓飯的人們來說,像是一起分享一餐飯的朋友一樣的節目。

蹭到的不是飯,而是人間煙火給予的溫暖,是哪怕是自己獨身一人也要好好吃下每一餐的那份觸動。

節目和嘉賓對平凡家庭的尊重和同理心,讓《給飯秀》打破了素人和明星之間的壁——也許你在舞臺上我在電視機前時,你我身份不同,但一起圍爐而坐時,飯菜面前人人平等。節目真正的主角並非明星嘉賓,而是每一個為他們開門的平凡人和他們的故事。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而《親愛的,來吃飯》雖然選擇了同樣的素材、相似的視角,但卻依舊秉持著國內綜藝「明星第一,爆點為先」的原則,把這樣一檔溫情的節目做成了明星訪談+競爭對戰+感動中國的四不像。

他們是來蹭飯的,還是來添堵的?

看《給飯秀》,你會覺得有種跟朋友一起吃喝嘮家常的日常感;看《親愛的,來吃飯》,你只會生出這些明星是去給素人家裡添堵的糟心感。

不會挖掘、不懂共情,只能作秀……

這樣流於表面地去追問「最治癒你的食物」,模式化地追求正能量故事,流水線似地按下幸福「全家福」的快門……未免也太浪費人間每一扇小心翼翼開啟的門了。

【娛姬·心經】

比抄襲還可悲的,是抄都抄不到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