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階:鬥垮了嚴嵩,培養了張居正

徐階:鬥垮了嚴嵩,培養了張居正

徐階之使詐,不亞於嚴嵩,然後人多毀嵩而譽階,以階之詐計,為嵩而設。明無階,誰與黜嵩?然後知因地而施,詐亦成名。古聖賢之所以重權道者,正為此也——蔡東藩

前言

1503年10月20日,明代名臣徐階出生。

他在嘉靖後期至隆慶初年官至內閣首輔,與嚴嵩在朝爭鬥十多年,終於將嚴黨剿除。他是張居正的老師,任職期間,革除弊政,對後來張居正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然而,到了晚年,他卻又極力排除異己,為了實現他的政治主張,不惜利用皇帝的遺詔,致使晚節不保。

徐階:鬥垮了嚴嵩,培養了張居正

▲徐階(1503年10月20日-1583年6月7日)

他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人?為何他的一生會充滿矛盾呢?

首先,他是靠寫青詞上位的

太子太保

徐階初期的仕途並不順利

早在嘉靖二年(1523年),20歲的徐階就考中了探花,被授以翰林院編修的職務。當時王陽明的心學已經傳播開來,而徐階跟王陽明的弟子們經常一起交遊,漸漸在士大夫之中有了聲譽。

然而,徐階卻沒能因此一展才能。當時翰林院由內閣大學士張孚敬把持,他建議嘉靖帝去除孔子的“素王”稱號,嘉靖帝叫來百官商議此事,百官都不敢違抗張孚敬,只有徐階站出來公然反對。結果徐階被貶出了中央,成了延平府的推官,就是地方上正七品的小官。

但沒想到的是,由於嘉靖皇帝崇尚道教,常常要求大臣寫青詞,也就是用硃筆在青藤紙上寫下一段詞,用來焚燒祭天,當時有“凡入閣者,皆青詞引路”的說法,這給徐階提供了機會。一次,嘉靖帝命百官寫青詞,徐階奉上了一首,被嘉靖帝大加讚賞,親自召見他,賞賜了他飛魚服。隨後就把他留在身邊,任命為太子太保。

徐階:鬥垮了嚴嵩,培養了張居正

▲嚴嵩(1480年3月3日—1567年)

其次,他是巧鬥嚴嵩的內閣首輔

當時青詞寫得好的,並不只有徐階一個,嚴嵩也是寫青詞高手,而且在朝中勢力龐大,專權干政。徐階雖然不肯依附嚴嵩,但他一直向嘉靖帝靠攏。

一次因永壽宮失火,嘉靖帝想修一座新宮殿,於是問嚴嵩意見,嚴嵩建議皇帝還是回皇宮住。結果這時徐階看出了嘉靖帝的心思,不光迎合嘉靖帝想建新宮殿的想法,而且還拿出了具體措施,建議用被燒燬宮殿的剩餘材料。

嘉靖帝又一次大加讚賞,任命徐階的兒子徐璠為工部主事,負責修建新宮殿,徐階也成為了內閣次輔,職位僅次於嚴嵩,這讓嚴嵩感覺到了威脅。

徐階:鬥垮了嚴嵩,培養了張居正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

嚴嵩為了除掉徐階,經常在皇帝面前進言說壞話,當時徐階的處境十分危險,但他知道自己還不是嚴嵩的對手,所以他忍辱負重,事事順著嚴嵩。為了得到他的信任,還把自己的孫女嫁給嚴嵩的孫子,表面上十分恭順。嚴嵩的兒子嚴世蕃十分霸道,多次對徐階無禮,徐階也忍氣吞聲。

直到嚴嵩被勒令退休後,徐階還親自到嚴嵩家去安慰。當時嚴世蕃乞求徐階替他們在皇上面前說情,徐階滿口答應。但其實徐階做這一切,全是因為他看透了此時嘉靖帝還沒下決心將嚴黨剿除。

後來,嚴世藩獲罪,徐階知道時機成熟,他聯合學生張居正,一舉剿除嚴黨在朝中的勢力。動作之快,嘉靖帝都沒想到,後來嘉靖帝后悔,想重新召回嚴嵩,徐階則站出來極力反對,還聯合閣臣一起勸諫,才讓嘉靖帝打消了這個念頭。自此之後,嚴黨垮臺,徐階的內閣首輔之位穩了。

徐階:鬥垮了嚴嵩,培養了張居正

▲張居正(1525年5月26日-1582年7月9日)

最後,他是篡改遺詔的一代明相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嘉靖帝駕崩,徐階和張居正起草遺詔。但據史料記載,這份遺詔上寫的並不是嘉靖帝臨死前口授的內容,而是用“遺詔”名義釋出的徐階和張居正的政見。

遺詔首先強調嘉靖帝痴迷道教,應該反省;其次,為那些因批評皇帝而遭到懲處的官員恢復名譽和官職。

不久後,明穆宗即位,登基詔書也是徐階和張居正起草的,內容和嘉靖遺詔基本一致,決定起用反對嘉靖修道而遭懲處的官員,提升內閣權力,破格提拔賢才,裁減冗員。這些措施在後來穆宗繼位後也都得到了實施。

徐階:鬥垮了嚴嵩,培養了張居正

▲明穆宗朱載坖(1537年3月4日—1572年7月5日)

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穆宗登基之後,他開始啟用自己的老師高拱高拱也想除掉競爭對手,他借給事中張齊彈劾徐階的機會,讓徐階退休回家。

退休的徐階,因為親族子弟橫行鄉里,為非作歹,大量購置田產,佔地竟達24萬畝,致使告他的狀紙堆積如山。徐階無奈之下,拿出三萬兩白銀賄賂他的學生張居正來幫家人脫罪,結果這事又被高拱知道,導致徐階晚節不保,而且高拱還以此事與張居正反目。

徐階:鬥垮了嚴嵩,培養了張居正

▲徐階畫像

小結

縱觀徐階一生,雖靠寫青詞討好皇帝上位,但他卻鬥垮了嚴嵩;為革除弊政,他又篡改遺詔。客觀來看,他可以稱為大明朝的能臣。但事情總有兩面性,徐階最後晚節不保,還引發了高拱與張居正的爭鬥,這種爭鬥讓明朝的政局開始陷入嚴重的內耗,而這種“零和矛盾”在此後明朝的歷史上,一直以不同程度存在著,直至最後拖垮明朝的政治系統。

【參考資料】《皇明永陵編年信史》《正說明朝三百年》《皇明史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