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劉備究竟是仁德之君,還是個偽君子?

劉備的“偽君子”之論由來已久。

劉備在《三國演義》中的仁義形象自古深入人心,在演義中,劉備實在是個仁義之人,行人處事處處以德服人,和曹操的“奸雄”形象完全是兩個對立面。以至於魯迅點評演義時就說到:

劉備之德近乎偽!

這本是魯迅評價演義中劉備形象的評語,又被某些好事之人引到史書上去,給史書上的劉備也定一個“偽君子”的評價,這就頗有些不學無術了。時至今日,劉備的“偽君子之論”在網路上愈演愈烈,甚至一些歷史教授都將此奉為真相,令人咋舌。

歷史上的劉備究竟是仁德之君,還是個偽君子?

蜀主劉備畫像

劉備在《三國志》、《華陽國志》均有傳記,陳壽在《先主傳》末的評語是:

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

加上劉備在史書中的種種故事做參考,劉備的“弘毅寬厚”並非簡單的溢美之詞,而是可以找到相關故事來對應,這是可以肯定的。

實際上,歷史上的劉備並非簡單的人物,評價他的為人,肯定要看他一貫的行事作風,而他的行事作風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來分析,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風格,值得細細玩味。

第一,劉備起兵至得徐州之時(190-195)

在歷史上這段時間裡,劉備是投奔了同門師兄公孫瓚,然後被安排到青州工作,跟隨刺史田楷平定地方,劉備先是做了平原縣令,後升為平原國相。

話說平原國中有個名叫劉平的人,對劉備心懷不服,便收買了一名刺客前去刺殺劉備。劉備初見刺客,只把他當成普通賓客一貫以禮相待,殷勤周到,交往之下,居然把這位刺客感動得心悅誠服,主動向劉備坦白自己的身份,再告辭而去。

《魏書》評價此時的劉備:

外禦寇難,內豐財施,士之下者,必與同席而坐,同簋而食,無所簡擇。眾多歸焉。

——大家要知道,這《魏書》乃是曹魏帝國的官修史書;顯而易見:連敵對勢力執筆的史書都能對劉備做出正面評價,可見此時的劉備確實是以“仁義”著稱,並非浪得虛名。

劉備從平原到徐州的這段時間裡,還結交了名士

陳紀、

孔融、鄭玄

。多年後,劉備還曾當著諸葛亮的面回憶往事,對自己能和鄭玄、陳紀坐在一起,談論治國之道,頗有炫耀之態。

《華陽國志》:丞相亮時,有言公惜赦者,亮答曰:“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故匡衡、吳漢不願為赦。先帝亦言吾周旋陳元方、鄭康成間,每見啟告,治亂之道悉矣,曾不語赦也。若劉景升、季玉父子,歲歲赦宥,何益於治!”

也正是因為劉備的口碑好(百姓稱讚),形象好(待人以禮),人脈多(結交名士),所以徐州牧陶謙在臨終前,和幕僚們商議,同意把徐州交給劉備繼承。

按照《獻帝春秋》的記載,劉備接管徐州後,是派陳登前往袁紹處彙報的,袁紹還回復說:

“劉玄德弘雅有信義,今徐州樂戴之,誠副所望也。”

——由此可見,劉備早年在青徐一帶積極養名富有成效,並得到了袁紹等人的肯定。

第二,劉備投許都至得諸葛亮之時(196-207)

建安元年(196),劉備被呂布算計,失了徐州,不得已決定投奔曹操主持的許都朝廷。

在這段時間裡,劉備和曹操的關係相處融洽,曹操迫切需要劉備這樣的一個榜樣來為自己揚名,展示給天下人看:大家看看!劉備曾經是我的敵人,我都能對他化干戈為玉帛,證明我的胸懷是何等寬大啊!

