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正在消失的霓虹燈

霓虹燈之於香港的意義,和紅色電話亭之於倫敦一樣,已經成為了這座城市的視覺符號。

香港,正在消失的霓虹燈

香港九龍地區街道上的霓虹燈和LED燈牌。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圖|視覺中國 網路

編輯 | 趙吉 校對 | 王心

一根普通的玻璃管,在1100度高溫的火上烤軟,經師父的巧手,變換成各種形狀,之後被抽成真空,注入不同的稀有氣體,通電之後,閃爍幾下,便發出彩色的光芒。將幾根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玻璃管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個好看的霓虹燈牌。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霓虹燈在香港飛速傳播開來。每當夜幕降臨,成千上萬的霓虹燈管紛紛亮起,勾勒出香港夜晚的形狀。

那時的許多香港電影,都將鏡頭定格在霓虹燈下,霓虹燈作為一個視覺符號,和香港的故事一起,被傳播到世界各地。它之於香港的意義,大概就和紅色電話亭之於倫敦一樣。

但如今,當年各種顏色的霓虹燈已經紛紛暗淡下去,被更便宜,更容易安裝的LED燈取代。

文明和繁榮的象徵

霓虹燈最早起源於19世紀的美國,二戰之後,在香港煥發生機。20世紀50年代,隨著香港經濟的增長,霓虹燈開始成為一種新型的廣告方式。

到了七八十年代,香港經濟開始騰飛,霓虹燈也迎來了它的黃金時期。那時的香港人,唱著《獅子山下》,相信無論順境逆境,肯拼就會贏。

為了打造世代相傳的“金字招牌”,無論是五金店、理髮店、手工鞋店、小吃店,哪怕再小,老闆都會花很多心思,想出一個好名字,為了做出最搶眼的招牌,甚至請書法家來題字。

香港,正在消失的霓虹燈

霓虹燈牌中出現的各種書法字型。圖片來自網路

這段時間,催生了一大批設計獨特,充滿藝術氣息的霓虹燈牌,古典書畫藝術和現代廣告技術被結合起來,在霓虹燈牌上得到完美結合。最為經典的設計要數香港典當行的標誌:一隻蝙蝠銜著一枚銅錢,銅錢代表財富,而蝙蝠則是取“福”的諧音,象徵“財福雙全”。

香港,正在消失的霓虹燈

香港街頭的典當行。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再比如“大金龍雀耍樂”的招牌,雖然尺寸不大,設計卻相當華麗,寥寥幾筆勾勒出龍頭、龍爪、龍尾,龍身下還踩著一片雲彩。

最負盛名的要數位於香港西區的牛排店——森美西餐廳的招牌,它近10英尺長,8英尺高,藍白的光在半空中勾勒出一頭長腿奶牛,十分顯眼,成為這個社群的地標。

香港,正在消失的霓虹燈

森美西餐廳的奶牛霓虹燈牌一度成為地標。

Herbert Buchsbaum 攝

大品牌的霓虹燈更加引人矚目,1973年,彌敦道一棟大廈的一整面牆,被松下的“樂聲”廣告牌覆蓋,當時,這個由4000多支霓虹燈管制成,高20層樓的廣告牌,被寫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香港,正在消失的霓虹燈

覆蓋大廈整面牆的樂聲霓虹燈。

那時候,全香港有100多個屈管師,訂單多到經常加班到深夜11點也幹不完。

也是從那時起,霓虹燈開始成為香港的視覺符號,每到夜晚,霓虹燈亮起,城市開始煥發生機。各色燈光勾勒出香港的街道和社群,一派豐富、繁榮的景象。

M+博物館的設計與建築策展人陳伯康說:“當你一想到香港和它的視覺文化時,首先想到的就是霓虹招牌。”

