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雜談之四-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體現曹操何性格?

曹孟德藉故獻刀刺殺董卓失敗後,騎馬逃出了洛陽。路經中牟縣,被守衛城門的軍士所擒,時任縣令陳宮認為曹操是明主,欲與其公舉大事,遂棄縣令與曹操一起回故鄉。行至成皋,宿呂伯奢家,呂伯奢與操父乃結義兄弟,視曹操為親侄,親自去打酒,並命家人殺豬款待曹操與陳宮。而曹操半夜醒來聽到磨刀聲,且聽人言“縛而殺之”,以為呂伯奢要謀害他,遂先下手為強,殺了呂伯奢一家八口,逃走的路上遇到呂伯奢打酒回來,又將其殺害,陳宮問之為何,其說了一句流傳千古的話“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此話體現了曹操的什麼性格呢?

一、奸詐,多疑。

曹操乃世之奸雄,其性多疑,赤壁之戰後,諸葛亮根據其多疑的性格,預先判斷出其逃走的路線,並安排好埋伏,屢試不爽。可見其性格已被諸葛亮摸得透徹。後楊修也根據曹操的性格判斷出其心裡想法,被曹操藉故殺害。當陽長坂坡一戰,張飛一人阻擋曹操的大軍,表面上看是張飛勇猛無比,三聲大喝,嚇死了夏侯傑。實際上曹操疑山後有埋伏,不肯吃眼前虧,藉故退兵而已。在現代社會,老實容易相信人呢,不好,但太多疑也不好,凡事都要三思而行。

二、急躁,衝動。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有些時候,連眼見的也不一定是真的。曹操僅憑聽到的磨刀聲,以及一句“縛而殺之”,得出別人要謀害其的結論,然後也不問個清楚即開始先下手殺人。可見其急躁和衝動的性格,赤壁之戰中,周瑜借蔣幹施離間計,曹總聽後,沒有去進一步確認訊息的真實性,即斬殺了水軍都督蔡瑁和張允,等冷靜下來想通了,發現上當受騙了,人已被殺,如果其能冷靜的多想一想,就不會犯此大錯,也不會有赤壁之戰的慘敗。所以我們有時候做事不要如此衝動,要反覆確認後再做出判斷。

三、自私,損人利己。

即使人家有心對他不利,你偷著逃走即可,為何要見人就殺,而且連幾歲都孩童也不放過。可見其自私的心態,想要抓我見官,先弄死你們。有一次其軍中缺糧,士兵差點譁變,其不去想辦法搞糧食,讓一個管錢糧的小官當替死鬼,真是損人利己呀。劉備得到徐庶沒幾天,剛嚐到點甜頭,打了幾場勝仗,曹操就心裡不爽,想方設法也得把徐庶給弄過來,搞得劉備眼睛都快哭瞎了,大罵曹阿瞞無恥,你都這麼富有的人,地盤、謀士多如牛毛,還天天想著我這一畝三分地。人呀,也不能太自私了,損人利己的事幹多了,會遭人詛咒的。

四、心狠手辣,趕盡殺絕。

你把人家家人殺了也就算了,路上遇到呂伯奢還要藉機將其殺死,趕盡殺絕。搞得陳宮都懷疑人生了,原以為是個好人,這他媽跟董卓有啥區別。曹操派人接其家人的時候,徐州陶謙為了討好曹操,派部下張愷去護送,誰想張愷見財起意,殺了曹操全家,這還了得,曹操大兵壓境要報仇雪恨,所到之處,屠殺百姓,掘人墳墓。誠然,全家被殺是挺讓人氣憤,但是牽連整個徐州的無辜百姓就有點過了,曹操有點太心狠手辣了。衣帶詔事件,凡是出現在詔書上的名字,除了劉備,都被曹操殺了,還牽連到董皇后,即使其已有孕在身,也得趕盡殺絕,不留後患。你也可以說這是政治家的政治手腕,但如此傷天害理,不積陰德,還是給曹家最後的結局埋下了伏筆。

當然曹操作為一個著名的歷史人物,也不是單純只像上面說的那樣都是壞的,他也有好的一面,後面我們還會再談。只是希望大家不要學其名言“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