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努力決定下限,還是天賦決定上限?其實你的能力沒有邊界

什麼決定下限和上限

人們總是願意相信那些天才的故事,他們認為不需要花太多努力就能完成驚人之舉的人物和故事才富有能量,而透過汗水完成這樣的壯舉並不那麼神聖。

那些人們眼中所謂的“平凡人”心中總有不甘,一些人執著的奮鬥著,最終攀登到那些擁有“天賦”的人所達不到的境界,出乎常人的意料。

那麼這些人是不是也存在某些天分未被我們發現,而驅使著他不斷向前呢?我的觀點是:“其實每個人都有創造天賦的才能,而這使你的能力沒有邊界”。

我們都擁有創造天賦的基因

在對自我能力的認知中,大多數人認為自己的身體和大腦都有極限,也即會對自己說:“我只能做到這個程度,我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天賦,更達不到像其他人一樣的天才”。

但事實上,我們擁有無限的適應能力。

是努力決定下限,還是天賦決定上限?其實你的能力沒有邊界

1908年,約翰尼·海耶斯奪得奧運會馬拉松冠軍,還創造了馬拉松世界紀錄,成績是2小時55分18秒。

而如今,馬拉松的世界紀錄已經重新整理為2小時2分57秒,比他創造的世界紀錄快了近30%,換個角度講,海耶斯在1908年創造的世界紀錄,如果換到今天的國際馬拉松比賽中,只夠剛剛贏得參賽資格。

1980年,一個日本人連續做10507個俯臥撐,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此後,吉尼斯不再接受人們提交申請,因為數的時間太久,從而接受24小時內做完最多次數俯臥撐。

1993年,一位美國人在21小時21分鐘內做完46001個俯臥撐,這個記錄一直到現在都沒有被打破。

1973年,一位參加背誦圓周率小數點之後的數字比賽中,創下了前無古人的紀錄:511位。五年之後,一部分人在一系列比賽中爭著創下新紀錄,背誦了圓周率小數點之後的1萬個數字。

2015年,該紀錄被塵封了30多年之久以後,來自印度的拉吉維爾·米納奪得了冠軍,再度創下紀錄,背誦了小數點之後的7萬個數字。

從近百年來的各項競技來看,記錄被不斷的重新整理,但是人類還是那個人類,並沒有發生特別的進化。

人們願意相信基因決定未來,把控你今後的成就。從科學的角度來說,這是有一定道理,當一個嬰兒呱呱出生時,他的大腦結構已經基本形成,他可能善於語言、數學、創新、實踐等等方面,很大程度上會朝著既定的方向發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天賦。

但是從實際來看,有些人並沒有發揮出既定的“天賦”,而有些人就在曾今不擅長的領域獲得了巨大的成就,最根本的原因是大腦存在極強的適應能力。

它採用以各種方法“重新佈線”,對經過重複、強化的事件,神經元之間構成了新的連線,在大腦的某些部分之中,甚至還可能生長新的神經元。

這些神經物質會根據你對它們的運用而改變,從而最終改變原有的大腦結構,產生新的“天賦”。

在研究盲人觸覺靈敏度的一項實驗中發現,既然盲人的雙眼已經無法正常運作,那麼認為盲人的視覺皮層不會參與大腦的任何活動。

但是結果卻是盲人在用手觸控盲文的時候,原本認為不起作用的視覺神經開始轉移並參與到觸覺神經的運用當中,也就是說用於視覺的那一部分“神經能量”加持到觸覺神經的能力當中,而這一結果使得盲人的觸覺比一般人更強大。

這也從側面印證了那句話:“上帝為你關上了一扇門,自然會開啟另外一扇窗”。同時也告訴我們人體的能量是會發生轉移的,而轉移的方向的力度取決你的思維模式與付出的努力程度。

所以,我們要認清一點,人的身體和大腦並沒有所謂的上限,只要我們擁有不斷進步的意識,摒棄”我不能“、”我不行“、”我不可能“、”做不到“這樣的理念。

足夠多地練習、從事你所熱愛的,你的大腦自然而然會選擇幫助你完成這些任務,而這才是天才的基因。

天才也是訓練的“產物”

