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釀造葡萄酒,發酵、二次發酵、存放三要點,存放是關鍵

自己釀造葡萄酒的動力和難點

葡萄酒都會做,把葡萄洗淨晾乾明水,捏碎拌30%的糖裝壇發酵,15天后過濾掉葡萄皮,繼續發酵到第50天,封裝存放。說著簡單做著不難,沒有技術障礙,也沒有材料短缺,想做就能做,做好隨意喝。然後你會覺得街上賣的葡萄酒,國產進口多少牌子和價位,幾乎沒有純葡萄汁釀成的,還是自己釀的是真酒,而且很便宜。也就是說,想喝真葡萄酒只能自己釀造,相信自己沒得錯。

家裡釀造葡萄酒,發酵、二次發酵、存放三要點,存放是關鍵

但是,資料上檢視,似乎還是有著保密成分,關鍵節點都語焉不詳。譬如開始時放不放酵母,各有什麼特點?為什麼要加糖,多放或少放各是什麼結果?發酵到什麼程度算好,啥時間才可以放心的喝?關鍵的資料和例項都查不到,沒人說。特別是最後一點,真實的資料基本查不到,就沒誰說個明白的。本文要分享的就是二次發酵操作,以及什麼時候可以喝,並以此為中心,分享家釀葡萄酒完整過程。我們從頭說起:

一次發酵要掌握的要點

我在今年7月1日發的文章:我釀葡萄酒,君有夜光杯,前生緣未了,今日盼君回,分享了自己的具體做法,從選葡萄開始,到清洗、碾碎、加糖、裝壇、發酵全過程,並配有現場效果照片。這個過程可稱為“第一次發酵”,主要的內容是培養酵母、促使其儘快繁殖到正常工作需要量,完成分解葡萄成分和糖的轉化乙醇工作。

家裡釀造葡萄酒,發酵、二次發酵、存放三要點,存放是關鍵

根據操作流程和步驟,這裡要重複的要點有三個:

第一個,洗葡萄的方法。

這一步很多家庭容易搞錯,認為給自己做的,一定要乾淨,就想盡辦法洗。想法不錯做法不對,我們看法國民間做葡萄酒,根本不洗,摘下來的葡萄,直接放進大木桶,姑娘們赤腳進去亂腳踩爛。可我們不一定知道這裡的奧妙,以為很髒,葡萄不洗還臭腳踩爛成果泥。

古老的做法自有道理,葡萄酒原始的釀造,依靠野生酵母菌。成熟的葡萄皮上就有大量存在,我們看到葡萄粒上白白的一層就是。所以人類最早發現葡萄酒,就是葡萄成熟後掉落一起,然後靠野生酵母菌,自然發酵成美酒。

家裡釀造葡萄酒,發酵、二次發酵、存放三要點,存放是關鍵

根據這個基本的原理,我們洗葡萄,沖掉灰塵就足夠,千萬不要用麵粉、白醋什麼的反覆搓洗。那樣的話,葡萄看著乾淨,其實反而不乾淨,沒了保護層,沒了野酵母,極易被雜菌感染,好東西容易被破壞。

第二個,為什麼要加糖?

釀葡萄酒是最古老的技術,如今有很多的改革,但是不贊成改革。因為人類有意識、有目的釀造葡萄酒,少說已有萬年曆史。這麼漫長的歲月,一直保持著原始方法不變,自然有其萬年不變的道理。根本所在,就是原汁原味,保持葡萄酒原生狀態。

對葡萄酒釀造的改革,突出有三個內容:加糖、加酵母、加酒精。其中的加糖很普遍,好像已經進入家庭釀造的實際執行標準,而且為30%的比例。加糖的目的很明確,促使野生酵母繁殖發育,補充葡萄糖分不足,以足量的糖分濃度,得到酒香濃郁的結果。

家裡釀造葡萄酒,發酵、二次發酵、存放三要點,存放是關鍵

從釀酒基本原理看,葡萄酒是液態發酵,依靠酵母菌自然發酵。受酵母菌生存條件限制,酒體酒精濃度最高達到18度時,酵母菌失去活性。也就是說,在適宜的溫度和時間內,葡萄酒酒精度不超過18度。正常情況下,葡萄本身的含糖量可以滿足,只是慢些,所以加糖。但是如此分析,加糖的真正目的,主要還是為了滿足後期老熟的需要。

第三個,要不要新增酵母和酒精?

新增酵母的做法也比較普遍,目的很明確,主要依靠產品酵母菌工作。野生酵母菌存在個發育過程,搞不好還伴生雜菌,加入產品酵母菌,就是為了省事,縮短髮酵期。這樣釀出的葡萄酒,口感和味道比較統一,只是少了原生的感覺。

加酒精這個做法,也不是往葡萄酒裡新增酒精,而是高度白酒,目的是人為提高酒精濃度。一般的做法,是在二次發酵時新增,接著繼續發酵,出來的葡萄酒酒味更濃。

這些做法都不能說不對,各有自己的道理,不過在追求不同口感時,會丟失相應的原生味道。

二次發酵到什麼程度算好?

