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迪被張國立嘲笑“土”,只是因為喝酒找杯子,沒見識?

文/紅豆

最近看到一個以前的影片,挺感觸的。

影片中,張國立要和楊迪喝酒,當時楊迪看了看擺在面前的茅臺,脫口而出說:“沒杯子,咋辦呢?”

張國立一愣,隨後明白過來了,用手指了指盒子,說:“有,這裡頭有杯子。”

楊迪被張國立嘲笑“土”,只是因為喝酒找杯子,沒見識?

楊迪拿起盒子,一邊開啟,一邊感慨道:“沒見過,確實沒有見過。”

張國立故意調侃楊迪:

“土吧,一看你就土,茅臺沒喝過。”

楊迪被張國立嘲笑“土”,只是因為喝酒找杯子,沒見識?

隨後兩人就喝起酒來,喝了一口酒之後,張國立一臉很享受其中的樣子,可楊迪的表情卻有點一言難盡,隨後楊迪更是被酒辣得咳嗽了幾聲:“哇,好辣呀。這酒確實很濃郁……”

楊迪被張國立嘲笑“土”,只是因為喝酒找杯子,沒見識?

只能說楊迪估計也真的很少喝這酒,可是難道就像張國立說的那樣“土”嗎?我也並不覺得,只能說酒這樣東西,得細品。

你細品,它的味道就全出來了。

小的時候看過遊本昌版的濟公,有這樣一幕,一個小乞丐好奇,於是偷偷地喝了濟公葫蘆裡的酒,被濟公發現後,濟公問他:“你喝出什麼味道了?”

小乞丐的第一反應,就是你騙我吧,這是醋,酸不拉唧的。

濟公意味深長地一笑,把葫蘆遞給了小乞丐,說:“你再試一試。”

這次,小乞丐連連撇嘴:“辣,好辣!”

“你再試一次!”

“啊,這次變甜了。”

看著小乞丐一臉驚訝的神情,濟公笑了。

楊迪被張國立嘲笑“土”,只是因為喝酒找杯子,沒見識?

酒真的有那麼多種味道嗎?

是的,特別對於茅臺這樣頂級的醬香酒白酒來說,酸、甜、苦、辣、鹹五味俱全的,這是一種讓人著迷的回味無窮。

所以也在“醬粉”之間流傳的一句名言佳句

:琴有和絃方成佳樂,酒有五味方為佳釀,深飲其滋、細品其味、回味無窮。

最近無意看了一個很短的影片,叫《神秘的北緯30度》,是一個叫做紀連海的文化學者主持的,他去到了老茅臺鎮金樽酒廠,去尋找做醬香酒的一些奧秘。

聽到“茅臺鎮”這三個字的時候,我立刻想起了當時張國立和楊迪待著小鎮也是茅臺鎮,據說那裡的空氣裡都漂浮一個濃濃的醬香味道。

楊迪被張國立嘲笑“土”,只是因為喝酒找杯子,沒見識?

更有趣的是,如今紀連海去的酒廠和當年張國立和楊迪去的酒廠,只是一牆之隔。

紀連海說了:“我這次去的金樽酒廠,恰巧在位於茅臺鎮7。5平方公里醬香酒核心產區裡,是茅臺鎮同宗同源的一個酒廠。”

提起茅臺鎮,日常想起的一句話就是

:離開茅臺鎮,不出好醬酒。

這一點兒都不是誇張,茅臺鎮之所以可以成為天然的酒都,和它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是密不可分的。

茅臺鎮處於東經106°22′,北緯27°51′,海拔400米,而周圍都是海拔千米以上的群山峻嶺,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個漏洞形。

再加上這裡的氣候是冬暖夏熱,溫差比較小,年日照時數又長,這一切就為釀酒微生物的生息繁衍提供了絕佳環境條件。

還有一句這樣的話:

取一瓢長江水,飲一杯醬香酒。

是的,這裡說的長江水,就是流經茅臺鎮的長江支流赤水河,據說赤水河是目前長江支流中沒有受到汙染的支流,而且應由於殊地形的原因,流經此地的水裡面含有非常多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說起來有些氣人!

這就好像老天爺賞飯吃的感覺一樣,這些特別優越的先天條件是可遇不可求,只能好好地在茅臺鎮利用,不可複製、不可帶走。

而這,就是所謂的同源,那麼什麼叫同宗呢?

這裡就要提一下醬香型白酒傳統生產工藝“12987”了,這些看似毫無頭緒的數字背後,隱藏這我們老祖宗智慧:一年生產、二次投料,九次蒸餾,八次發酵,七次取酒。

楊迪被張國立嘲笑“土”,只是因為喝酒找杯子,沒見識?

是智慧,也是經驗、更是汗水。

端午節後,氣溫逐漸升高,制曲最好時機的來臨。這時制曲的酒香味極好,所以端午就開始制曲。重陽節後赤水河逐漸清澈透明。此時水非常適合釀酒的要求因此重陽就開始下沙。這裡的“沙”就是指本地的紅櫻子糯高梁。

工人作息時間也會隨著釀酒工藝的要求而靈活變化。因為晨間溫度較低,攤晾時就更容易把溫度降下去,而且攤晾時整個車間溫度很高,拖到中午就很熱了。所以釀酒師傅都是凌晨三四點就開始工作,趕在中午前就高粱堆積好,這些都是根據自然天氣變化決定的。

是順應天時,更是匠人匠心。

是的,正如紀連海老師說的那樣:

同宗同源靠的不僅僅是一條河,一個產區,一個環境,或是一個理論,更重要的是做到天人共釀、匠人匠心。

楊迪被張國立嘲笑“土”,只是因為喝酒找杯子,沒見識?

正所謂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水土產一方酒,金樽酒就是在這樣的生產標準下,釀造出正宗的好醬酒。

你們喝過醬香酒嗎?你們覺得

呢?

你們可以品嚐出酒中的酸甜苦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