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 | 世間悲歡往不盡然

芒種 | 世間悲歡往不盡然

一緋紅,一淨白

榴花明媚,梔子馥郁

雖同在庭下

主客有別

花飛花謝,悲歡不然

“五月榴花照明媚。”

早已道盡花色燦爛,“明媚”二字,既不是那麼濃烈,也不染豔俗,仿若就是帶著太陽光芒的仙子,容若不得詆譭半分。

芒種 | 世間悲歡往不盡然

橙紅花兒探出窗外,綠葉兒垂向床頭,即便是強留不下,

半刻的雅趣也妄寄入夢中。

也難怪那句男子口中

“拜倒在石榴裙下”

的心甘情願,這大大咧咧中的性子下再藏幾分嬌媚,又怎不傾心其中。

芒種 | 世間悲歡往不盡然

汪曾祺老爺子筆下的梔子,

“梔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撣都撣不開,於是為文雅人不取,以為品格不高。梔子花說:‘去你媽的,我就是要這樣香,香得痛痛快快,你們他媽的管得著嗎!’”

文雅人士雖不偏愛,瓶花之中也無角色,幸好正如是那般直快,被寄予才女之間的惺惺相惜,

不為男子所識色,獨留女子馥郁身。

芒種忙種,不止於種

《周禮》中“澤草所生,種之芒種。”“芒種”一詞出現,東漢鄭玄的解釋是,

“澤草之所生,其地可種芒種,芒種,稻麥也”。

除此以外,芒種中“芒”引申出的“刀劍的鋒芒”之意,可見其急迫之感,這種急迫

源於“芒種”前後的天氣,既是炎熱的正夏,又迎梅雨時節。“芒種”,忙種,而又不止於種。

觀刈麥 白居易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五月的覆隴,埂上的婦童,而我呢,“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芒種 | 世間悲歡往不盡然

插秧歌 楊萬里

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從頭上溼到胛。

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蒔未匝,照管鵝兒與雛鴨。

全家人齊上陣,笠為盔,蓑為甲,雨水浸溼周身,餐食顧及不得,也不忘叮囑家中的老人照顧好家中一切。

正夏炎炙,一收一種

“節序屆芒種,何人得幽閒。”

想必古人也十分明白,“小滿得盈,大滿則虧”的道理,所以在這“收”與“種”的交替時節,以“芒種”之名,提醒各位,既要及時收麥,而又不能因收成的喜悅,而誤了秋收的大事。

芒種 | 世間悲歡往不盡然

芒種的“芒”,是有芒植物的麥子收成之際;而芒種的“種”,指谷黍類作物到了播種的時候;芒種,就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

一“收”一“種”,刈麥,插秧,天地迴圈,所以“小滿”之後非“大滿”,而以“芒種”示之。早已道出了芒種的節氣內涵,及其人生的真諦。

夏倦之日,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何止於此。

芒種 | 世間悲歡往不盡然

梅雨綿綿,送花葬花

《紅樓夢》第二十七回裡:

“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來這日未時交芒種節。尚古風俗:凡交芒種節的這日,都要設擺各色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眾花皆卸,花神退位,須要餞行。然閨中更興這件風俗,所以大觀園中之人都早起來了。那些女孩子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綾錦紗羅疊成幹旄旌幢的,都用綵線繫了。每一顆樹上,每一枝花上,都繫了這些物事。滿園裡繡帶飄颻,花枝招展,更兼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讓,燕妒鶯慚,一時也道不盡。”

芒種 | 世間悲歡往不盡然

《葬花吟》林黛玉

細雨溼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

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

手把花鋤出繡閨,忍踏落花來複去,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遊絲軟系飄香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芒種 | 世間悲歡往不盡然

本是歡喜送神之日,女子與落花其綻,繽紛有致,人與花嬌。但林黛玉與花共情,落花風軟,半和梅雨,亂紅飛舞,多少呢喃?一首《葬花吟》更是道出了世間悲歡往不盡然。

「編輯:言墨」

「圖源:西園寺、留園」

「辛丑年 春 雲起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