既然說到天賦,我們其實陷入了一個誤區,也就是在我們的眼中,那些有“天賦”的人並不需要什麼努力,“輕輕鬆鬆”就成了天才,可是事實卻並非如此。

1763年,年僅7歲的莫扎特,身材矮小得只能勉強看到大鍵琴的頂部,但他用自己演奏小提琴及各種鍵盤樂器的技能,征服了所有聽眾。

年幼的莫扎特有在那個時期所謂的“完美音高”這一天才技能,不論是哪種調子,馬上便能準確地辨別出來,就好比現在跺一下地面,他都能馬上分辨出什麼哪個音調。

這種傑出的能力在當時的音樂界認為大約在每萬人中,只有1個人具備這種能力。2014年心理學家榊原彩子招募一群2-6歲的孩子,訓練他們的完美音高的能力,有些用了一年,有些甚至一年半。

儘管在正常的條件下,每萬人中只有1人具有完美音高,但參加了榊原彩子訓練的那些孩子,卻個個都擁有。

這顯然意味著完美音高根本談不上是隻有幸運的少數人才擁有的天賦,而是一種只要經過適度的接觸和訓練,幾乎人人都可以擁有的能力。

莫扎雖然7歲就能夠演奏各種樂器,但是莫扎特是音樂世家,他的父親本就是一名音樂家,在莫扎特4歲的時候就開始訓練他的音感和各種樂器的演奏能力,其實到莫扎特7歲的時候,他已經通過了3年的專業訓練。

正常來說,一個普通人經過3年的專業特訓,也能夠達到莫扎特7歲時的音樂水準,只是他開始練習的時間比我們早而已,所以成了別人口中的天才。

我記得在我上初中的時候,隔壁班有一個數學天才,上課幾乎是看小說、睡覺,但是每次數學考試都是班裡前三,而且拿過全市的數學競賽一等獎。

我們一直也很納悶,為什麼他毫不費力就能成為天才,而我們的努力,還不及他一半的水平,直到有一次我去他家裡體驗一番後才知道其實他比我們還努力。

在我們還在學習小學的課程內容的時候,他已經在學會了初中的開根號,可以說三年的時間,學了需要6年要學的知識。

另外,他每天早晨都起來看書一個小時,每天寫作500字以上,這些都使他超過了我們一個等級,這些都是在我們看不到地方的努力的結果。

與其說羨慕那些天才人物的故事,不如去學習他們如果成為天才的努力和技巧。

是努力決定下限,還是天賦決定上限?其實你的能力沒有邊界

用正確的訓練方式和思維突破能力邊界

雖然說普通人也擁有所謂的天賦,但是為什麼有些人那麼努力,還是達不到出類拔萃的境界呢,其實最重要的是如何開發並運用你的天賦能量,也就是正確的訓練方式和思維模式。

1、埋頭奮鬥並帶不來你想要的結果

暢銷書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他將此稱為“一萬小時定律”。

但是如今看來一萬個小時定律並不能達到你想要的結果。在各個行業和領域中,並沒有發現從事某一事業時間越久的人,就一定能成功。

在醫生、教師、音樂等這些已經較為成熟的領域中,有些人可能已經在這一行業幹了20年甚至30年,可結果卻沒有成為專家級或大師級的人物,甚至有的還不如工作5至10年的工作者。

1893年,心理學家在加州音樂學院的青年鋼琴師中做了一項測試,把一群鋼琴班的新生分成兩組,一組告訴他們只要不斷重複彈奏曲子,彈上成百上千遍,就能成為卓越的鋼琴家。

另外一組告訴他們,每次演奏訓練的目的是找出你彈錯的地方,下一次彈奏的目的是修正之前的錯誤,並找出新的錯誤,直到把曲目順利演奏完為止,這還不夠,之後繼續加大難度,測試能夠用在不犯錯誤的情況下,用多少時間彈奏完曲目。

經過一個月的集中訓練,那些告訴他們只要不斷重複的學生,在集訓結束後和剛進訓練營前的能力根本沒有提升,甚至有些還出現的退步。

而第二組的學生,在測試的曲目上,演奏的錯誤率和彈奏速度,已經和他們的導師相差無幾,一部分學生還在曲目上進行了創新,比原曲的聽覺效果更加優美。

這之中也給我們啟發,不論是鋼琴演奏還是知識獲取、技能培訓,我們一貫認為只要不斷重複、努力就一定有收穫,但是卻忘了訓練過程中的方式方法才是讓你正確進步的重要手段。

沒有方向的努力就像在黑暗中洗衣服,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洗乾淨,要成就天才這一能力,需要有效的訓練方式。