——為此,曹操甚至拒絕程昱等人提出“趁早除掉劉備”的建議,曹操的堅持也換來了官渡之戰前,賈詡帶著張繡一起投下了重要一票,這也是後話。

從另外一方面看,曹操和劉備兩人都以呂布為仇敵,建安三年(198)末,兩人合力在下邳城擒殺呂布,可以說,他們的“友好關係”達到了頂點。

《三國志·先主傳》說下邳戰後,曹操

“表先主為左將軍,禮之愈重,出則同輿,坐則同席”

,這是曹操的一廂情願地示好;而在暗地裡,劉備卻跟董承勾結在一起,試圖除掉曹操。

歷史上的劉備究竟是仁德之君,還是個偽君子?

電視劇《三國演義》中曹操和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

劉備為何與曹操分道揚鑣,具體細節不得而知,從史書記載劉備的話來分析,劉備是把曹操當成亂臣賊子看待,如果把曹操的誠意款款看成對劉備的恩義,劉備對曹操則是虛情假意,那無疑是

劉備背棄了曹操。

但是以

“劉備標榜效忠天子”

的角度看,劉備的所做所為就是“正義”的,畢竟曹操這種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再看白門樓下,呂布向劉備求情而不可得,氣得大罵劉備“大耳賊最叵信”。

可見劉備恩怨分明,他的“仁義”是給值得交往的人,而不是一味地做聖母白蓮花。

相對於曹操的好運氣來說,劉備在早年可真算是一個“黴氣包”:投奔公孫瓚,公孫瓚垮掉;聯合董承,董承完蛋;投奔袁紹,原本絕對優勢的袁紹也輸掉了“官渡之戰”,末了,劉備逃亡至荊州,成為劉表的北藩。

劉備在荊州荒廢了六七年的光陰,甚至有了“髀肉之嘆”,雖然人生無常,但劉備還是得到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諸葛亮。

歷史上的劉備究竟是仁德之君,還是個偽君子?

電視劇《三國演義》劉備請得諸葛亮出山

諸葛亮在加盟之初,便給劉備獻上了流傳千古的“隆中對”,其中就涉及奪取荊州、益州作為帝王基業的構想。當時的荊州之主是收留劉備的

劉表

,益州之主是

劉璋

,正所謂一筆寫不出兩個劉字,這兩位劉州牧也都是漢室宗親,並且論及血統,還比劉備強了很多。

講道理,諸葛亮是無法預見劉表會在明年(208)去世,這也就意味著,諸葛亮是希望劉備能夠奪了同宗的基業,但是劉備打心底是做不到的。

曹操南征荊州之時,劉備帶著下屬倉皇逃竄,在路過襄陽城下時,諸葛亮又提醒了劉備一下:乾脆奪了襄陽。劉備嘆口氣,回答說:“我不忍心啊!”對此,諸葛亮也只能搖搖頭,繼續跟著劉備逃亡。

在劉備逃亡的故事中,筆者也注意到早先某些人解讀出劉備“攜民渡江”,是出自裹挾百姓之意,認為劉備是用百姓的血肉之軀來抵擋曹操追兵的攻擊。這實在是冤枉了劉備,其中邏輯甚至經不起推敲。

若劉備想用百姓的血肉之軀來換取逃亡時間,他為什麼不自己撒開腳丫子先跑呢?自己先跑到江陵不就安全了?何必要多此一舉玩什麼“裹挾百姓”呢?有這個必要嗎?

而實際在史書上,明確寫了有人勸劉備拋棄百姓,先跑路的,劉備回答說:

“要成大事必須以人為本,如今這些百姓歸附於我,我怎麼忍心丟棄他們而去呢?”

《三國志·先主傳》:或謂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

所以要我說,在這個時間點的劉備,還是對“仁義”二字念念不忘,不肯奪襄陽,不肯棄百姓,他以為把“仁義”堅持下去,就能成就大業。

其實成就大業哪有這麼簡單!