葡萄裝壇發酵兩週,葡萄皮上的營養物質被完全分解,漂浮在上面。這時候用細棉布過濾,我是用擠壓的辦法,一包包的把酒汁擠出來,葡萄皮用來漚制花肥。

家裡釀造葡萄酒,發酵、二次發酵、存放三要點,存放是關鍵

全部過濾後,剩下純酒汁,進入二次發酵,用時一個月。這個期間,果肉的營養物質分解完成,沉入罈子底部;酒體顏色變深,呈酒紅色;味道變濃郁。

按照網上教程的一般說法,一次發酵後的葡萄酒,已經能夠喝了。二次發酵的葡萄酒,更是可以喝,很多寫做法的人也都這麼說。其實這期間的葡萄酒不建議喝,好東西還沒到時候。按照果酒釀造的原理,葡萄酒的發酵分三個階段:第一次發酵,完成糖和酒精的轉化;第二次發酵,完成酒體內各種物質的轉化,達到平衡和諧狀態;還有第三次,準確的不叫發酵,用行業術語叫老熟,使得有害物質消弭,各種有益成分進一步實現平衡和諧。

家裡釀造葡萄酒,發酵、二次發酵、存放三要點,存放是關鍵

第二次發酵,明顯的狀態有兩點:一是酒體上層不斷出現一層白色漂浮物,這是酒體在進行排異反應,在自行清除酒體裡的雜質。這層白色的漂浮物要經常撇去,用濾網撈出丟棄;二是酒體顏色不斷加深,直到純純的酒紅色,這一步就完成了。純的酒紅色,肉眼看到是深紅色,這時候已經到了一個月左右,距離做酒50天差不多了,可以進入下一步。

需要說明的是,酒體的自行排異屬於正常現象。發酵中出現的雜菌和存在的雜質,不斷以白色漂浮物而被排出。說明酒體發酵正常,酒體健康有活力,並不是發黴現象。酒廠為了縮短時間,會人工干預這個過程,用去雜工藝排除雜菌和雜質。道理一樣,只是沒有這種自然發酵的味道豐滿。

家裡釀造葡萄酒,發酵、二次發酵、存放三要點,存放是關鍵

自釀葡萄酒需要老熟嗎?

性急的家庭釀酒人,看到葡萄皮漂上來,酒體清亮亮,酒味有了就開始喝,甜甜香香的很不錯。到了二次發酵期間,酒體老紅了,味道已經很濃郁,喝著感覺比瓶裝商品酒好多了。但是,這期間還是不建議喝,因為距離美酒還有相當差距。

這時候的葡萄酒,充其量是真葡萄酒,沒有絲毫的摻假,味道純正,喝了舒服。真要喝了,也不會有什麼問題,美味已現。就是不安全,本文的目的也在這點上,既是為了愛好者能自己釀出美酒,體現一把古人的“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情懷感覺,更是為了喝了安全。也就是說,這時候的葡萄酒,儘管酒味已足,但是喝了不那麼安全。

不論白酒、果酒還是啤酒,只要是發酵釀製,就會有不安全的因素。發酵物含有果膠,存在穀物的皮,葡萄皮裡,會產生一種有害物質,叫做甲醇。這個物質比較毒,跟乙醇的化學性質相似,也有酒味。人體攝入4毫升中毒,10毫升失明,30毫升活不成。人體對於甲醇沒有分解、排洩能力,會在體內積累害人。所以甲醇含量是我們的酒水執行標準的核心指標之一,絕對不可達標。目前我國葡萄酒的執行標準“GB15037——2006”裡明確規定,甲醇含量不大於250毫升/升。

家裡釀造葡萄酒,發酵、二次發酵、存放三要點,存放是關鍵

葡萄的果膠多,必然產生相應的甲醇。可是家裡做那麼點葡萄酒,不會去購置甲醇的檢測裝置,無法知道釀出的葡萄酒甲醇含量,喝了安全不安全。保險的辦法,就是存放,別喝鮮酒。這是因為甲醇容易揮發,放一段時間就自己跑了。

這就是葡萄酒需要老熟的根本原因,當然陳放後的葡萄酒性質穩定,更好喝,所以想喝好酒別性急,一年之後再喝。放個三幾年,越放越好喝。

附送葡萄酒老熟辦法

既然家裡的釀製,量不會很多。待到二次發酵完成,就把純淨酒體提出來裝瓶,裡面的沉澱物不能混進來。最好是深色酒罈或酒瓶,密封后放在通風透光乾燥相對恆溫的地方,不用管它了。

家裡釀造葡萄酒,發酵、二次發酵、存放三要點,存放是關鍵

本文圖片均是我做的葡萄酒現場照,端午節那天買的葡萄。當時沒過秤,約莫30多斤不到40斤。因為是山葡萄,類似於野葡萄,沒打農藥沒上化肥,也是做葡萄酒的正宗原料。這葡萄很酸不好吃,就賣的便宜,一塊錢一斤。然後買了10斤冰糖,70元,共計花了100元,出來的酒約莫20多斤吧?圖片裝酒的大瓶子是30斤的容量。今天是六月十七,42天了,過幾天就裝瓶存放起來,到喝的時候再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