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山東篇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因魯國編年史《春秋》而得名。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微,分封的諸侯國各自為政,戰亂不斷,形成了事實上的大分裂局面。

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山東篇

春秋時期諸侯國地圖

據統計在整個東周時期,共有大小諸侯國一百四十多個,也有學者估計有二百個左右,今天就為讀者盤點一下在今山東境內的主要諸侯國。

1、齊國(前1044年—前221年)

齊國在西周時期就已出現,周武王滅商後實行分封制度,首封身為師父的功臣呂尚於營丘(後改稱臨淄),國名為齊,因國君為姜姓,故又稱為姜姓齊國。齊國建國後透過煮鹽墾田而富甲一方,逐漸變得強大起來,至齊桓公時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傳至齊康公時,大夫田和放逐齊康公於海島上而自立為國君,稱田氏齊國。公元前221年,齊王建向秦王嬴政投降,秦國統一六國,齊國覆滅。

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山東篇

齊國姜子牙雕像

2、魯國(前1043年—前256年)

西周初年周公輔佐周成王東征滅奄國,受封於奄國故土,周公留鎬京輔佐成王,其子伯禽代為赴任,建立魯國,國都曲阜。魯國國力最強時其疆域北至泰山,南達徐淮,東至黃海,西抵今山東鄆城、定陶一帶,是周王朝控制東方的一個重要邦國。魯國先後傳二十五世,三十四君,歷時790年。魯頃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56年),魯國為楚考烈王所滅。魯國是姬姓“宗邦”,故“周之最親莫如魯,而魯所宜翼戴者莫如周”。以孔子為代表的魯國是典型周禮的儲存和踐行者,世人稱“周禮盡在魯矣”。

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山東篇

魯國孔子像

3、萊國

萊國最初建國的年代已經無法考證。最早的記載表明,西周初年萊國便已經存在,《禹貢》中稱其為“萊夷”。研究認為萊國九夷所建,商周時期也稱東夷古國,商代始封,西周時期成為諸侯大國,爵位為侯爵,後改為公爵。春秋初,疆域西起今臨朐,東至膠東半島,北至渤海,南至今諸城、膠州。萊國畜牧業發達,擅長養蠶和織造絲綢,由於臨海,百姓多開發魚鹽和製作海產品,是東夷地區有記錄的最早的漁鹽之邦,畜牧之國。公元前567年萊國被齊國所滅,此後逐漸融入齊文化,國人以萊為氏,後去“草”為來,形成來姓,成為來姓的一支。

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山東篇

萊國銘文

4、莒國(前1046年—前431年)

商代莒地屬青州姑幕國,春秋初從計遷莒後,國勢漸強,因助周滅商,封茲輿期為莒國國君,共傳23世,立國600餘年,春秋時期疆域曾東起黃海,西至今沂水,南達今江蘇贛榆,北至今昌邑,擁有城邑30多個,是當時僅次於齊、魯的大國。週考王十年(前431),楚國勢力不斷擴張,滅蔡後,進而滅莒,因楚國太遠,莒國又被齊國兼併。莒國曾是東夷中最強的國家之一,如《春秋大事表》所述:“莒雖小國,東夷之雄者也。其為患不減於荊、吳”。齊桓公為公子時,曾到莒國避難,留下“勿忘在莒”的典故。

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山東篇

莒國遺址

5、紀國

古書和金文中也稱己國,國祚自商延續到春秋時代,國君為姜姓,國都紀,即今天山東壽光。紀國位於齊國以東,萊國以北,在強盛時與齊國、魯國形成三足鼎立局面,紀國選擇與魯國結好以對抗齊國的擴張。公元前691年,紀國分裂,紀侯之弟紀季降齊,第二年,齊國軍隊攻破紀國都城,紀侯出逃,紀國滅亡。據《沂水縣誌》記載,紀國末代君王紀侯率領的遺民和軍隊逃到今沂水紀王崮。

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山東篇

紀國遺址

6、滕國(前1122年—前296年)

