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是怎麼產生的

小時候聽過一個關於愛情的傳說 。

在遠古時代,人本來是一個男女同體的生物,長著正反兩副面孔,四隻手,四隻腳,都很聰明。

後來上帝怕他們太聰明,超過了眾神,不好管理,於是將人分成了兩半,一半是男人,一半是女人。

從此以後,缺少了一半的人就變得痛苦不堪。

為避免這種痛苦,從那時起,每個男人和女人就生而不息地在這個世間尋找著自己的另一半,上演著一幕幕動人的故事,這些故事都有一個相同的主題叫愛情。

愛情是從古至今文人墨客喜歡的題材,是年輕男女們最喜歡的話題,是所有人都著迷的情感。

美國心理學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一書裡將愛情分成五種:兄弟之愛、父母之愛、異性之愛、自我之愛和神明之愛。

可是,我們通常所講到的“愛情”僅僅指異性之愛。

心理學家魯賓,一個專門研究愛情的心理學家,一個對愛情有權威發言權的愛情心理學專家,他說:“

愛情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某種特殊的想法和態度,它是親密關係的最深層次,不僅包含著審美、激情等心理因素,還包括生理喚起與共同生活願望等複雜的因素。”

這種複雜的說不清楚的情感,讓無數人為之神魂顛倒,一種道不明的感覺牽動了無數人的心。

東方有梁山伯與祝英臺,西方有羅密歐與朱麗葉。

有的愛情平平淡淡,有的愛情轟轟烈烈;

有的愛情甜甜蜜蜜,有的愛情苦樂參半;

有的愛情是喜劇,有的愛情註定是悲劇;

有的愛情坦坦蕩蕩,有的愛情心口難開;

有的愛情長長久久,有的愛情曇花一現。

那愛情究竟是怎樣產生的?

心理學家認為愛情的產生必須以一定的性生理成熟以及性意識的形成發展作為基礎,同時又受到許多心理因素的影響。

愛情的原動力來自個體性意識的發展。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裡,性被認為是醜陋、淫穢、不能搬上臺面的東西,因此每當我們提起這個話題時,或多或少都會有一種羞恥感。

其實,愛情和性是相互包容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男女兩性間的性慾是愛情的動力和內在本質,也是人類繁衍後代的本能。

很多夫妻之間產生婚內矛盾和衝突,和夫妻生活的和諧程度有著直接關係,而夫妻生活不和諧是婚內出軌與離婚的最大原因。

人類18歲以後基本上進入個體生理性成熟和性意識成熟期。

性是愛情的最原始動力,但並不是絕對的唯一動力。

對愛情中的性慾,我們既不能貶低壓抑,也不能過分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