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稱帝后只追封孫堅為皇帝,卻無視孫策,為何如此忘恩負義?

三國東吳實力不容小覷,歷經三代人的打拼終成一方梟雄,東漢末年朝廷失權,各大諸侯競相爭奪地盤,最終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公元229年,孫權稱帝,名正言順的與其餘兩方對峙,孫權稱帝后追封孫堅為武烈皇帝,這一做法並不少見,歷史上許多白手起家的皇帝成就霸業之後,都會分封祖上先人,朱元璋、劉邦等父親都有了廟號。

孫權追封父親為皇帝無可厚非,卻僅僅追封孫策為長沙恆王,遭到很多人質疑,畢竟孫策也為江東打下了大半個基業,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首先來看看孫策的貢獻,初平二年,孫堅率部攻打荊州,不幸戰死,年僅31歲,此後孫策以玉璽為抵押,從袁術處換回父親舊部,轉向江東發展,一路上不斷有人前來投靠,周瑜、程普、黃蓋人都皆對孫策忠心耿耿,很快就平定了江東,文臣武將數不勝數,此時的東吳可以說達到了一個鼎盛時期,大臣百姓都擁護孫策,然而孫策被刺客所傷,早早去世,臨死之前將權力交接給孫權,守衛江東基業。

當時孫權年輕,很多大臣都更看重孫翊繼承,還是孫策力排眾議扶持孫權,如此看來孫權稱帝以後似乎並不厚道,沒有給孫策應有的地位,實際上孫權這樣做也有苦衷。

孫權稱帝后只追封孫堅為皇帝,卻無視孫策,為何如此忘恩負義?

其一,避免矛盾,維護統一

結合當時的情況來看,孫策是有兒子的,也被孫權封為吳侯,此時孫權稱帝,百年之後偌大的基業勢必要交到自己的兒子手中,如果追封孫策為皇帝的話,是不是就意味著孫策的兒子也是合法的皇權繼承人呢?畢竟皇權歷來都是直系代代相傳,這樣勢必會增加孫權的統治壓力,給東吳內部埋下了一個定時炸彈。

這對孫權來說是無法接受的,三代人打下的基業,不能毀在自己手中,何況對子女來說也是一個隱患,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手中的權力平息這一切潛在紛爭,這樣可以盡最大可能保證繼任者不會有來自內部的壓力。

再說了孫權除了孫策這個兄長以外,還有一個兄弟孫朗,若是孫權分封孫策為帝,這不就是明擺著昭告天下自己的帝位來自兄弟手中,很難說不會培養成了一種風氣,自己的皇位都有可能遭到威脅。

權衡各種利弊來看,必須保證皇權牢牢地把持在自己手中才是做穩妥的做法,只能委屈孫策,沒有獲得皇帝尊號。

孫權稱帝后只追封孫堅為皇帝,卻無視孫策,為何如此忘恩負義?

其二,遵從祖制,合情合理

仔細分析孫權的做法,從宗廟制度上來說沒有任何問題,自西周開始宗法制的影子一直伴隨著封建社會,《周禮》當中明確規定了爵位繼承等細節,大宗小宗的觀念給了孫權啟示,從孫堅開始到孫權再到孫權的兒子,這是一個完整且正常的序列,如果這當中平白多了一個孫策,不就多出了一個與孫權平起平坐的角色,而孫策的兒子作為第三代,也與孫權兒子擁有同等的皇位繼承權,打亂了一脈相傳的祖制。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儀式問題,如果處理不好的話很可能會牽扯到後世繼承問題,還是那句話孫權為了東吳,為了後世子孫著想,不可能讓這一切發生,不過有人卻說了既然是祖制,為何晉朝司馬家族卻沒有實行呢?

孫權稱帝后只追封孫堅為皇帝,卻無視孫策,為何如此忘恩負義?

司馬家族攛掇權位,到了司馬炎這一輩終於做了皇帝,一口氣分封了三位死去的皇帝,即司馬懿、司馬師與司馬昭,要說司馬家業確實是司馬懿打造而成,追封為太祖沒有任何問題,可是晉朝能建立也離不開伯父司馬師的貢獻,如果將其排除在外的話,勢必會引起紛爭,因此就將三位同時追封為皇帝,這樣也不會受人指責。

不過司馬炎能這樣做,孫權卻不能,因為司馬師這一脈根本沒有兒子,自然談不上皇位爭鬥,皇權還是牢牢的把持在司馬炎的手中,這是孫權沒有具備的條件。

其三,“忘恩負義”,獨斷專行

熟悉三國的人肯定不會對孫權這個名字感到陌生,曹操曾評價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孫家三代英豪,孫權在父兄兩人打下的基礎下正式建國,此後興修水利,發展農產,促進了江東地區的經濟發展,不過孫權執政晚期反覆無常,尤其是在繼承人問題上,導致朝黨爭鬥,政局不穩。

孫權稱帝后只追封孫堅為皇帝,卻無視孫策,為何如此忘恩負義?

《三國志》中曾評價孫權“割據江東,策之基兆也,而權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義儉矣。”這也是作者為孫策鳴不平,“忘恩負義”也是從這裡傳出來,畢竟人人都知道孫策的貢獻有多大,死後卻沒有獲得應有的尊重,或許身在帝位的孫權在這件事上獨斷專行了一回。

單從這個角度來說,孫權的確沒有做到位,畢竟他的這個寶座還是孫策力保而來,再說孫策為東吳事業奉獻一生,無論是從人情還是從政治上來說,都顯得有些“忘恩負義”,實際上並非孫權不想做,只是他不能這樣做,想來在冊封爵位的時候,也經過了一番思想鬥爭。

孫權稱帝后只追封孫堅為皇帝,卻無視孫策,為何如此忘恩負義?

兄弟兩人的感情自然不必多說,不然孫策也不會在臨死之前將江東霸業都交到孫權手中,此外周瑜、張昭、黃蓋等東吳支柱大臣都是孫策提拔,留給孫權坐江山的人才,有了這些人孫權才做到了割據一方,並且這些人就像侍奉孫策一般,盡心盡力扶持孫權登上皇位。

無論出於哪種考慮,似乎孫權的做法都對,卻是一種無奈之舉,對於後世的我們來說,無法揣測他們的心路歷程,更不能輕鬆地下定論。