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致敬一位洞察世事,卻依然悲憫蒼生的長者

「來源: |先知書店店長薦書 ID:xzsdliqiang」

重陽節,致敬一位洞察世事,卻依然悲憫蒼生的長者

重陽節,致敬一位洞察世事,卻依然悲憫蒼生的長者

重陽節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相傳每逢這一天,古人會相約出遊登高,賞菊飲酒,以暢秋志。1980年代末,這一天又被定為“敬老節”。

為什麼要敬老?敬老,不僅是人類特有的文明,不僅是出於孝道,更是因為老人是未來的領路者。經驗讓他們看明白過去,智慧則讓他們看清楚未來,這是長者對世界最大的貢獻,他們的勇氣、智慧,喚醒和鼓舞了一代代青年人。

因此,重陽節是敬長者的日子,更是致敬那些洞察世事後依然胸懷蒼生、心懷悲憫的長者的日子。今天我們要致敬的,正是這樣一位少有的長者。

她是“士”的精神化身,她出身老清華,受的是民國教育,延續的是“五四”精神。一生經歷了中西思想的衝突、融匯,以及國家的興盛輪迴,耄耋之年的她,時常“因年輕人被虛假歷史矇蔽,而憂慮得徹夜難眠”……她就是被稱為“一身跨兩代”的長者的資老先生。

重陽節,致敬一位洞察世事,卻依然悲憫蒼生的長者

◎她有學識

,她的研究一面朝向世界,一面朝向中國。

現代文明迄今為止只有兩個階段,發端於歐洲,光大於美國,讀懂了歐、美的文明歷程,也就讀懂了現代文明的方向。

資老曾任“社科院美國研究所所長”,而她的先生陳樂民則是“社科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兩人在研究上不但互補,他們的學術也始終像羅馬的雙面神一樣——一面朝向世界,一面朝向自己,資老在研究歐美的時候,並非閉門造車,心裡總放著一箇中國。

這一點從資老的一系列作品就能看出:《認識世界,認識自己》《20世紀的美國》《感時憂世》《啟蒙與中國社會轉型》……正如有人對她的評價:“從世界看中國,然後再以非常深厚的中國情懷去消化現代文明。”

當下涉及現代文明的書早已汗牛充棟,其中不乏經典鉅著。但生活在中國,要了解現代文明,就不得不讀這樣有學識的長者,帶著中國問題意識專為中國人寫的書。

◎她有見識

:人從民國來,見識卻是國際的

她有見識。作為外交家,從50年代開始,就長期活躍於維也納世界和平理事會的外交一線,又是中美建交等里程碑事件的參與者、見證人;作為研究歐美問題的風向標,曾在萬馬齊喑的年代主編《西方外交思想史》《美國研究》;作為翻譯家,又翻譯引進了大量的西學經典。

重陽節,致敬一位洞察世事,卻依然悲憫蒼生的長者

▲1958年資老與陳樂民於布拉格郊外

正因為資老具備了49後學者少有的國際視野,因此,讀她的書,常有相見恨晚之感。原因就於她的人從民國來,見識卻是國際的。在她的書裡——哲學、文學、宗教、藝術,歐美史和中國史,現代和近代、過去與未來,並不僅僅是信手拈來,而是說在信手拈來中,還幫我們清晰地做了挑選和刪除,將裨益與損害都給讀者做了庖丁解牛式的解讀。

◎她有膽識

:人從民國來,見識卻是國際的

孫中山曾把人分為三類:先知先覺者,後知後覺者,還有不知不覺者。但在知識分子中,其實還有一種:裝作不知不覺者。很多人主動做起了書齋式學者。還有人患上了“斯德哥爾摩症”,骨氣蕩然無存。

年已九旬的資老,在經常不被理解,甚至無端非議的情境下,依然孜孜不倦地傳遞最稀缺的常識和思想。她說,曾經以為自己退休後應該寫些閒情類的文章,但“許多文字都是如鯁在喉,不得不吐之言。這種憂憤之思越到近年越強烈”。

資老曾說“暴發戶缺貴族擔當精神,金錢買不來思想”,“教育最可怕的,是聚天下英才而毀之”。“啟蒙不是萬能的。有的矇昧是由於你沒想到,是無知的緣故;有的是利害關係。”

……

貫穿在資老身上的這種憂患意識,往遠了說是千百年來浸潤在中國讀書人骨子裡的“士之遺風”,往近處講則與他們這一代知識分子的成長背景有關。

這些振聾發聵的呼喊,不僅為她贏得了“大先生”、“士人風骨”的美譽,更喚醒了無數關心現實與未來的“精神貴族”。

像資老這樣溫和、勇敢、理性卻又對家國天下充滿悲憫的長者,她的作品,不僅是認識“世界、認識自己”的智慧之書;更是一位飽經歷史滄桑後,依然深愛著這個世界的長者精神與風骨的化身。

資老的作品,當年曾風靡一時,可惜後來陸續斷貨,就連很多絕版作品的影印版,即便溢價數倍,也還是經常脫銷。為此,子溪聯合先知書店,經多方努力,集齊資老迄今最全的七部作品。

為提升閱讀體驗與收藏價值,我們還爭取到資老先生的愛人、歐洲文明史大家陳樂民作品集,共同組成“資老、陳樂民作品集”,並有幸得到了91歲高齡的資老先生少量的親筆簽名書籤,隨書附贈給書友。資老的作品不僅常讀常新,也適合贈送給年輕人,是他們瞭解現代文明、繼承士人風骨的一份精神禮。

識別下圖二維碼,即可一鍵收藏。

重陽節,致敬一位洞察世事,卻依然悲憫蒼生的長者

▍延伸閱讀

招聘 | 與書相關的一切都在這裡

通古今之變:項羽之死影響中國兩千年

從世界看中國,需要跨過三道坎

被遺忘的珞珈山傳奇:武漢大學的“劉道玉時代”

只看“大歷史”,心智難以走向成熟

未來只有兩種紙質書不會消亡

陳丹青:魯迅的價值是照亮我們,但我們願意被照亮嗎?

童年被透支的孩子,很難形成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