是努力決定下限,還是天賦決定上限?其實你的能力沒有邊界

2、你需要幾個小時有目的的專注練習

早上6點鬧鈴響起起床,5分鐘洗漱,看兩個小時的書,吃早飯,8。30上班,晚上6點下班,健身1個小時後,洗澡。晚上8點,開始寫作,總結。。。。

類似這樣的計劃我們大多數人都做過,可是有的人完成的並不是那麼有效,甚至是為了應付計劃的實施,強行逼迫自己進行這些工作。

我曾為了多學幾個小時,早上早起了兩個小時學習,但是起來後睏意濃重,不但連早上的時間沒有利用好,接下來一天中的時間,都在和疲憊在抵抗,因為在計劃的時間裡,缺少了明確有效的目的結果。

心理學教授安德斯。埃裡克森博士在《刻意練習》一書中指出:“更短的練習時間,更好的注意力,練習更有效果”。要做到高效和專注,你需要有目的的練習,但這個目的需有一定的困難。

例如,我們定下一個目標今天要看50頁書,然後也確實看了這50頁書,但是關上書本,回憶一下學了什麼,好像什麼都想不起來,這不屬於有目的的練習。

對於這個目標,我們可以這樣修改一下,今天我只看20頁書,並且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以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這樣類似的框架,大概複述出這些內容。

這樣有更具體的目的,能讓你有緊迫感,更專注的進行練習,當然這樣的方式消耗更多的精力,

也只有讓你感到困難並努力的學習才具有效果。

3、有效的反饋訓練促使你不斷提升

如果說不斷的重複做一件事,經過1萬小時的練習,就會讓你成為一個行業裡的傑出人物的話,那麼教了20幾年書的老師,應該是教育界的佼佼者,但事實上不是所有老師都成為了這個領域的翹楚。

我們有許多人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也有幾十年的經歷,卻沒有達到大師級的結果,真的是我們不夠努力嗎。

我想不一定是,試著回想一下我們有覆盤過自己的工作嗎,有找出問題並及時改正了,有尋求更好的方法提升嗎,可能大多數人沒有自己主動自我反饋的過程。

作家本傑明。富蘭克林一生中的兩大愛好是寫作和下棋,但是最終他成了傑出的作家,卻沒成為國際象棋大師。他說:“我一直進行棋局練習,也和高手們過招,但是卻沒有看過一局自己的棋局。”

相反,他的寫作之路卻是這樣的,富蘭克林決定成為作家時,並沒有寫作的經歷,也沒有任何輔導,他開始學著仿寫別人的文章,然後試著和原文做對比。

他發現自己的語句和用詞特別差,於是他把一篇文章切分開幾個部分,每個部分試著用簡短且優美的語句表達出來,之後改寫成詩句,再接著改寫成散文,在經過反覆的練習反饋後,他的用詞比原作者更加凝練。

之後,他發現自己的文章內容缺乏邏輯性,他又試著找到一些優質的文章,以這些文章的內容為主題寫出自己的作品,然後與原文的邏輯比對,調整邏輯不順的地方,再進行刻意的重複、最佳化練習。

漸漸的,他在語句用詞、行文邏輯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並建立起來自己的寫作結構,不用再仿寫他人的文章,有了自己的寫作風格,也成就了他作家的身份。

在富蘭克林的身上,看到的反饋的實用性,高效的反饋措施顯得尤為重要。

對於學習,我們都經歷過閱讀、背誦這樣的學習過程,我也和大多數人一樣,為了能記住知識點,一遍一遍的不斷重複閱讀,記筆記。

但是在過了一段時間,或者關上書本回想,再或者是考試中,這些知識並沒有鑲嵌在我的腦子裡,很難以想的起來,這是因為知識沒有在腦子裡“打結”。

人的大腦有幾千億個神經元,而這些神經元又會生長出一些線條和觸角,當不同的神經元的觸角相互接觸之後,會產生記憶結,也就是這些結使得記憶更加牢固和產生新的聯想,而讓記憶“打結”的關鍵步驟是要讓學習變得困難,需要花更多的腦力,而測試、經歷便是一種有效的方式。

是努力決定下限,還是天賦決定上限?其實你的能力沒有邊界

記得高中的一道很難的綜合型數學題,班裡基本上沒有人能夠解答,為了解出這道題目,我查了高一高二的所有數學教材和作業集,用了4個小時的時間找到了相關聯的知識集,發現瞭解題的思路,最後算出了答案。