第三,赤壁之戰至得益州之時(208-214)

赤壁之戰後的劉備行了三次運。

第一次,劉琦病逝。

劉備推舉劉表之子劉琦為荊州之主,結果第二年(209),劉琦病逝了,劉琦的政治遺產就被劉備名正言順地繼承了,劉備籍此籠絡荊州人,不肯投曹操的荊州人自然雲集劉備麾下。

第二次,孫權示好。

當時的荊州還有周瑜駐軍,劉備處處受到周瑜的掣肘,同時還需要仰仗孫權的接濟。

劉備想去見孫權求得更多援助,諸葛亮認為此行太危險,沒必要親自去,劉備大大咧咧,根本沒放心在心上,執意還是去了。

果然,周瑜私下向孫權進言,提出應該趁機把劉備軟禁起來,以絕後患。幸運的是,孫權沒有聽從周瑜的這個建議,甚至答應了劉備的請求,同意借地給劉備,一同對抗曹操。

此後,劉備坐鎮公安,奪取荊南四郡,勢力得以發展壯大。

第三次,周瑜早逝。

建安十五年(210),周瑜病逝,年僅三十六歲。從此,劉備在荊州也再無掣肘,“隆中對”的第一個戰略目標已經達成。下一步就是奪取益州。

此時的劉備仍然不肯主動奪取益州,孫權甚至也對益州有想法,派孫瑜率軍入蜀,結果半路上被劉備攔下,劉備說:“孫將軍如果執意要去打益州,那我就去深山隱居。”孫瑜見狀,只能罷兵。

建安十六年(211),好運再次降臨到劉備身上:

益州牧劉璋居然主動請劉備入蜀,讓他去對抗漢中張魯。

《九州春秋》上說劉備開始還不肯去奪益州,表示自己不能失信義於天下。結果還是被龐統說服了。

《九州春秋》:統說備曰:“荊州荒殘,人物殫盡,東有吳孫,北有曹氏,鼎足之計,難以得志。今益州國富民強,戶口百萬,四部兵馬,所出必具,寶貨無求於外,今可權藉以定大事。”備曰:“今指與吾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故而失信義於天下者,吾所不取也。”統曰:“權變之時,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順守,報之以義,事定之後,封以大國,何負於信?今日不取,終為人利耳。”備遂行。

這個故事的可信度其實並不高,要知道劉備按“隆中對”來發展,則肯定要拿下益州的;至於怎麼拿?難道等著劉璋也跟劉琦一樣早死嗎?這肯定不現實,劉備對此也很糾結。本年的劉備已經是

五十歲的老人

了,他不能繼續等下去,守株待兔是蠢人才做的事。

筆者以為:按照隆中對的設計,先前又有“髀肉之嘆”的劉備完全沒有必要在此刻表示不願意。

劉備是有心主動拿下益州的。

在這個故事中,劉備就自我標榜以“仁德”處世,並以曹操殘暴為反例。——可能羅貫中就是取材於此,創作出劉備和曹操這兩人的對立形象。

言歸正傳。

劉備帶兵進入益州後,劉璋與劉備在涪縣相會,把酒言歡。在酒宴上,龐統就私下提議:“趁機拿下劉璋,接管益州。”劉備又拒絕了:“我們才剛剛進入蜀地,還沒有收買人心,不可以做這種事。”善於出謀劃策的龐統也只能攤攤手。

歷史上的劉備究竟是仁德之君,還是個偽君子?

