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強大的宋朝,統一中原後卻變成弱宋,或許有這三個原因!

宋朝在中國歷史上以“鐵血強宋”聞名。有人說宋朝對外勝率80%,又有人說宋朝終結了五代十國的大亂世。但宋朝領土一點點被蠶食,年年進獻歲幣,總是被動挨打也是事實。那麼,宋朝究竟是怎樣從“鐵血強宋”,變為弱宋的呢?

本來強大的宋朝,統一中原後卻變成弱宋,或許有這三個原因!

亂世梟雄趙匡胤

名副其實的鐵血強宋

時間回到960年正月。當趙匡胤假裝喝醉的時候,想要前一段時間的事。皇帝柴榮已經死了,年幼的孤兒寡母在這亂世當中當然是不能自立,這個國家只能靠帶兵的將領,既然是我等將領撐起了這個國家,為什麼不取而代之呢?於是趙匡胤聯合丞相範質等人偽造了遼國大軍入侵的訊息,使得朝廷在驚慌失措之下軍權給了他。

本來強大的宋朝,統一中原後卻變成弱宋,或許有這三個原因!

黃袍加身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時期,或許沒有之一。有人認為,中國歷史上有非常多的文化都損失於這一段時期。甚至有人認為,宋朝初期人才凋零,以至於有丞相之才當中,只能找出趙普這種只讀過半部論語的人。

但是,能從這場大混戰中倖存的人,毫無疑問都是非常具有戰鬥力的,能征善戰,敢打敢拼才能在這個時代生存。毫無疑問,現在趙匡胤帶領的軍隊,是都百戰之師。

趙匡胤帶領士兵回到東京城時,幾乎兵不血刃的拿下了皇位,在中國歷史上不死人就能篡位當皇帝的,或許只有這一個。哦,對了。還是死了一個人,他叫做韓通。

可以說能拿下兵不血刃拿下東京城,並且第二天民眾生活照舊,就足以證明趙匡胤的政治才能。

本來強大的宋朝,統一中原後卻變成弱宋,或許有這三個原因!

事變之後,生活照舊的東京城

國家強大還是君王強大?兩難的選擇

從五代十國的血海中倖存的趙匡胤,首先需要考慮的有兩個問題。第一,怎麼樣結束唐朝末年以來藩鎮割據的局面。第二,怎樣保證宋朝千秋萬世,而不會像五代以來又一個短命朝代。

趙匡胤透過“杯酒釋兵權”,使得過去諸將的兵權都回歸了,但這並沒有形成制度。

本來強大的宋朝,統一中原後卻變成弱宋,或許有這三個原因!

他和趙普等人商量後決定,不允許州郡長官兼任多個州郡。但就算一個州郡,能難以讓人放心。那麼再加上一個副長官吧,於是通判就出現。可萬一副長官也跟著叛亂呢?於是他們又決定將全國州郡分為15路,每路又設轉運使和提點刑獄,這兩個官職負責州郡的財政和監察,並且屬於朝廷委派。這就等於皇帝控制了地方的大部分權力,這是非常專制的策略。不僅是地方,朝廷和軍隊裡也有多項對將官的牽制制度,這樣雖然叛亂幾乎不可能發生,但帶來的麻煩也不少,這使得後來宋朝官僚系統非常複雜,極大的耗損的國力。

本來強大的宋朝,統一中原後卻變成弱宋,或許有這三個原因!

在兵制上,要求軍隊經常調換長官,軍隊也經常換駐地,這使得“兵無常將,將無常師”。並且在次級長官上,任命資歷不夠的年輕人擔當,使他們不足以成事。

宋朝對農民也是非常防範的。為了讓農民不反抗,趙匡胤建立了僱傭兵制度,就把流離失所的農民招募到軍隊裡去,以免這些處於生存危機的農民聚嘯山林。於是宋朝凡是有饑荒,就去招募流離失所的農民,到了仁宗年間,士兵就從宋初的25萬人,劇增到了120多萬人。這些士兵戰鬥力不行,但卻佔有軍事資源,很難說宋代是否因為這個原因而戰鬥力下降。

弱宋的終結

於是,宋朝就在朝廷的忌憚下,建立了各種制度,在地方透過中央的監督、在中央對丞相的制衡、在兵制上又是“兵無常將,將無常師”。

這些都有效的維護了皇權,但終於使得宋朝的超強國力耗損在這些官僚內鬥中。

宋朝在前期肯定是鐵血強宋,統一南方的戰爭和宋遼之戰都打得非常好,但是在這種對將領,大臣和百姓的忌憚下,宋朝越來越難以發揮出應有的國力,以至於最後只能被動挨打,難以統一北方。

本來強大的宋朝,統一中原後卻變成弱宋,或許有這三個原因!

一度強大的宋朝

就到這裡,如果你覺得寫得還不錯,那就點個贊!如果有更好的看法,來評論區交流吧!

本來強大的宋朝,統一中原後卻變成弱宋,或許有這三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