這個過程很困難,雖然結果只是解出一道題,但是解題的過程中,聯想到的和重新查閱的公式、解題方式在就像用刀刻在腦子裡,記憶深刻,我想大多數人都有過類似這樣的經歷,艱難困苦後的記憶總是歷久彌新。這也證實了越困難的測試、經歷,反饋程度越高,學習、記憶的效果越好。

4、終身成長的思維是進步的關鍵

應該說大多數人都懂得自我提升的重要性,學習過許多認知方式、訓練方法,包括以上所說的,但為什麼人還是會有不同的成就、不同的地位、不同的人生境界。

有人說是這些人的天賦、生存條件、生活環境共同促使他們,而我說這是他們的信念,面對困境與失敗時的處理方式,也即是否擁有終身成長的思維模式。

曾是網球ATP單打和雙打世界排名第一的約翰·麥肯羅,他永遠不能承受“失敗”的想法,更不能接受自己輸給朋友或者親戚,這會讓他看上去不再特殊。

比如,他非常希望自己的雙打搭檔與好友彼得·弗萊明輸掉在夏威夷毛伊島舉行的賽事,因為在此前的一局比賽中,他輸給了彼得。他太希望彼得輸了,甚至不敢看這場比賽。

還有一次,他在芝加哥舉辦的一次決賽中對抗自己的弟弟帕特里克,他對自己說:“天,如果我輸給帕特里克,我就完了。我要從樓頂上跳下來。”

高爾夫球運動員塞爾吉奧·加西亞同樣有思維模式的問題,失敗同樣對他產生了很大影響。加西亞憑藉精湛的技術和陽光男孩般的個人魅力,像風暴一般席捲了高爾夫球界,他看上去就像一個年輕版的泰格·伍茲。

但是當他的表現下降時,他的魅力也同樣消失了。他開除了一個又一個球童,把所有的錯誤都推在他們身上。他有一次甚至責怪自己的鞋太滑了,讓他沒接到一個球。

為了懲罰他的鞋,他把它們扔了,還踢了幾腳。不幸的是,他差點打到一名官員。這就是缺乏成長思維模式者應對失敗時採取的獨特的補救方法。

用籃球教練伍登的話來說,一個人成長的高度,能力的邊界,最終取決於他面對失敗時的態度,是選擇接受並感到無助,還是認為這是發現自己弱點且改造自我的好時機。

籃球之神邁克爾。喬丹從高中時被校隊排除在大名單之外,直到以探花的身份進入NBA,在1991年至1993年獲得第一個三連冠,之後因為父親去世,選擇了參加棒球聯賽,歷時一年後重新回到NBA的賽場。

迴歸後的邁克爾。喬丹依然認為他曾今是三連冠王朝的締造者,現在依然能夠毫不費力的奪冠,在那一年,公牛隊在季後賽被淘汰,在一次耐克的現場採訪中,他意識到這個問題並說:“你不可能離開又回來,還想繼續稱霸籃球,從現在開始,我將從身體到思想上都做好準備”。

接下來的三年裡,在喬丹的帶領下公牛隊又贏得了三連冠。邁克爾喬丹選擇接受自己的失敗,並從中找到進步的關鍵點,繼續成長。他說:“我有超過9000次投籃沒有命中”。曾今輸掉約300場比賽,有26次,人們相信我會投中絕殺球,但是我沒有。”

在他說的這些比賽結束後,他肯定會回去進行上百次投籃練習。

是努力決定下限,還是天賦決定上限?其實你的能力沒有邊界

在籃壇的另一位巨星卡里姆·阿布杜爾-賈巴爾,傑出的籃球運動員,他的招牌灌籃手法曾經被大學籃球比賽禁用,很多人認為這件事會影響他的發展。

但是相反,他花了以往兩倍的努力去訓練其他投籃技能:擦板球、“天勾”、轉身跳投。他從伍登教練那裡吸收了成長型思維模式的思考方法,並學以致用。

精神衛生學博士汪冰曾說:“如果我告訴你“明天的你會比今天更優秀”,你還會那麼介懷今天的失敗嗎?”

聽到這句話的人給的答案是也許是“不會”,但是往往我們卻沒有和自己說過這句話,

決定一個人成長的第一步不是你是否努力,而是你是否相信努力。

如果你更關心別人眼裡的你是否聰明,還是怎樣才能變成“完美的天才”?

我更想說的是,成功往往是一時的,而成長才是一輩子,摒棄限制自我能力的想法,運用正確的練習方式,以終身的成長的心態去鑄造你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