電視劇《三國演義》劉備與劉璋把酒言歡

在這個時間點裡,劉備的內心和行為是矛盾的:他既想仁義,又想得益州。套用電影《讓子彈飛》裡的臺詞,龐統是教劉備跪下來,就能掙錢,劉備只想站著把錢給掙了。

劉備對奪取益州的猶豫不決,時間拖延下去,也讓事情發生了轉機:張松等人勾結劉備奪取益州的陰謀暴露,劉璋宣佈斷絕與劉備的來往,劉備這才徹底放下思想包袱,正式向劉璋宣戰。歷時一年多,才抵達成都城下,劉璋出城投降。

非常遺憾的是:精於謀劃的龐統沒能活到劉備拿下成都的這一天。

第四,經營益州至逝世(215-223)

建安十九年(214),劉備拿下益州後,又去攻略漢中,建安二十四年(219),曹操退兵後,劉備返回成都,登基自稱漢中王。“隆中對”的規劃已經達成,蜀漢帝國的雛形也已初具規模。

這時候的劉備已不再是寄人籬下的小角色了,而成為了有問鼎天下勢力的一方霸主,所以他的行事作風也不同以前。

為了斂財,採用劉巴的建議,發行“直百錢”變相搜刮民間財物;

為了立威,僅僅是酒後失言的彭羕居然被處以極刑;

為了讓劉禪能順利登基,藉口義子劉封不救關羽等罪名,將劉封誅殺。

再有,劉備稱王后,藉口張裕占卜不準,將其誅殺洩憤。其實陳壽都明寫了:

張裕是之前嘲弄過劉備,還有就是他私下說了劉備失去益州等擾亂人心的話。

張裕下獄之後,諸葛亮都曾出面解救,可是劉備不聽,回了一句:

“芳蘭生門,不得不鋤!”

諸如此類,可見此時劉備開始嘗試用權力誅殺異己,再也沒有繼續以“仁義”的姿態來裝點門面。

再看曹操,曹操誅殺的人也有很多,和此時的劉備比起來,兩人行事也是頗為相似;但真要較真起來,曹操還是心狠一些,畢竟連

許攸、婁圭

這些功臣都下得了手,這一點,劉備是沒有的,劉備只殺核心團隊之外的人。

例如,糜芳在荊州向孫權投降,導致荊州失陷,關羽身死,劉備對糜芳的兄長糜竺可以說是念及舊功,並未問罪。

也可以這麼說,劉備雖然已經嚐到了權力的滋味,但他的心中還是有一個“義”字,所以他稱帝后,第一件事就是不顧群臣的反對,執意討伐孫權,替關羽報仇。

夷陵之敗後,劉備得知駐守江北的黃權無奈率軍投魏,有人提議按照法律辦事,應該追究黃權妻子和子女的罪責,劉備擺擺手說:“是我辜負了黃權,黃權沒有辜負我。”

《三國志·黃權傳》:及吳將軍陸議乘流斷圍,南軍敗績,先主引退。而道隔絕,權不得還,故率將所領降於魏。有司執法,白收權妻子。先主曰:“孤負黃權,權不負孤也。”待之如初。

這比起“對於禁當面原諒,背後羞辱”的魏文帝曹丕來,劉備還是夠義氣的。

結語

劉備的行事作風,總體來說,

是從早先的江湖義氣,到大業已成時的帝王之氣。

“仁”字只不過是他早先行走江湖,謀生處事時的手段,這也確實為劉備帶來了好名聲,吸引了不少豪傑患難與共,不離不棄。

在荊州時,劉備仍然單純地認為僅憑一個“仁”字,便可成就大事,可實際哪有這麼簡單!可是他在荊州名望越高,身邊的人才越多,他也就越受到劉表的忌憚。

在襄陽城下,劉備面對諸葛亮的點播,仍然不肯放棄自己的初心,直到在龐統的引導下,為了拿下益州,終於撕下“仁”字,擺脫道德的束縛,終於壯大自己,成就蜀漢帝國一方基業。

歷史上的劉備究竟是仁德之君,還是個偽君子?

遊戲中的蜀漢群臣像

早年在徐州時,下邳陳登就認為劉備是個人傑,他曾對人說:

“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劉玄德。”

所以,真要說劉備是個“偽君子”,倒不如說他早年偽裝了自己

“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

的英雄本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