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姬發滅商建周後分封自己的第十四弟姬繡於滕(今山東滕州),稱滕叔繡。春秋初期,滕國因和魯國同為姬姓,兩國關係密切,公元前712年,滕侯、薛侯朝見魯公,爭行禮之先後位置,滕侯以姬姓得為先。戰國時,孟子曾到滕國拜見滕文公。滕國還誕生了與墨家代表墨子和工匠祖師的魯班。公元前414年滕國被越王

朱勾

所滅,後復國,戰國時期,覆滅於宋國,共傳23世。

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山東篇

滕國故城

7、薛國

薛國,夏商周三代東方的一個諸侯國,歷經1500多年,在今山東滕州。薛國據說是炎帝后裔,前期由任姓家族統治,後則由田齊的媯姓(田氏)家族統治。西周初年,周武王封任姓後裔畛於薛國,任姓薛國自任畛開始,相傳31世,從公元前564年前至公元前506年間,薛國頻頻參與會盟,多次參加討伐鄭國、秦國的軍事行動,而夾在齊楚兩大國之間的任姓薛國,則成了齊楚兩國覬覦目標,至周顯王46年,終為齊國所滅。齊滅薛以後,封田嬰於薛,田嬰去世後,田文(孟嘗君)繼封薛邑後,固城池、重農桑、減賦稅,發展商業,使薛國經濟趨於繁榮,國力強盛。秦滅齊後設薛郡。

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山東篇

薛國故城

8、鄫國

鄫國(繒國),姒姓,是中國歷史上最古老的東方古國之一。少康中興後,封次子曲烈於繒地(今山東蘭陵縣)。約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後對於上古存在的“部落方國”進行分封,鄫國後裔作為夏禹之後繼續受封於鄫城。歷夏、商、周,存世時間約2000年,春秋時期,和魯國關係密切,並逐漸淪為魯國附庸國, 公元前567年滅於莒國,公元前538年,魯國滅莒後,鄫國方域最終成為魯國的一部分。

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山東篇

鄫國故城

9、邾國

邾國又名邾婁國和鄒國,是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國君為曹姓。相傳顓頊的玄孫陸終第五子名安,大禹賜曹姓。周武王滅商後封安的後裔曹俠在邾建立邾國,有今山東費、鄒、滕、濟寧、金鄉等地,春秋時期曾是僅次於齊、魯的國家。邾國和魯國相鄰,兩國時戰時活, 後淪為魯國附庸。戰國後期,楚國向北擴張,邾國被楚攻滅。

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山東篇

邾國文物

10、譚國

西周至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少昊氏後裔。周穆王時期,分封了譚國,位置在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龍山,爵位為子爵。譚國國土面積小,國力不強,長期附庸於齊國。齊國公子小白(齊桓公)出亡過譚國,譚國國君拒絕接待,後小白回國即位後,譚國亦未派人祝賀,致使譚國在前684年被齊國所滅,譚國國君流亡到莒。據考證濟南城子崖遺址即為譚國故城地。

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山東篇

城子崖遺址

11、牟國

牟國是我國曆史上最古老的方國之一。《世本·氏姓篇》記載:“牟子國,祝融之後。”殷周大戰時期,牟人參加了戰爭並助周取得勝利。周朝進行分封時,牟人作為盟邦被分封至今萊蕪,以加強對東夷諸部的統治,封爵為子爵,從此開始了牟子國的歷史。 春秋時期,牟國處於齊魯兩個大國之間,既為魯國的附庸,以後有為齊國所控制。後被迫兩次東遷,最終遷至今山東牟平一帶的原萊國的土地上。到春秋末期,牟國終被強大的齊國吞滅。

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山東篇

牟國故城遺址

12、郯國

公元前十一世紀左右,商王武丁封其子於炎地(今山東郯城),建立侯國,史稱炎國。周滅商後,周武王將其封給商王帝乙之子微子啟,歸屬宋國轄制,允其享爵位,為子爵。微子啟派其裔孫子鷙管理炎地。郯國處於山東與江淮之間,東臨大海、南面徐國、北為諸夷地,地理位置非常特殊,為西周重要軍事據點。春秋時期,郯國逐漸淪為魯國附庸,吳國興起北侵後,郯國一度歸附吳,公元前414年,郯國為越王朱勾所滅。

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山東篇

郯子像

宣告:本文文字內容和圖片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讀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