慾望的符號

在繁盛之外,霓虹燈下的世界還有它的另外一面。

朝鮮戰爭時期,美國軍艦不時停泊香港,帶旺了灣仔的娛樂市場。

1963年,電影《蘇絲黃的世界》上映,影片中身穿旗袍、風情萬種的女郎蘇絲黃,和灣仔的紅燈區,成為香港的代名詞。1970年,香港都還有夜總會直接以“蘇絲黃”命名,從那時開始,人們開始常把霓虹招牌與城市墮落和紅燈區聯絡起來。

在香港,夜總會店名總逃不開“金”字和“寶”字,寓意簡單直接。金多寶、金旺角、金寶麗、寶多金……他們的霓虹燈牌多用紅色和綠色,對比鮮明,吸引眼球,在夜晚閃爍著曖昧的光芒。

香港,正在消失的霓虹燈

香港街頭的夜總會

。Lam Yik Fei 攝

在不少電影中,霓虹燈也成為野性、慾望、甚至罪惡的符號。

王家衛的作品中,常能見到這樣的處理,在《旺角卡門》中,他利用霓虹燈來營造罪惡氣氛,在《墮落天使》中,霓虹燈也是營造迷離氛圍最主要的元素。

香港,正在消失的霓虹燈

電影《旺角卡門》中的霓虹燈。

香港,正在消失的霓虹燈

電影《墮落天使》海報。

電影《花樣年華》的攝影師杜可風說,“霓虹世界,是個眼花繚亂、華麗鮮豔的世界,是個稍有不慎就會跌足的亦幻亦真的世界。”

香港,正在消失的霓虹燈

翡翠城夜總會的燈牌。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沒落的行業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由於LED燈的出現,霓虹燈開始走向衰落。除了價格昂貴,不易安裝外,懸掛在街道上方的霓虹燈牌,還有嚴重的安全隱患。

於是,在2011年末,香港特區政府實行了室外裝修的最新管理規定,嚴格控制燈牌的大小和各種間距。

而從更早之前的2006年開始,平均每年就已經有3000塊不合規定的廣告牌被香港屋宇署拆除。

香港,正在消失的霓虹燈

工人在對霓虹燈牌進行維修。

據香港雜誌《CityLife》介紹,過去20年間,這座城市的霓虹燈減少了90%。香港的視覺形態,也因此產生了一些變化。

香港,正在消失的霓虹燈

1960年與2014年的西九龍區旺角亞皆老街對比。圖片來自網路

那個著名地標,森美餐廳的“奶牛霓虹燈”,也因為安全問題,於2015年8月被拆除。

“感覺好似少了什麼,”餐廳經理葉鳳儀說,“整條街空蕩蕩的。”

霓虹燈日漸式微,霓虹燈匠人也隨之急劇減少,從鼎盛時期的100多個屈管師,到1995年的20多個,再到2017年,僅剩下7人。

香港,正在消失的霓虹燈

仍在堅持製作霓虹燈的吳師傅。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80年代入行的吳師傅說,與25年前相比,工廠的收入下降了80%。在量產LED燈作為主導的今天,年輕人已經不願再花時間進入這個已經沒落的行業。

1957年入行的劉穩擔心製作霓虹燈的手藝遲早會失傳。霓虹燈的製作工藝複雜,要掌握方法,至少需要半年學習。

香港,正在消失的霓虹燈

擔心自己手藝會失傳的劉穩。Lam Yik Fei 攝

“我想將它儲存下去,但我可能看不到這一天了。”78歲的劉穩說。

參考資料:

[1] Hong Kong‘s fight to save its neon shimmer, the Guardian, Eduard Fernández

[2] The decline of Hong Kong’s iconic neon glow, VOX

[3] HONG KONG IS LOSING ITS NEON GLOW , The New York Times

[4] 霓虹的城市與文字意象,潘國靈,M+探索霓虹計劃

[5] 搜尋霓虹,香江集體懷舊, 王菲宇,藝術與設計

[6] 他今年70歲,他是香港最後七個霓虹燈手藝人之一,了不起的匠人

[7] 《霓虹光影》,杜可風

洋蔥話題

洋蔥話題

香港,正在消失的霓虹燈

香港,正在消失的霓虹燈

香港,正在消失的霓虹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